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云中监正,姜尚丞相
- 封神:截教闻仲,请诸圣出局
- 言疯魔
- 2678字
- 2025-03-03 00:15:07
大商国主相迎,玄都也未显姿态,下了云头,扶手与君同行。
亚相比干,下大夫夏招,胶鬲,太史令辛甲,祖伊随侍,相谈甚欢。
步于朝歌大道之上,周边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兴致高昂。
玄都观朝歌百姓富足之姿,心中无不感叹,若是人族疆域皆是如此,其乐何悠。
怕只怕战事再起,又要使百姓疾苦,岐山凤鸣,到底是人族之兴,还是百姓之殇。
玄都大法师被迎入城内,敖广才来行礼。
“见过诸位师祖,见过师尊。”
金灵,龟灵,三霄娘娘等人不愿多理俗世,应了声,便归朝歌新衙,御术台去了。
截教万仙齐齐出世,入朝歌,尽入法之三门,民生祀,勇武司,御术台。
助大商风调雨顺,兵强马壮,设有督查之所,使望气之术,观大商暗垢,若有罪实,随即铲除,毫不留情。
由金灵圣母为首坐镇,多宝道人弟子火灵圣母,赵公明弟子姚少思,陈九公等门人执掌。
人贤文庙由亚相比干主导,为首任庙祝,诸多大贤辅助,为苍生筑基底蕴,使大商文运鼎盛,助社稷安康。
钦天监由于姜尚随闻仲出征,监正一职空缺,三皇司倒是最安稳之处,国运昌盛,玄鸟常存,三位圣皇亦可亲督。
此七年,朝歌大变,辖制四方疆域,皆在蒸蒸日上,东南疆域亦有改善,只西北二域滴水不进。
了然一切后,听敖广再开口。
“师尊,岐山突生异象,有凤鸣嘹吟,玄鸟反应甚是巨大,钦天监来报,有王命二分,东西对立之势。”
闻仲皱眉,心中细算此时形势,已然不复量劫轨迹,还需从长计议。
“此事为师明了,可曾呈禀朝堂,与大王知晓。”
“尚未,方才有讯来报,西北二处蠢蠢欲动,并无平叛之战,好似联手,有同仇敌忾,硬憾朝堂之势。”
“姬昌此贼,果然包藏祸心,且随为师禀报大王,决议此事。”
“是,师尊。”
闻仲一行人也步入朝歌,随众臣直往宗祀,人道双碑之处。
成汤宗祀此时已改为大朝庙地,凡有重大朝事,便在此召开朝会,好使三皇司决议。
此刻玄都大法师入了此处,见香火之力浓郁到极致,人道清风拂面而过,气运浩如烟海。
人道双碑雄武矗立,其上闪烁人道光辉,真乃人族圣地,此处昌盛不败,西岐以何为底气起势。
拜过三皇圣相,唱了颂词,诸臣落位,玄都与帝辛并坐其上,便见闻仲到来。
帝辛下座急迎,紧握闻仲双手,面露喜色。
“太师,此去七年,终得回归,真是喜事。”
“老臣此去七载,未理国事,毫力未出,还请大王恕罪。”
“太师哪里话,若非太师请出诸位仙长,助吾大商,岂有如今盛景。”
却见闻仲面容不定,开口道。
“大王,怕是盛景不长,又有祸事起,岐山凤鸣,天下大变,西伯候姬昌与北伯候崇候虎胞弟崇黑虎联手起叛,大商西北疆域危矣。”
帝辛闻言大惊,诸臣也是面色大变,鲁雄老将军性烈,怒骂道。
“当日四大诸侯入朝歌,本将便观姬昌假情假意,虚伪善袖,如今果然生此祸事,真是悔不当初,留此大患。”
亚相比干也出列禀道。
“如今吾大商朝运蒸蒸日上,大王励精图治,勤政亲贤,姬昌主理一番疆域,到底是何野心,竟在此时反叛,致百姓于疾苦之中。”
诸臣议论纷纷,俱是咒骂之言,只伯邑考闻言,垂首不语,面色羞愧。
“事已发生,乃不可避之祸,吾等当议此事何解,才是正途。”
武成王黄飞虎出列,上禀道。
“姬昌受重任,平定北地之乱,如今不但未果,反而自身也叛,如此大恶,不可姑息,当发兵讨之。”
