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凭子贵,如果自己的儿子能位登九五之尊,那自己……
母子二人越想越兴奋,当天就开始收拾东西,随后在东园军队的护送下连夜赶往京城。
正月二十二下午,德王一行抵达京城。
周延益及其党羽也开始紧密锣鼓的安排新君即位大典,在这中间,参与废帝立新的文武官员、勋贵宗室在周延益的指示下,也纷纷前去拜会德王。
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想制造出一副天下归心、群臣拥戴的假象,以便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刘齐在经过这样的待遇后,更是飘飘然到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地步,尚未当皇帝,但出行仪仗和生活作风俨然已是皇帝的做派。
……
刘玄的逃亡之路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得上心酸。
周延益虽然没有杀他的打算,但也不想让他好过,更不想让他逃到赵阀、陈阀这些世家门阀的地盘。
至于刘植、王师凡、文舒杨等手握重兵的总督、节度使,周延益也不想让刘玄到他们的地盘避难。
周延益只给刘玄留了一条路,这条路的尽头就是临江郡。
临江以北一百里是长城,出长城就是雪原蛮族的势力范围。往西二百里是曾州,那是孙辅国的地盘。往东一百七十里是新乐镇,那里盘踞着许克明,除此以外,陈阀也在这里。
再往东一些,就能到通州,但那边正对着蛮族兵锋,也不是一个好去处。
由此可见,周延益是想把刘玄困在临江,让他出不来。
只要刘玄出不来,等到刘齐地位稳固,他就能很轻松的除掉刘玄这个祸患。
刘疑失踪,临江府无主,故而刘玄本来打算往东通过新乐镇去陈阀避难,结果早已被周延益用高官厚禄收买的新乐节度使许克明竟然派兵攻打皇帝。
迫不得已,愤怒的刘玄只能放弃去陈阀的想法,改走盈川一线去临江。
至于西边的曾州,刘玄更是从来没想过要去。
孙辅国盘踞曾州三十余年,从未对皇帝忠诚老实。为什么?因为他已经七八年没有进京朝拜过皇帝了。
除此以外,孙辅国作风毫无原则,几十年来先后和秦党、阉党、徐党、东园党搞团团伙伙。可以说,这家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攀附贴靠的投机份子,根本没有一丝一毫可以信任的地方。
他能活到现在,完全得益于他敏锐的政治嗅觉。
每一次都能站到胜利的那边,所以这些年他虽然骄奢淫逸,目无天子,但因为朝中有人,所以活得好好地,俨然一副土皇帝的架势。
虽然京城的御史言官们时常对他破口大骂,不过他也不在意。
除此以外,他这样的投机份子仍然能被各方势力所接纳,其背后的原因也令人深思。
种种因素之下,刘玄第一时间否定了去曾州。
刘玄很清楚,自己一旦落到孙辅国的手里,就真是羊入虎口了。
西边不能去,东边去不了,只能向北走。
皇帝出逃,在大汉是史无前例的,作为大汉第一个被臣子赶出皇宫的皇帝,刘玄很伤心。
刘玄仓促逃离京城,跟上队伍的文官武将、勋贵侯公、皇族宗室加起来只有二百余人。
但算上这些人的奴仆家属,以及宦官和照顾皇族生活的宫人,人数惊人的达到了三千余人。
这些人锦衣玉食惯了,哪里受得了这种颠簸的生活,所以一路都走得很慢。
等到达盈川郡,已经是正月二十。
护送皇帝的军队是铁鹰卫士,他们虽然被重赏了金钱布帛,可是在逃亡的路上,这些东西并不能轻易的换来食物。
皇族有专人从途经的郡县寻来食物,但一万铁鹰卫士的温饱需要自己解决,故而军中很快就滋生了怨气,而且多数铁鹰卫士的家眷都在京城。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家眷会遭遇什么,所以有家眷的铁鹰卫士都是忧心忡忡。
天寒地冻,缺衣少食,心忧家人,军中怨气迅速上涨,部队即将失控……
萧圣良、吴谨、江方庆等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矛盾需要一个发泄口,否则很有可能会直接威胁到皇帝的生命。
萧圣良作为中间人,间接将矛盾引向了冯几术和杨复光,毕竟这两个人的奸滑再明显不过。
二十一日夜,皇帝在盈川郡中休息,随行的大臣、勋贵及皇族宗室也各自睡了。
这几天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如今有个地方睡安稳觉,他们当然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但是铁鹰卫士军中却不安分,他们三三两两围在一起,低声议论着什么,谈论的内容也多是关于冯几术和杨复光。
舆论四起,中心还是围绕着两个宦官。
到了后半夜,部分中层铁鹰卫士也加入了讨论,由于这些中层干部权限更高,故而又曝出了不少关于冯太监和杨复光的秘闻。
……
次日天明,逃亡大军从盈川郡重新出发,缓缓向临江赶去。
当夜,皇帝一行抵达武连驿。
至此,距离临江郡城已不足五十里,刘玄打算稍微休整一下再走。
反正只有五十里了,连夜赶到最好。
大军照例扎营休整,萧圣良派出了不少铁鹰卫士外出寻找食物供奉皇帝和大臣、宗室、勋贵。
但是铁鹰卫士军中的积怨已经临近极值,只差那么一丝就要爆发了。
冒着大雪连日奔波,不说一口热饭吃不上,连一个冷馒头也是罕见,受冻挨饿也就算了,最让他们不能忍受的是,司礼监的太监到这个时候还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架势。
刚刚冯几术找到萧圣良,对其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一顿,原因是因为萧圣良没有及时弄来吃喝的东西。
萧圣良辩解称,荒郊野外,人烟罕见,找吃喝很困难。
而且一行成千上万人,所需甚巨,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凑齐的,因此还请冯公公宽裕一些时间。
看到萧圣良低眉顺首的样子,冯几术心里终于好受了些。
随后,萧圣良加派人马去找。
到了半夜时分,终于有几路人马带着吃喝返回了。
皇帝和王宫贵胄的吃喝解决了,一万多的铁鹰卫士怎么办?还忍着?
“走,找冯太监去!”
“你是没看见他刚才对秉笔那副架势,合着秉笔是他的下属?”
“唉,别说了,皇上宠信……”
“放屁,皇上是被冯太监蒙蔽了,不然哪会有这场祸事?”
“别吵了,找冯太监要吃喝去。”
铁鹰卫士群情激愤,密密麻麻涌向驿站。
听见外面吵闹,冯几术便跑出来看,结果刚走出驿站便被铁鹰卫士围住了。
“冯太监,给吃的!”
“你倒是吃饱喝足了,咱们却在忍饥受饿,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我们要吃饭!”
冯太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见这些铁鹰卫士跑来索要食物,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但他当听到部分铁鹰卫士无礼甚至粗鄙的言语时,顿时又感到十分恼怒。
哼了一声,冯太监扔下几个字:“不是早就说了么?尔等自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