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立场

张太虚的话让于世韬很不自在,这种感觉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这让他想到了君主立宪四个字。

无论是日本的立宪,还是英国的立宪,放在大乾的土地上都不现实,大乾百姓的教育水平普遍很低。

有些人不识字也就算了,连一点技术都不会,你告诉他们君主立宪了,他们压根不会有任何的反应。

更何况大乾的皇帝不具备日本天皇的神性,也不具备英国国王的实力,立宪是需要大量的钱来重塑秩序的。

比如日本在贱卖了大批国有资产给商人后,就让商人来建设城市内的基础设施,建立学校,工厂,来提高国力。

英国更不用谈了,那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他们可以有钱去改变他们的政体。

而张太虚所在的这片土地,不具备君主立宪的可能。

虽然他的部队算是黑龙江地区,最强大的势力,可仍然不能改变上面说的种种问题。

“您是要君主立宪吗?”

于世韬想劝说他不要把钱花到无意义的地方,现在外部势力这么强,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发展军队。

“我不是要君主立宪,我是想托古改制,顺便把历代先贤的智慧传下去,这些东西只传我这一世,待我死了能学到多少,就看学生学到怎么样了。”

张太虚在经历了那么多事以后,终于明白了一个大道理,那就是,人是无知的。

他知道的道理,不代表别人知道,别人不会明白他明白的道理的。

这就是一种愚钝,这种人的占比在大乾,不说是百分之百,起码也是百分之八十。

那么对于这种人,他只能把自己的理论包装成,老子的理论,孔子的理论,才能被他们认可。

反正是老子圣人说的,孔圣人说的,先贤的话怎么可能会有错,他们听到这个话的时候就会容易接受些。

“那您是想改革?还是传道?”于世韬一脸疑惑的问。

“革要改,道也要传。”张太虚说。

“办不到,改革就得花钱,咱们可没钱改,钱还是得花到刀刃上,招兵买马。”

于世韬见张太虚赞同自己的意见,他就接着说:

“传道也难,就您那本法律书,我是看了又看,才体会一分真意,让那些愚夫愚妇怎么能理解?”

“可见二者都是好高骛远的看法,要我说还是脚踏实地,先从强兵开始。”

张太虚明白他说的有理,他却依然要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知道你说的有理,这都是你的经验之谈,可是问题在于,这么搞下去,是不利于这个政体的发展的。”

“因为我的手下并没有在整个体系中,获取到权力。”

于世韬欲言又止,他不明白大字不识一个的士兵要什么权力。

“我成立这个政体,是需要大家共同合作的,所以我就需要有钱人和你们这些官僚,让出一部分权力。”

“穷人,富人,官僚都得利,这个国家才能运行良好。”

于世韬并不知道张太虚这么搞下去,会不会出大乱子,但在他看来,还没有一个大家都得利生意。

“怎么才能大家都得利呢?”

“我带着士兵抢占土地,他们可以得到丰厚的工资报酬,可以娶一个美丽的太太,他们是不是得利了?”

“富人可以招揽穷人开垦土地,用获得的原材料开办工厂,把产品销售出去,他们是不是也得利了?”

“官僚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管理发生的不平等现象,我问你,你们的权力是不是会越发稳固?”

“是,可是…”于世韬刚要开口就被张太虚堵回去了。

“有得必有失,士兵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商人不能过度压迫工人,官僚要让出被监管的权力,而这也就是我说的,大家都得利。”

张太虚喝了口水,等候于世韬说话。

于世韬一肚子的话,没办法说出口,一旦将一部分权力交出去,那么最不自由的就是他们这些官僚。

商人也不会高兴,他们不能从工人那里剥夺更多的价值。

士兵也不会高兴,谁会盼着打仗呢?

“这样的政策,恐怕只有穷人才会高兴吧。”于世韬说。

“不,穷人也不会高兴,这会让他们无端恐惧,他们太愚蠢了。”

张太虚说了一圈,才把话说回正题:“所以我要称帝,目的就是安抚大多的穷人,因为我存在他们才有自由,这个国家才能正常运转下去。”

“而我希望于先生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我是情愿苦一苦自己,也要让穷人快乐一点,高兴一点的,如果你们不配合。”

“我可以请别人来配合我做这些事,我想这个城市中,还有不少有才干,无处施展的人吧?”

于世韬不想接受这个无理的条件,但他别无选择,就像张太虚说的那样,他不和张太虚合作,也会有别人和张太虚合作。

“好吧,不知道登基大典什么时候开始?”于世韬问。

“不需要登基大典,于先生只需要发布一个声明。”

“什么声明?”

“大明顺共和国在齐齐哈尔建立,皇帝的名字叫做张太虚,这就可以了。”

“就这么简单?”

“对,剩下的事,就是你应该把你手下那些罪大恶极的官吏抓起来,留给我砍头立威。”

“我反对,那样的话我们衙门的威信何在!”

“好好想想,我会给你考虑时间,只是官僚一旦失去了权力,他就连人也不是了,我说的对吗?”

张太虚喝完了茶,离开了衙门,他不管于世韬如何挣扎,这一张大网已经盖在了齐齐哈尔上空。

这是一张名利的大网,将每个人都盖在里面,张太虚的人却不在其中,这就是他说这种话的资本。

他回到了营地,去看了那些被打军棍的人,打一棍子给一甜枣,是一个领袖一定要掌握的技能。

“这件事我也有责任,是我没有教育好你们,为此我将请人来教你们读书认字,等你们都认字了,还愁找不到女人?”

所有士兵都露出了尴尬的笑容,你让他们认字不如杀了他们。

“而且,我会从学习好的人里面,挑选一些人去做官,你们可要想好,这是难得的机会。”

“营长,你真的不骗人吗?”

“我肯定不骗你们,我这个人讲话最真了。”

张太虚说完话又寒暄了一会,并没有停留很长时间。

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教育工作是个漫长的过程,就算是神仙对于面对愚钝的人,那也是毫无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