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河东贼众

  • 汉末武夫
  • 奉天
  • 2023字
  • 2025-04-21 08:00:17

蔡邕办半月刊,名声一下子就打响了。

杨彦得知这个消息,并未惊讶。

因为从一开始,杨彦就知道办报纸的事情肯定会被其他诸侯模仿。

这种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他才在报纸中加了西游记的连载。

只要有这本名著拉来流量,就不担心别人的报纸会抢了自己的位置。

此时,杨彦甚至有点怀疑:王凌等人赶来投奔,是不是受到了自己半月刊的影响。

杨彦问身边的杨翰:

“半月刊发行之后,来投的人增加了吗?”

杨翰恍然道:

“的确如此,最近仆从军名额都招满了。”

“而且,王凌等人刚来,恐怕也是受了报纸的影响。”

这就是所谓的慕名而投了。

“河东杨彦”的名声也算是打响了。

杨彦回到绛县,进城时专门留意,发现这座百废待兴的县城中,竟然也有半月刊。

这些半月刊应该是裴潜从闻喜城带来的,成了绛县中人们的风靡读物。

随行的杨凤等山贼没见过报纸,所以更加新奇,好不容易找了几份,在军中传阅。

囚车中的王邑也十分好奇,喊着讨要,可惜没人理会。

最后,还是杨彦给了他一份。

王邑本来还很顾及脸面,但转眼一想,报纸乃是书籍,

看书籍哪里需要什么顾忌,这便拿了来快速浏览。

作为饱读诗书的士人,王邑对报刊上的内容不感兴趣,只看人物评价和西游记的连载。

因为他听一个看过的同僚说《西游记》十分精彩。

如今亲眼看了之后,更觉精彩。

可惜,内容不多,很快看完了,而此时才走到县衙。

见杨彦要进县衙,王邑忙喊:

“下一期出来可否给我看?”

杨彦在县衙门前停下脚步,遥望着囚车中满脸期盼的王邑,算了下时间,道:

“下一期报刊发行,我应该在郡西北打匈奴。”

被拒绝的王邑十分失落,却见杨彦又指着从县衙出来的年轻人,道:

“我让裴潜拿给你吧。”

王邑忙看向那青年,只见他长得唇红齿白、隽永俊俏,不由感慨:

“你就是裴茂大人的长子,裴潜?”

裴潜中规中矩的行礼,点头答应。

王邑见裴潜跟杨彦十分亲密,便道:

“你们裴家这是投贼了吗?”

裴潜怒斥道:

“何为贼!?”

“你王邑并未收到朝廷任命,只有袁绍等人的推荐便做了上党郡守。”

“如此倒行逆施,你才更是贼!”

被骂的王邑横眉竖眼的想要争辩,却被杨彦挥手让人带下去了。

王邑便高呼:

“我随袁公是想拨乱反正。”

“尔等污我!抓捕名士,天下共唾之!”

杨彦听着王邑最后的话,若有所思。

裴潜则开口道:

“将军,王邑乃名士,抓了他恐怕会惹得天下非议。”

这时代名士的分量很重,就连董卓都不敢杀名士。

且王邑的身份很敏感,他出身凉州北地郡,乃是凉州少有的士子。

但他却偏偏被袁绍利用来对付自己。

所以,杨彦即便抓了他,也不好对他太过分。

裴潜建议道:

“不如把他送给董卓,要么劝降。”

总之,不好这么一直扣押着。

而杨彦是想劝降的。

这王邑虽然是历史上的冷门人物,但治理郡县乃是一把好手。

历史上的他治理河东,成绩斐然。

所以,杨彦赞同裴潜,道:

“尽力劝降,且他暂时就交给你了。”

裴潜点头应允,心中却有些踌躇,因为这王邑一看就是个顽固,劝降必费心神。

杨彦见他犹豫,便提醒道:

“王邑循规蹈矩,必听朝廷之令。”

“找裴茂大人在朝廷请旨,封他做临汾县令就是了。”

裴潜闻言,顿时眼神大亮:

“将军好谋划!”

“属下这就去请旨。”

停顿了片刻,裴潜又道:

“今日刚收到家父来信,信中说朝中有人想召你去京城迎亲,但被胡母班、吴修等人阻止了。”

杨彦听明白了,召自己去京城,可能是董卓的主意,他应该是想趁机扣押自己。

而胡母班等人因受过自己的救命之恩,所以帮自己推掉了。

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办事了。

当然,杨彦可以不理会朝廷的召唤。

但这样的话就算是公开忤逆了,于自己名声不好。

也好在董卓没有想撕破脸,所以,这次的召唤就作罢了。

但裴潜提醒道:

“董卓应该是忌惮将军实力,之后的针对可能会更多。”

杨彦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他才更想快点解决河东郡内的事情,积攒实力。

等自己完全占据河东,以此为霸业基础,董卓也就不敢轻易翻脸了。

杨彦在绛县稍做调整,第二日便开始渡河了。

裴潜准备了数百条大船,徐晃作为先锋先行过河。

之后是典韦和杨凤,杨彦带着骑兵最后。

四千五百军和数千仆从,过河用了一整天的时间。

等杨彦的骑兵过河后,徐晃已经带兵扎好了营盘。

营盘就在河水西边五里处,周围一片平坦,适合骑兵作战。

斥候早在昨日就散出去了,所以,当天晚上,杨彦便集合武将,根据情报制定作战计划。

“临汾就在数里外,城中贼军已经看到我们渡河了,所以他们已准备坚守。”

“根据斥候送回的情报,城中贼军三千,多是乌合之众。”

“等明日的投石车送来后,便开始强攻。”

“谁愿意先攻?”

徐晃正要站起来,杨凤已经率先起身了:

“我麾下兵将善攀爬,我也愿身先士卒。”

已做了杨彦亲兵的杨佷也起身:

“我等来投尚未立功,愿做先登死士!”

杨彦示意杨佷坐下,因为攻城战,他一般不用河东铁骑。

而且,杨彦也愿意把这次的任务给杨凤,并提醒道:

“城中兵力虽非精锐,但临汾城高,你部损失可能会不小。”

杨凤毫不在意,徐晃见此也没跟她抢,而是提醒道:

“城中守将程银,尚算勇猛,且他有数百部众,十分凶悍。”

程银?

杨彦想起来了,这个三年后作乱关中的十部贼之一,乃是河东人。

如今,他也算是小有实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