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何少保迎娶良人。”
李问水端着一杯酒站了起来,笑盈盈道:“少保与我派缘分匪浅,不知该喝几杯啊?”
何谋全知道他话里有话,这缘分自然是指遂山派仗义出手向朝廷贡献了二百万两银子的事,除此以外,他还有三个师弟跟着何谋全投了军。
二百万银子是个天文数字,何谋全本就心怀谢意,而且何谋全对遂山派的印象也非常好,想到这,何谋全笑道:“李少主说的对,我与贵派的确是缘分匪浅,我看至少得喝三杯。”
李问水哈哈大笑,也举起了杯子,说道:“少保说值三杯就是三杯吧,来,干。”
何谋全摇头,苦笑道:“少主可不能这样说,我与遂山的缘分值多少,这是无法用酒杯衡量的。”
二人碰杯,一饮而尽,随后何谋全又连干了两杯。
李问水又说道:“不知我那三位师弟在军中如何了?”
那三个遂山弟子被何谋全带回来后,一开始只是做些杂事,后来神策军基本编制完成,于是何谋全把三人弄了进去。
他们本就有武功在身,年岁也较神策军士兵的平均年龄大,而且又在遂山派接受了多年的教育,故而在军中混得相当好。
“少主无忧,他们三个都在神策军中当差,丁奉都已经当上了连长了。”
听见何谋全这么说,李问水的神色轻松了一些,于是又倒了一杯酒,说道:“麻烦少保了,这杯酒我敬何少保。”
何谋全只能举杯,喝了以后,何谋全看向李问水一行三人,说道:“我已在侯府为少主安排了卧室,还请少主留宿一晚。”
江湖中人,最忌讳的就是在别人那过夜,而且李问水也不想表现和朝廷太亲热,不然遂山派会引起其他门派的警惕。
深思熟路后,李问水婉拒了何谋全的邀请。
事实上,武林各派此行来参加何谋全婚礼的目的还有另一个,只是众人都没说,何谋全也不知道。
敬完遂山派,就该天一剑门了。
天一剑门这边只派来了一个使者,叫杨絮,是郭道士的徒弟。
何谋全有印象,在悟道崖比武时,她作为天一剑门的代表首战争出场,结果败于刘思卿之手,当时哭得梨花带雨。
这么久时间没见,杨絮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她似乎很厌恶这样的场合,坐在那都不怎么说话,有些沉默寡言,与周围兴高采烈的氛围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天一剑门调教出来的弟子,都有些超凡脱俗的意味,在思想和行为上是有一定体现的。
“杨姑娘,好久不见,尊师最近可安好?”
何谋全走到她面前,一边倒酒,一边寒暄了两句。
“有劳少保挂念,家师安好。”
杨絮站起来朝何谋全施了一礼,淡笑道:“少保这么快就迎娶了良人,让人没想到啊,看来有人又要心碎了。”
何谋全老脸一红,这姑娘怎么揭人老底?
好在杨絮只是提了一下,没在这个话题过多深究:“遂山与少保缘分匪浅,不知天一剑门又值得少保几杯呢?”
“什么值不值得,你这话让人无地自容了。”
何谋全打了个哈哈,举杯道:“遂山三杯,天一剑门当然也是三杯。”
杨絮虽然只是天一剑门的弟子,但她是郭道士的徒弟,郭道士又是天一剑门的二号掌权者,何谋全明白天一剑门对自己的交好之意,所以不会跟杨絮讨价还价,不然会显得天一剑门低了遂山一头。
“杨姑娘,本少保干了,你随意。”
“师父严令禁止我喝酒。”
杨絮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笑着说道:“所以我以茶代酒,敬少保一杯,祝少保早得贵子。
她知道孤身在外危险,索性滴酒不沾。
何谋全干了三大杯,正欲离开时,却见陈长廷的眼神直勾勾望着杨絮。
这家伙想干什么,难道是看上人家了?
陈长廷看着她,惊奇道:“你是郭真道长的徒弟?”
杨絮被陈长廷看得头皮发麻,只觉得像被毒蛇给盯上了一般,浑身不自在。
“是,怎么了?”
杨絮的声音有些犹豫,心道该不会遇到师父的仇人了吧,可千万别这么倒霉……
“是就好。”
陈长廷笑了一下,但是这笑容在杨絮看来却是不怀好意。
她正准备问个清楚时,却听到陈长廷问:“你修习的是不是元阴神功?”
杨絮沉默不语,看向陈长廷的眼神已经有了几分戒备,所修武学是很私密的事,不能随便告人,陈长廷这么问,当然会引起她的警觉。
陈长廷解释道:“我与韩大伴素来交好,韩大伴和你师父是同门师兄弟,我听说你是郭真道长的徒弟,故而有此一问。”
见何谋全点头确认,杨絮脸色稍缓,向陈长廷施了一礼,在这种场合,她的辈分太低了。
陈长廷面色一喜,称赞道:“不愧是韩大伴的师侄,年纪轻轻居然已经摸到了内家门道,了不起,不出意外的话,十来八年之后,你至少也是中成境。”
杨絮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道谢:“谢谢前辈夸奖……”
“这是你师叔韩令孜给你的礼物,收下吧。”
陈长廷从怀中拿出一个盒子,不由杨絮分说便塞在她手里。
杨絮怎么也没想到,只是来参加一个婚礼,居然还能收到一个陌生人的礼物。
“谢谢前辈,但……”
杨絮推了回来,婉拒道:“师父说过,不能要陌生人的东西,还请前辈见谅。”
“本使确实与你不相识,但这个东西是你师叔给你的,本使只是代他转交给你。”
陈长廷又推了回去,语重心长道:“你师叔无后,只有你师父一个亲人,也只有你和你师兄两个师侄,你们虽然没见过他,但他很挂念你们的……”
杨絮打开盒子一看,居然是一对南海夜明珠。
通体碧绿,入手幽凉,在夜色中发出了绿白色的光芒,很亮,很美。
南海唯于极南之地以南二千里,从京师到极南之地足足三千里,寻常人要走上一年多才能到,之后还要穿越极南之地的两千里莽荒,才能到达南海。
整个行程,超过五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