第181章 前原卫会战(二)

  • 窃国
  • 一只懒狗
  • 2524字
  • 2024-08-03 19:31:21

“无妨,他跑不了。”罗汝才摇了摇头,胸有成竹道:“向北,东夏方向被晋阳军封锁。向南,三屯寨、郦郡一带都在我们手里,向东是晋阳,那里还有官军和豪绅武装,所有这些地方他都去不了。”

罗汝才继续说道:“唯一的路就是向西,出郦郡过韩城,往西州地界流窜。但现在西州到处都是鞑子,黑台平、齐尔达朗凶悍,他去了也活不了。”

言语间,罗汝才已经用流窜来形容高成,他对高成的恨意,可想而知。

“对,跑不了。”高迎风平复了一下心情,盯着桌子上的地图,狠狠道:“待本王捉了何谋全跟洪承武,定把这逆子五马分尸!”

话音落地,堂下上百位大小将领不寒而栗。

想想高成,官军视他为敌,他的父亲也恨不得把他五马分尸。

武定虽大,却已经没有高成的容身之地,他的死期不远了。

“三将军的事得放在后面。”

罗汝才见高迎风许下承诺,已经给高成判了死刑,顿时心情大好,于是开始了下一项议题。

“五天前何谋全攻占了勉县,前两天又拿下了三屯寨,下一步,他会去哪里?”罗汝才在人群中一边踱步,一边分析着形势。

他凝视着两边的几十位将领,道:“摆在何谋全面前的只有三条路。”

“一是攻郦郡与我军决战,一战决定胜负。”

“或发兵穿云郡,步步为营,逐渐蚕食我军。”

“但何谋全从东夏而来,避开了我军的伏兵和主力,说明他很谨慎。今义军雄踞郦郡,以逸待劳,兵威正盛。而他疲师远征,粮草不济,两者相权,目前不敢与我们决战,

“所以何谋全往郦郡来是不大可能的。”

在场的流寇将领,一小部分对罗汝才的话深以为然,一大半则云里雾里。

罗汝才却看也不看他们一眼,自顾自说道:“再者,穿云郡夹在前原与郦郡中间,晋阳军敢攻穿云,必遭我军合围,所以何谋全去穿云郡也不大现实。”

“所以,他只剩了最后一条路。”罗汝才捋着胡须,胸有成竹。

“什么路?”高迎风眉头紧皱,道:“军师不要吊人胃口,快快说来!”

“取前原。”

“前原卫?”高迎风撑着下巴,有些不相信,“前原卫我军足足十万,何姓小儿敢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且听在下道来。”罗汝才走上前,指着地图上的长宁说道:“如果何谋全能从前原卫旁边的双虎山、鸳鸯坪穿插过去,就能奔袭长宁,切断我军粮道。”

“要知道,武定镇的粮仓可都被洪承武放在了长宁,郦郡武定郡穿云郡等地,没什么粮草,不足以供养我军数十万人马。何谋全一旦占领长宁,我军将陷入粮荒,这是其一。”

“何谋全不敢攻郦郡,也不会去穿云、湖口等地,只有攻打前原卫,将我军的主力从郦郡吸引过去,才能缓解洪承武的压力。”

“又能对我军粮道造成威胁,又能与洪承武形成遥相呼应之势,他何乐而不为?所以在下猜测,何谋全必向前原!”

吕和一直在听,听到这,便问道:“军师的意思是,何谋全现在走投无路,只能去前原卫?”

“是的。”

“如此看来,送县方向消失的数万官军马兵,并不是何谋全的主力……”

吕和沉吟,然后突然想了什么一般,大喊道:“何谋全与洪承武分兵了!他们从始至终就没有在一起!”

“洪承武的兵马十天前就在送县方向消失了,极有可能是去前原卫的,所以大王才会增兵前原。”

罗汝才黑着脸道:“我们却把洪承武的兵马当成了晋阳主力!”

“如今五天时间已过,说不定何谋全已经在前原卫与洪承武会师了!”

……

一群流寇将领议论纷纷,最后总结出了一个绝望的事实——何谋全与洪承武都去了前原卫!

洪承武走晋阳送县这条路,吸引我军注意力。

何谋全从东夏勉县三屯寨一带进兵,两者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杀向了前原卫!

这是他们早就定好的计策!

我们还傻乎乎把洪承武当成了何谋全主力,满世界找人。却不想人家早已经瞒天过海,带着人马包围前原卫了。

我们中计了!

“高成这畜生!误本王大事!”高迎风拔剑,一剑将桌子砍了个对半。

要是前原卫的十余万人马被歼灭,这次由高迎风黄温二者发动的武定会战将一败涂地!而且接下来的短时间内,他们就再也无法对晋阳形成大规模攻势,两家联防的企图也就彻底落空了。

由不得高迎风不怒。

高迎风指着门口的传令兵,近乎嘶吼般大叫。

“通知黄温,告诉他,何谋全已经与洪承武会师,要拿前原卫!”

“是!!!”传令兵匆匆而去。

之后,高迎风召集在郦郡的全部将领,尽起十二万大军,以及抓来的四万壮丁,十六万人马从四方八面汇聚,连夜开向前原卫。

黄温接到高迎风的通知后,也亲自率兵增援。

此次会战,黄温先以李小过为将,将兵七万助高迎风,随后更是率十一万人马从云州、下阴关一带,赶到了武定。

一共十八万人马,除去损失的,还剩十四万。在这之前,邓国林已经带走三万,随高进赴前原。

所以现在黄温还剩十一万人马。

黄温去前原,也带上了全部十一万人马,因为他知道,此次会战,将与朝廷决战于前原卫。

定初元年七月十九日五更天(凌晨四点左右),高黄二贼带着剩下的全部人马统共二十三万,向前原卫而去。加上已经驻守在前原卫的高进、邓国林部,流寇人马达到了三十四万。

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所有人才惊恐的发现,二贼是真的有好几十万人马!

只是在前原卫的何谋全还不知道。

仗打到现在这个份上,他从来没搞清楚过流寇具体人马,只是知道个大概数量。

然而这次的大概与精确,相去太远。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路上,他根本没有机会去调察流寇的数量。

而且他得到的情报,也是复杂不一的,对于二贼的人马,众说纷纭,出入太大。

封建时代的信息传递之慢,双方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可想而知。

七月十七日,于为年在前原卫文源县与洪承武会师。

那个雨夜,军士哗变不走,何谋全便先行离去。

于为年求爷爷告奶奶,向麾下士兵许诺,收复郦郡后自由抢劫三天,这才把麾下三万多大爷劝动。大军重新出发,一路上小心翼翼,避开流寇主力,追踪着洪承武的踪迹。

十七日,也就是何谋全攻三屯寨的时候,于为年才在文源县与洪承武会师。

先岭营、武功营、武山营合计三万四千余人马,加上洪承武所部两万,以及杜至焕、徐定诏的一万三千多骑兵,三方兵力达到了六万八千人。

于为年到后,洪承武以节度使的身份,强硬接管了部队。

同时做出部署,于为年、杜至焕、徐定昭回归原职,各自统率先岭、武山、武功三营。

至于何谋全搜罗全军拨付给杜至焕和徐定昭的骑兵,洪承武则毫不客气划入了自己麾下统领。原先何谋全与诸将定下的骑兵攻略,也被洪承武宣布作废。

七月十八日,洪承武以一炷香的时间收复文源县,歼敌两千;打扫战场,拿走城中的军械粮草后,洪承武放弃文源县,于当天夜里,逼近前原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