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冰火交织

“谁家这么狠心,把娃娃抛了!”张老头心中一惊,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去,定睛一望,脸色再一变!

只见那竹篮中,一个脸色乌紫,全身上下仅仅盖了一块黑布的男婴,手脚乱蹬声嘶力竭的啼哭着。

一眼望去,张老头心中就咯噔一下,走上前伸手一摸,却发现娃娃的手脚滚烫彷如炭火,再摸了一个下额头也是如此,应该是发了高烧。

他连忙脱下外套盖住娃娃,然后拎起篮子朝村中唯一的郎中家快步而去。

“汪汪~~”大黄狗狂吠着,跟在其后。

清心堂。

吴大夫看着破门而入的张老头,面带异色正要发问,一个大竹篮已经放在了面前。

娃娃自从盖了外套,不知是飞奔时颠簸的,竟然昏沉沉的睡去了。

“老张~这是?”吴大夫微微一愣,看着红丹丹紫彤彤彷如一个大萝卜般的婴儿,他面带愕然的望向张老头。

老张也是这渔花村的名人,少年风光,随后落魄,孤寡一人,独居山腰,早些年在码头扛货的时候,经常来买跌打损伤的止痛膏药,后来年纪大了扛不动货包,便只能进山砍柴或者做竹椅木凳卖,虽然来看病的次数少了,但与吴大夫也算是熟人,今日这突然出现的婴儿让他很是惊奇。

“快给娃娃看看,江边~江边飘来的。”张老头说着,手往半月湾方向一指。

听得答案,吴大夫这才面带恍然,伸手朝娃娃额头摸去,才触肌肤,便猛然一缩!

“咦!这么凉,不是冻僵了吧!”吴大夫说着,又伸出手指在娃娃鼻子下面一探,却发现气息尚在,他有些奇怪,再伸出三指搭在娃娃手上,眉头一皱,嘴角微颤。

“寒气已经入心脾,我无力回天,回去熬一碗姜汤灌下,再生个火盆,一切听天由命吧!”吴大夫只一搭脉就抽手而回,连连摇头,然后如此说道。

“啊!”听到这番话,张老头眼中一惊,“不会吧,只是发烧有些烫,怎么就....”

他说着话,一抓娃娃的手,也是腾然一缩!

刚刚还是滚烫的手臂,此刻竟然已经变得彷如一根冰棍。

他的心中也随之一凉!

“老吴,能不能想想办法?”张老头望向吴大夫,面带乞求。

“这个真没办法。”吴大夫连连摆手。

娃娃已经浑身冰凉,仅存一息,大罗神仙来也是束手无策。

“你快回去,按我说的方法办,尚有一线生机,再耽搁一会他就凉了。”吴大夫如此催促。

听得此话,张老头再不敢耽误,连忙将衣物一盖,再次拎着竹篮朝家中匆匆而去。

待至小院,他立刻冲入厨屋,将竹篮放在灶台边上,然后生火烧水。

水刚滚开,他就拿来一个木桶,浇上几瓢热水,再兑上一些冷水,直到温度适合泡澡这才放下水瓢。

另外又拍了几块生姜,拿了几片红糖扔进锅里,熬起了姜汤。

做完一切,他伸手去抱娃娃,突然彷如被烧火棍烫了一般,猛得缩回了手!

“这!”他几乎以为是自己的幻觉,搓了搓手,再次伸手抓住娃娃的双臂。

滚烫的热浪顺着手指传来,一如先前在河滩上的感觉。

“这是怎么回事?”

抱着小火炉一般的娃娃,他看了看热水桶,一时间愣在了原地。

一番犹豫,他慢慢将目不转睛瞪着自己的娃娃重新放回了竹篮中。

他又摸了摸娃娃的手,再次确认了一番,滚烫如火!

却怎么也想不通这才一会功夫,刚才还冰凉的身体就变得这般滚烫。

难道是又起热了?

但是看着娃娃眼睛骨碌碌的转动,嘴角似乎还有一丝笑意,这精神头明显不像生病的模样。

本就没有照看过孩子,再遇到这般奇怪的情况,让他有些手足无措。

“先喂姜汤再说。”他一边思量,一边往灶膛里添了几把柴禾。

不过一会功夫,姜汤已经熬好,他盛了半碗,拿出一个汤勺准备喂他。

用手一试娃娃额头,此刻孩子的身体又变得的冰凉刺骨。

他连忙把碗端起,舀了一勺姜汤,轻轻一吹,慢慢放在孩子嘴边。

不知是因为手脚不太利索,还是从没有干过这喂饭之事,一勺姜汤洒了一半在脸上,他又手忙脚乱的拿袖子蘸那姜汤。

按说这姜汤虽有红糖,却还是带了几分辛辣,但是娃娃却彷如品了美味般,嘴角一扬,咯咯笑了起来。

如此连喂了十几勺,半碗姜汤都被灌下了肚子。

不知是姜汤起了作用,还是这病又到了反复的时候,孩子的身体再次变得滚烫如火,脸也变得红扑扑紫彤彤。

有了先前经验,张老头没有了慌乱之意,果然,等了一会,娃娃的身体再次变凉,不过片刻功夫就彷如冰块。

如此这般,时而滚烫如炉火,时而寒凉如冰霜,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但不论是冷如冰,还是热如火,这娃娃的表情都是灵动活泼,根本不似生病一般。

这般奇怪变化,虽然惊奇,却明白娃娃性命无忧,如此心中稍安。

就这样,冷了放在热水桶里,热了用凉毛巾擦几下身子。

这一番折腾就是一天一夜。

娃娃依旧精神抖擞,却帮张老汉折腾的头晕眼花双眸通红。

到最后张老汉似乎感觉到娃娃的与众不同,这冷热交替对其仿佛并没有什么影响。

他终于停止了无用的忙碌,沉沉的睡了一觉。

一觉醒来,他看着大眼嘟噜,盯着房梁四下乱看的娃娃,

“总不能一直喂孩子喝姜汤糖水。”思量着张老头推门而出。

才到村口,树下便有一个闲坐青石的老头招呼道:

“老张,孩子怎么样?”

“是啊是啊,回过来没有?”旁边做针线活的老太太也停下手里的活,开口搭话。

“呃,还好还好。”张老头点头回答。

村子不大,张老头在半月湾捡了一个娃娃的消息,早已从大夫的口中传遍了整个渔花村。

“老姐姐,可知谁家才生的娃娃,我想给孩子求点吃的。”先前还在考虑怎么张嘴打听,既然都知道了,倒也省的解释。

“大虎家媳妇才三个月,不过大虎可不是省油的灯。”那老太太想了一下回答。

“大虎啊~”张老头脑中顿时浮现一个手拿巨锤的杀牛汉子。

“我去试试!”但是想到家中娃娃那骨碌碌的眼睛,他还是硬着头皮朝大虎家的方向走去。

东家求,西家要,实在没有,就熬点糖水米粥凑合,

这如冰似火的娃娃吃着百家饭,竟茁壮的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