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沐顷一行人衣着华贵,手牵骏马,腰胯刀兵,一看就是不凡之人。

瑟缩在一起的灾民们,目光畏惧且怨恨的看着沐顷一行。

突然,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冲了出来。

“公子,公子,您缺奴婢吗?我家闺女懂事会干活,您买了她吧。”

妇人边说边磕头,还让怀中女孩站起来,让沐顷好好打量。

“退后,退后。”

随行锦衣卫护卫,抽出横刀,呵斥妇人后退。

妇人虽然害怕,但依旧磕着头,嘴里不停的喊着买了她闺女。

“公子买我家的吧,我家的屁股大,能生儿子。”

“公子,您要牵马的奴婢吗,我儿子壮的很,能牵马,能干活,50斤不20斤粮食,只要20斤粮食,我儿子就是您的奴仆。”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上来,一个个推销着自己的孩子,甚至有妇人推销着自己,渴望着沐顷能将他们买下,换来一口解饿的粮食。

人越来越多,护卫们纷纷抽出兵器,呵斥着他们后退。

可这些人不管不顾,依旧努力的推销着,眼神渴望看着沐顷。

希望沐顷这位贵公子,买下他们的孩子或者是她们。

一声声祈求,一声声悲苦,听的沐顷暗暗捏紧了拳头。

从他出生到现在,从来没见过这样场面。

不是害怕,而是痛到心里的那种痛。

日子到底过得要有多艰难,这些人才会狠心的卖掉自己的孩子。

生活在后世,哪怕没有钱,但永远不会缺那一口吃的。

可再看看眼前这些人,为了几十斤甚至几斤粮食,愿意卖掉自己的孩子,出卖自己的身体。

这就是大唐盛世,无数人歌颂的朝代。

可这个盛世,真的是百姓的盛世吗?

“滚开,滚开……”

一阵喝骂从外面响起,一群明显健壮的汉子,手拿棍棒驱赶着这些人。

他们下手毫不留情,一名抱着孩子的妇人,被一棒子直接打倒,怀中的孩子哇哇大哭,可却没有人在意。

沐顷没有动,就这样看着。

他要把这一幕幕画面记在脑海,时刻提醒自己,他的大唐盛世,就是一个狗屁。

“都轻点,踩到人了。”

一声喝声响起,那些汉子们才停下了手。

灾民很害怕这些人连忙躲开。

黄巢大步走了过来,脸上满是惶恐。

沐顷到来他也是刚刚收到消息。

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属下来迟,让君上受惊,请君上处罚。”

沐顷没有搭理他,走出保护圈,来到了艰难从地上爬起来,抱着孩子的妇人面前。

因为拥挤,她衣服有些凌乱,不少地方沾了灰尘和脚印。

几根手指已经裂开了口,鲜血渗透而出,染红了黑漆漆的手。

哪怕就算如此,她怀中的孩子依旧无事,只是被吓到了哇哇大哭。

“公子,您要买我的孩子吗”

妇人眼神渴望看着沐顷。

沐顷接过孩子,摸出一个蜜饯,塞到了小家伙的嘴里。

吃到甜甜酸酸的东西,小家伙瞬间不哭了,眼睛放光咀嚼着从没吃过的东西。

“家里人呢?”

沐顷询问妇人。

妇人低下头:“我夫君去主家求粮食,被他们要求去干活,挖井的时候塌了,埋里面了。”

“公婆去找他们说理,被他们一阵乱棍殴打,当晚就死了。”

“现在家中只剩下我和两个孩子,实在没吃的了,便想着把闺女卖掉,换些粮食让我那儿子活命,给家中传承香火。”

沐顷点点头,将小女孩交给对方,“我身边缺少个洗衣的婆婆,如果你愿意,就带着孩子过来吧,保你一家饿不死。”

妇人一听,也顾不得身上伤痕,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谢公子,谢公子。”

沐顷转身走向一个高处,黄巢连忙跟上。

看着远处的青州城,以及城外密密麻麻的灾民,沐顷问道:“现在你手中有多少人?”

黄巢:“现有3500余人,无甲,兵器也很少,大多都是木棍农具,只有少数几人有兵器。”

沐顷道:“明日傍晚,会有一队给北征军团运送装备的补给车队,你带人去把它截下来。”

收回看向城池的目光,转过身道:“收拢在你准备人手,五月初五开始。”

黄巢抱拳领命,刚要转身去吩咐,沐顷又开口道:“我让你准备的人准备的如何了。”

黄巢又连忙回身,“共有300余人,虽做不了锦绣文章,但也个个识字。”

沐顷蹙眉道:“不够,继续找,开始之前,给我准备千人。”

“把他们安排过来,争取在起事之前派上用场。”

晚上,一个小村庄中,300多名识字读书的人被召集了过来。

他们有些恐慌,又有点期待。

来的时候可是说了,晚上管饭,还给他们发粮食。

在忐忑等待中,一个锦衣青年,带着一堆护卫走了进来。

护卫手中,提着篮子,阵阵香味热气从篮子里飘出。

人群一阵骚动,激动看着筐子暗咽口水。

沐顷站到磨盘上,向护卫们挥了挥手。

“都过来,每个人一碗米粥,两个粗粮馒头。”

护卫长打招呼了一声,这些人瞬间激动,得冲了过来。

“啪啪啪……”

一阵皮鞭响起,瞬间响起了一阵惨叫。

“都排队,不然馒头吃不着,还要吃鞭子。”

在鞭子威胁下,这些人老老实实排队领吃的。

等所有人吃饱喝足,沐顷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开口道:“想不想要粮食?”

“想。”

这些人毫不犹豫的点头齐声回答。

沐顷笑道:“好,既然想要粮食,那就努力动你们的脑子,把我讲的内容记下来。”

“走的时候我一个个抽查,回答正确,记得清楚的,每人五斤粮食,回答不上来,就扣一斤粮食,每个人只有五次机会。”

“都记清楚了吗?”

下面人一听,记不住就要扣粮食,立马正襟危坐,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努力记沐顷说的每一句话。

任何生物在食物的威胁下,都会做出最大的努力。

转过身来,在身后巨大的黑板上,沐顷写下三行大字。

百姓利益高于一切。

三大准则八项执行。

我们的敌人,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