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小的书简,展现了一位普通重庆人所经历的寻常点滴、走过的平凡轨迹。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往昔岁月沉淀下来的经验,亦饱含深沉感慨。书中并未刻意用力去论证什么,而是以一种客观平和的笔触,悠悠回溯作者始终珍视并坚守的父辈为人处世的传统理念,以及作者亲身经历的社会变革的现代进程,真实地记录了一个过来人所经历的时代信息。
掩卷沉思,往事如昔,从城市中青涩的学生,怀揣懵懂与憧憬踏入复杂的社会;而后奔赴农村,在那片广阔天地挥洒汗水;再穿上军装,肩负使命与担当,毅然投身战场;最后转身成为军工人,为国防事业默默奉献。过去的悠悠岁月,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地镌刻在记忆深处,难以忘怀。
我们这一代人,何其有幸又何其艰难,经历了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迁,科技实现了飞跃式的巨大进步,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当岁月的车轮缓缓碾过人生的漫漫长路,我们从未怨天尤人,而是持续不断地调整自己,以一种云淡风轻、坦然自若的心境去直面生活给予的种种现实。我们不曾在喧嚣的尘世中盲目跟风,追逐所谓的卓越,亦未曾奢望创造辉煌。穷尽半生,我们始终秉持简单实在的本真,以平常心看待世间万物,顺其自然,朴素为人。我们每日所追寻的,不过是努力让今日的自己优于昨日的自己。这种淡泊宁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悠悠数十载于历史长河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转瞬即逝。我们所置身的这一历史瞬间,既是一个饱经创业艰难,却又满溢成功喜悦的变革纪元,亦是一个见证国家昂扬崛起、民族迈向复兴的奋进时代。虽说属于我们的那个时代已然悄然远去,然而我所记述的从军人到军工人的这段个人历程,在秉笔直书的叙事中,蕴含着个人的情感、认知与思考,以及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丰富信息。想来,这也可权当为日后那些有兴趣研究历史之人,留下的一笔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吧。
如今,历经千辛万苦,几次搁浅,数易其稿的个人回忆录终于完成,全书共计40万字,通过纵向时序多个侧面的回忆与反思,梳理了那些年来的人和事。由于时间久远,资料缺失,加之作者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对此还望各位读者鉴谅。
在写作过程中,我参考了不少文献与文章。因工作缘故,我曾参与厂史编纂,这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大量企业内部档案和尘封的历史资料。2015年退居二线后,我利用业余时间,做了大量考证工作,翻阅了如《战地黄花——原陆军第三十九师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纪实》《国营第二九六厂史》《CQ市JLP区志》《CQ市文史资料》等诸多文献。同时,借助工作出差、参加各类聚会和联谊活动的契机,我与过去的亲戚长辈、老师同学、街坊邻居、部队战友及同事朋友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此,谨向他们表达诚挚的感谢。
本作者拥有《从军人到军工》的著作权。本书作品登记证书号:渝作登字-2019-A-00394964。
苏立新
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