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上庸整军

经典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召见随年羹尧一同进宫的将士,体恤他们大热天穿铠甲辛苦,便让卸甲凉快。

但将士们毫无反应,只是看向年羹尧。十三爷胤祥重申后,将士们仍不卸甲。

直到年羹尧慢悠悠说“既然皇上叫你们卸甲,你们卸吧”,将士们才答应卸甲。

年羹尧还对雍正说“他们只知道军令,不知道皇上”,这让雍正在百官面前颜面扫地,心中怒火中烧。

此时此刻,申耽旧将们目光中透的疏离与抗拒,与电视剧中的经典桥段如出一辙。

刘封甚至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宝剑,以防突发万一。

不过,这更加坚定了刘封要对上庸降兵进行混编的决心,若是让他们建制保持不变,那迟早会自成一体,恐生祸端。

好在申耽的性格忠厚老实,不像电视剧里的年羹尧那般飞扬跋扈:“暂且都按公子之令执行,诸位需当全力配合,切不可犯糊涂。”他的声音虽不高,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意味。

那些旧将们听闻此言,彼此对视了几眼,眼中的抗拒之色渐渐褪去。

其中一位年长者抱拳说道:“既然申将军有言,那我等就按令行事吧。”其他人见状,也纷纷附和。

刘封缓缓地舒了一口气,松开了紧握宝剑的手,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校场上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一场潜在的危机就此化解。

但刘封也深知,虽然眼前的难关已过,但想要真正赢得这些将士的衷心拥护,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眼见申耽不反对自己,刘封就上前一步,深吸一口气,开始部署军令:

“诸位,主公顺天应人,志在聚英豪,兴义兵,讨灭曹贼,振兴汉室。因此,我等之军乃仁义之师,绝非那些穷兵黩武、肆意抓壮丁充人头的乌合之众。”

“正因如此,此次混编部曲,首要之举就是裁汰老弱病残。”

话音刚落,刘封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大声命令道:

“年过六十者,出列!”

“年不满十五者,出列!”

“身有重病或残疾者,出列!”

“家中独子者,出列!”

此言一出,台下的士兵们面面相觑,人群中顿时一阵骚动。

一些头发花白的老兵,饱经风霜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眼眶甚至微微泛红。不少人激动得双手都有些颤抖,颤颤巍巍地向前迈出步子。

而其他符合出列标准的士兵,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神此刻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在众人欢欣喜悦的氛围中,一位腿部落下残疾的中年士兵率先反应过来,单膝跪地,大声对刘封喊道:“刘将军大恩大德,俺们没齿难忘!若不是将军体谅,俺们这些人怕是要命丧战场,再也回不了家了!”

他这一跪,仿佛是一个信号。刹那间,出列的老弱病残士兵们纷纷效仿,齐刷刷地跪地,一时间,校场上跪满了人。

众人感恩颂德的话语,如同汹涌的潮水,向着刘封涌去,他们的眼中,满是对刘封的敬重与感激。

刘封望着眼前这黑压压跪了一地的士兵,心中五味杂陈,赶忙上前几步,双手虚抬,朗声道:“诸位快快请起,此乃我分内之事,不必行此大礼。”

待众人起身,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廖光,神色郑重地吩咐道:“将这些将士的姓名、籍贯、家中情况,都详细登记造册,切莫有任何疏漏。”

廖光连忙点头,带着一众人走下台去,及时展开笔墨,一丝不苟地记录起来。

随后,刘封再次面向众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大家回家之后,就安心耕地种田。家中的田地,莫要荒废了,只要按时缴纳田租,便能过上安稳日子。”

在众人此起彼伏的回应声中,刘封目送他们踏上了回家的路。在刘封看来,此番遣返老弱病残,实在是一举多得。

这些士兵得以平安归家,与家人团聚,消息传开后,百姓们会对刘封的仁义之举赞不绝口,纷纷传颂他的善名。

民心就会像那润物无声的细雨,悄然间便被刘封收入囊中,为日后征兵募饷、扩充势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留下来的人,看到将军如此体恤下属,士气也会高涨。大家都会明白,跟着一位躬行仁义,布施仁德的将军,未来可期,整个军队的战斗力也会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升。

过了一段时间,廖光匆匆走上高台,来到刘封面前抱拳道:“公子,那些老弱病残都已登记造册,清理完毕,如今校场上还剩下三千人。”

刘封微微点头,他扫视了一遍校场中的人群,沉思片刻后,转头对王平说道:“子均,兵之强弱,在精不在多。台下这三千人,还是有不少面黄肌瘦、身形羸弱的啊。”

王平顺着刘封的目光看去,说道:“公子所言极是,这些降兵,虽有数量,但战力参差不齐,还需好好筛选一番。”

“传我命令,让寇延、樊猛、杜亥等组织人手对这三千人进行筛选,着重考量气力武艺,我要的是能征善战的勇士,不是是个人就行了。”刘封对王平布置道。

很快,王平、寇延便开始组织起筛选工作。校场上一时间忙碌起来,士兵们被分成一个个小组,有的在跑步,有的在举石锁,有的在拉弓射箭。

王平他们紧紧盯着众人在测试中的表现,樊猛则更直接,他跑到举石锁的场地中观战,看见有士兵连两百斤重的石锁都举不起来,他是又急又气,然后就是一通呵斥:“连这斤两的石锁都举不起来,如何杀敌?不如回家种地去。”

在筛选的过程中,不断有士兵因为体力不支或者技艺不精而被淘汰。这些人有庆幸的,但更多的是带着不甘与无奈黯然退场的。

经过一番严格的筛选,有超一千人被淘汰,这些人也被遣返回乡。

最终,校场上留下了精锐两千人。刘封看着他们,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将军,这两千人皆是精锐,可堪大用。”王平上台向刘封报告。

刘封笑道:“不错,不过还不够。传我命令,让从汉中带来的队伍两千人也进入校场。”

很快,从汉中带来的队伍整齐地进入校场。他们步伐整齐,士气高昂,与上庸的降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封走下高台,来到队伍中间,大声说道:“从今日起,我军将重新整编。汉中原先之兵有两千人,眼下上庸之兵也是两千人,如此也好,这样一人对一人,各自一半,交互混编。”

只见一名身形魁梧的汉中老兵,大步走向对面的上庸士兵,而一个身形较为灵活的上庸新兵,也不甘示弱,快步穿梭到对面,寻找自己的混编搭档。

有了这两人的带动,校场上四千人的脚步声,瞬间交织成一片嘈杂的轰鸣,仿佛大地都在微微震颤。汉中和上庸的士兵们,起初带着些许陌生与警惕互相打量。但军令如山,他们迅速行动起来。

刘封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校场上的每一个角落。他的脸上虽没有过多的表情,但微微握紧的拳头,透露出他内心的紧张与期待。

当看到士兵们逐渐完成混编,四千人的队伍变得整齐有序时,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心中豪情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