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还没人说你的电影票房水,基本的社会逻辑还是要遵守的,别表现的太奇葩了。
而且,给《惊声尖叫》投这么些积累的票房,也就比江和在《曾经》上的投入少一点,虽然还少了一首好歌。
从系统中投入的积累票房,对票房的号召加成也是很大的。
6880万美元已经不少了。
原版的电影全球票房才1.73亿美元。
江和对这一世的《惊声尖叫》,期待也不高,全球票房3亿美元左右就行了。
有点膨胀了,不过也不好说,前世的《惊声尖叫》肯定没有这一世受重视,江和的成绩属实有点bug了。
没有玩什么文字游戏搞周四提前场,10月19日《惊声尖叫》正式于周五上映。
因为有着华纳强大宣发力量的支持,以及打着江和在创造出了《律政俏佳人》北美票房破四亿美元影史奇迹后的第一部电影这一名头。
即便是一部恐怖片,《惊声尖叫》也获得了影迷们不小的关注,以及院线的大力支持。
即便如此,在档期确定后,与《惊声尖叫》同期上映的电影还有《矮子当道》《童年的约定》两部电影,这是因为电影类型的不同,不怕撞,所以没有改档期,直接上了。
略显头铁。
不过这个时候上映的电影也着实有点不受重视,很难评是人家头铁还是本来就不被在意。
《矮子当道》影片还是不错的,不过在江和的《惊声尖叫》的碾压下,上映银幕从原时空的1612块缩减为了1200块。
至于《童年的约定》这部原时空就扑街的影片,上映银幕甚至缩减为了只有1000块。
2500块的银幕数量,使得《惊声尖叫》的首周末三天票房分别为574万美元,1203万美元,965万美元。
票房第二则是《矮子当道》这部原时空本周末的票房冠军,首周末三天票房只有980万美元,被《惊声尖叫》挤压的票房甚至没有破千万。
票房第三则是另一部新片《童年的约定》,首周末票房只有570万美元。
第四则是《七宗罪》,终于还是避免不了自己人打自己人,《七宗罪》这部电影本周也被《惊声尖叫》吸了200万美元的票房,票房比《童年的约定》低了20万美元。
后面还有一部《最后的刺客》,从始至终都没有掀出半点火花。活脱脱一副扑街相。
也就是说首周末三天,《惊声尖叫》一共获得了2225万美元的票房。
这个数据跟《律政俏佳人》对比好像有所差距。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只是一部恐怖片。
而事实上,原版的《惊声尖叫》,首周末三天票房甚至只有635万美元。
原版的这部电影能够顺利在北美票房破亿达到大卖,还是因为其在青少年群体内掀起了一股潮流,好像没看过这部电影就不够酷一般。
是的,这是一部在特定群体内的话题电影。
继首周末三天2225万美元的票房之后,接下来的四天工作日里,《惊声尖叫》再次收获了1737万美元票房,首周总票房达到3962万美元。
因此,经过首周的放映后,结合首周票房数据和电影的口碑等各项数据,电影公司大致做出了关于《惊声尖叫》这部上映新片的总票房预估。
大部分机构给予的票房预估都在一亿美元左右,稍微激进一点的,对于《惊声尖叫》的北美票房也只是给了一个1.3亿美元左右的数字。
因为终究只是一部没什么特殊内涵的恐怖电影。即便是其首周票房表现的极其优秀,人们对于其后续票房表现仍旧不甚乐观。
然而,系统之威岂是如此不便之物?《惊声尖叫》,必然大放异彩!
从洛杉矶、到旧金山、到西雅图、然后是拉斯维加斯、芝加哥、迈阿密、费城、纽约、波士顿。最后还有休斯顿、达拉斯、亚特兰大。
从西到东,自北向南。
艾丽·拉特跟随加里·贝克可谓是把全美跑了个大半。
自从首映式之后,她与影迷互动、参加电视节目、接受地方报纸采访……
这些能够帮助票房提升的宣传方式,她可谓是一个都不落。
一个多星期以来,《惊声尖叫》剧组一天至少要跑两个城市,这种频繁的地毯式宣传,可谓是把艾丽·拉特这个年轻女孩累了个够呛。
有些脱力地瘫软在豪华酒店的大床上,艾丽·拉特不由想到江和这个没良心的家伙,想起他对于《惊声尖叫》的不够重视,顿时就有些怨气。
明明是你投资的电影,可是你却一副不怎么上心的样子,参加个首映礼后就拍拍屁股走人,把后续的所有事情都都丢给了她以及导演加里·贝克,连个电视节目的访谈都不接。
什么极品资本家。
想起自己这些天的奔波,又想起江和能够在她们的身后轻松写意的收割到《惊声尖叫》的绝大部分果实,即便是跟江和有了肌肤之亲的女人,也是恨得牙痒痒。
无它,实在是这几天太累太折腾人了。
经常在路上补觉吃饭,实在是有些痛苦。
不过做演员嘛,就是这样的,人前风光人后沧桑。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大部分边缘演员,想这么累还没这个待遇呢。
主要让艾丽·拉特生气的是,她这一次当女主角,只拿了10万美元的片酬,虽然已经是收入不菲。
可是在跟剧组的其他人闲聊时,她也知道了,江和这一次在《惊声尖叫》上起码能赚大几千万美元。
这就更气人了。还在跑路演,最累的他们只能吃边角料,最好吃的部位竟然自己飞到了江和的肚子里,你说气不气人?
这边艾丽·拉特在埋怨着江和,加里·贝克却是没有这种想法。《惊声尖叫》首周票房大卖后,最兴奋的就是他了。
还不到三十岁就能执导一部大卖电影,即便是在好莱坞也是绝对的青年才俊。
其实如果不要脸一点,《曾经》以及《律政俏佳人》他也能说是自己的功劳。
不过因为江和是自己的大BOSS,那他就不能这么不要脸了。
毕竟没有江和,现在的他还不知道在哪儿混呢。
就跟自己的同学一样,有背景的进个小剧组做个副导演开始攒资历,没背景的,连副导演都混不上,到处跑舔着个脸去拉几万十几万美元的投资,花上几年时间筹备自己寒酸简陋的个人电影。
哪能像现在这样,一步登天变成名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