这几年大商兵马受勇武司调教,习得战阵无数,又有技巧造物相衬,更立术法诡击,辅以军编,战力增长迅速,正要在此时验证成果。
帝辛也是面色阴沉,七年来,他将旧耻铭刻心间,一丝不敢懈怠,誓要立政造福大商百姓。
如今效果显著,百姓安居乐业,朝运蒸蒸日上,却出如此叛逆,实在令其恼火,遂开口道。
“吾大商正历昌盛,如此狼子野心之辈不可姑息,诸臣,可有人献策,当如何解决此事。”
诸臣皆将目光看向闻仲,大商盛景与其细细相关,虽七载未临朝堂,但声威犹在,当出首言。
闻仲见诸臣如此,也不推辞,此事内情纷杂,牵制诸天仙神,只靠凡俗之策,确实无法解决根本。
“老臣以为,大商盛世来之不易,吾等当先固牢内事,才可无后顾之忧,再发兵分制,逐一击破。”
“有何奇策,还请太师速速道来。”
闻仲正襟肃容,开口道。
“如今盛世之途已现雏形,吾等当定其大向,不可动摇,此时玄祖回归,助吾人族,大商度此劫难,还请玄祖坐镇三皇司,总理国议之策。”
玄都本以为到了朝歌,只等观大局变幻,再无他事,没想竟又被闻仲架上火盆。
眼见诸臣齐齐恭礼,齐声高喝。
“恭请玄祖坐镇三皇司,督大商国策。”
玄都大法师无奈,只得顺从开口。
“可。”
“有臣姜尚乃大才,将随吾出征,钦天监监正一职为大王耳目,不可空缺。
当有德行高尚,福德深厚之人担任,老臣保举府内贤士,云中子任此要职。”
诸臣闻言,亦无反对,云中子早年便来纣王宫赠巨阙神剑,后又亲身参与宫内除妖,实乃高德之仙,他等自无异议。
“只是老臣之言分量不足,还要劳烦玄祖,大王亲身开口,此事可定矣。”
玄都眼皮又是一跳,感觉闻仲给自己挖的坑好大,且又往上填了一铲土,拍的严实。
不但把自己圈进大势,还要自己去挖元始师叔墙角,若将来元始师叔追究起来,怕是要受责难不小。
但此事已不可置疑,朝堂一心,皆以此为策,玄都为人族玄祖,也不好推辞。
心中甚至有念,反正自身已入瓮中,不如再拉下水一人,也好作伴。
亚相比干此时开口。
“钦天监前监正姜尚大才,当担重任,不可无职,显吾朝堂无礼,不重贤明。
其朝可为肱骨,战可为将帅,真乃全才,可位至丞相,才好不埋没其才。”
姜尚在后闻言,心花怒放,简直不敢相信耳中之音,没想他已铭心证道,却还能有如此回应,真不负他赤裸上阵,以命相博。
闻仲不言,只等帝辛决议,他与姜尚走的极近,此时开口,怕不是要把朝局变成一言堂。
帝辛也觉姜尚虽为老朽,其性却盛青壮,当可重用,但丞相之位实在要紧,贤相商容自戕之后,一直空缺,今日群臣共议,当可任之。
“事关大商朝堂栋梁,不知玄祖可有他议。”
帝辛试探性的问询玄都大法师之意,却见其闭目端坐,淡然开口。
“此乃国祚之议,吾插不得手,非是涉及仙道运数,一切皆由国君做主。”
见玄都对朝政确无干涉之意,截教众仙也是非到不可地步,不生任何异议,帝辛安心不少。
“下诏,敕封姜尚丞相之职,领臣首之职,为吾大商尽职尽力。”
姜尚闻言,心中大喜,急急出列下拜。
“谢陛下赏识,臣定赴汤蹈火,用命助吾大商千秋万世,昌运连绵。”
姜尚得了丞相之职,还有后事要言,只听闻仲继续说道。
“西北二地皆有势起,西疆之域有吾大商雄关阻挡,当一时无碍。
请大王下旨,使南伯候鄂崇禹陈兵西南,震慑姬昌,北地灾患久矣,当平乱在先。
老臣请,左军上将军鲁雄坐镇后方,武成王黄飞虎,率大军进驻陈塘关,东伯候姜桓楚引大军侧应。
老臣回归北海,整军再战,两面夹击,速平此乱。”
帝辛,众臣闻言,皆以为有理,便允诺此事。
“太师之策甚好,如此大势可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