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长孙启反了

  • 窃国
  • 一只懒狗
  • 2050字
  • 2025-03-28 20:28:16

一旦网破了口子,往外溜出去的鱼就多了,长孙启起事的第二天,从者就达到了三万余人。

孙辅国得到消息,勃然大怒,当即派遣驻扎在南桃东面应平县的钱务领本部五千兵马前去围剿,南桃是大郡,附近驻扎的军队众多,故而孙辅国不用从信野及以东调兵前来平叛。

这多多少少让孙辅国的心情缓解了一些。

信野及以东的大军是他拿来防备朝廷大军的,若是调走,他担心朝廷会趁虚而入。

但是钱务对长孙启的围剿并不顺利,在钱务领兵到来之前,长孙启就果断放弃南桃城,携带百姓往北转进了,他知道自己不是钱务的对手。

得知南桃突发战事,刘道之很是惊愕,但更多的是窃喜。

这长孙启,倒是凭空帮了本王的忙,看来日后还得想办法将其招抚。

除了惊愕和窃喜,刘道之心中还有一道疑惑。

这个疑惑来自于长孙启打出的口号,长孙启的口号是:“随我东归迎王师,王师来了不上税!”

听起来,似乎长孙启已经知道了朝廷要对曾州用兵。

他真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本王分划的各路兵马在路上暴露了?

孙辅国在听到这个口号后,也产生了一样的疑惑。

难道长孙启早已经暗中跟朝廷搭上线了?此时起兵,就是为了率先响应?

这个反骨仔,本公要杀了你全家!

杀全家不现实,因为长孙启一直都把家人带在身边的,但孙辅国还是能杀到一个人,那就是长孙启留在信野城的质子。

打定主意后,孙辅国就派人去抓捕长孙启的儿子长孙乙含。

长孙乙含是长孙启最小的儿子,四年前孙辅国宴请各郡机要官员,宴会上孙辅国对长孙启说:“汝子甚为聪慧,本公欲收为义子,不知老弟意下如何?”

长孙启当然知道孙辅国的真实用意。

孙辅国对自己并不放心,所以想借收义子的名义扣下乙含当人质。

那时的长孙启还不是南桃转运使,为了让孙辅国放心,长孙启便同意了。

长孙乙含被孙辅国收为义子的时候才十一岁,自那以后就一直住在信野城,四年过去,他十五岁了,也变成了一个玉树临风的少年郎。

孙辅国亲信杨守亮带兵赶到长孙乙含住处时,长孙乙含正在练字,听到外面的动静,他便出房门去看,结果见到了杨守亮和他身后的牙兵。

这些牙兵是孙辅国麾下最精锐的士兵,向来凶悍,对孙辅国也异常忠心,而杨守亮也是孙辅国手下最信任的爱将。

见到这两者,长孙乙含已经明白发生了何事。

肯定是父亲反了,故而孙辅国要杀自己泄愤,或者威胁父亲。

想到自己的结局很有可能是被孙辅国活埋,长孙乙含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

他很害怕,但他已经在心里给自己下了命令——决不能向孙辅国屈服。

牙兵一拥而上,将长孙乙含团团包围,杨守亮随即命令牙兵将长孙乙含绑起来。

重重的镣铐锁住了长孙乙含的手脚,但他的身形却纹丝不动,神情也没有发生改变。

杨守亮不禁有些奇怪,这小子就不怕?

“你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么?不想知道我们为什么抓你吗?”

长孙乙含笑了两声,明知故问道:“”还请杨将军解惑。”

“都是你爹干的好事!”

杨守亮狠狠瞪了他一眼,高声痛斥道:“相公对你爹恩重如山,你爹却勾结朝廷背叛曾州,这忘恩负义的老东西,我早说弄死他的,相公要是听了我的话,哪有现在这些事。”

长孙乙含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原来是朝廷大军打来了,好,好,尔等豺狼虎豹的末日终于来了,好!”

长孙乙含连道了几声好,可见心情有多么愉悦。

作为长孙启备受宠爱的小儿子,长孙乙含对父亲也很了解,他非常清楚,如果没有跟朝廷搭上线,父亲是决不会轻举妄动的,何况是率先起兵响应?

父亲既然做出了举动,那就证明父亲跟朝廷取得了联系,而且有十足的把握!

想到这,长孙乙含当然高兴。

一家人在孙辅国手下忍辱负重了多少年?而今总算能亲眼见证孙辅国的毁灭了,好。

听到长孙乙含毫不掩饰的笑声,杨守亮勃然大怒,喝令士兵将长孙乙含毒打了一顿,长孙乙含被打得口鼻来血,瘫在地上爬不起来,但脸上的笑意仍然保持着。

“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家都是反骨仔!”

杨守亮见长孙乙含被打成这样还笑着,便将其从地上拽了起来,然后又给了他两耳光。

长孙乙含双眼发黑,好半天才缓过劲来。

待定眼看清楚面前的杨守亮后,他啐了杨守亮一脸唾沫。

“啊呀,你这混账!”

杨守亮惊叫一声,连忙后退两步,抹干净脸上的口水后,他把刀背朝长孙乙含砍去。

长孙乙含惨叫一声,昏死过去。

杨守亮大手一挥,下令道:“带走,本将军今日要亲自动手!”

牙兵得令,便把昏死的长孙乙含架了起来,然后抬着他往菜市口奔去。

孙辅国给杨守亮的命令是,捉住长孙乙含后,直接押去菜市口斩首示众,把脑袋带回来即可。

一行人出了长孙乙含的住处,然后将长孙乙含装进了囚车。

押送队伍行至往日经常走的巷口时,杨守亮及随行牙兵突然听到了一阵瓦片碎裂的声音。

杨守亮一向谨慎,当即下令戒备。

数十牙兵刀剑出鞘,各自做战斗准备,同时向囚车靠拢,严防有人此时杀来劫车。

寂静了一阵,巷子两边的房顶上突然黑影翻飞,伴随着瓦片密集的碎裂声,三十多个蒙面黑衣人出现在了巷子两边的房顶上。

与此同时,巷子前后两端也各自冲出十余名蒙面黑衣人。

房顶上一名身材魁梧的壮汉当先从房顶上跳了下来,他跳下来之后,其余的蒙面黑衣人也跟着跳了下来,然后和巷子前后两端的蒙面人汇合。

蒙面人汇合后,人数达到了六十多个,已然盖过了牙兵,这群牙兵只有四十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