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痛并快乐着

朱组长这些人,也没想过获得上级这么大的支持。

上面的回复是什么呢?

也就是要钱没有,要粮,青石镇的公粮,可以一年不上交。

让工作组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要把养鸭场以及附属的农场建设成功。

给整个江南农村地区打个样。

这玩意,倒不是空手套白狼,而是现在上面真的没钱。

让青石镇的公粮暂时不用上交,这就是上级最大的支持了。

至于说建设附属农场的话题,这也不是瞎说。

而是在丰水期,鸭群总要有个地方安置。

而现在青石镇除了分到各家各户的田地,其实还有很多公田的。

如果能把鸭群后续的相关产业,围绕着建一个农场,也不是不可行的事情。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步一步走。

梦想总归要有的。

····

周远的菜刀飞快的在一块木头上剁着,上下翻飞,绿色的菜叶也是在刀下变成了粉碎。

边上有几只黄色的小雏鸭,来不及等待,却是义无反顾的就冲上了刀板,然后啄起两口碎菜叶,“叽叽叽···”的炫耀几声。

周远揪住一只小雏鸭的翅膀,用刀背在鸭颈上来回拉了几通。

吓得小雏鸭,直接屎尿横流,惨叫着连忙逃跑。

周远没好气的说道:“下回再敢抢食,就把你宰了红烧。”

周远也真是无奈。

好容易通过设套逮兔子,从秦梅手上争取来的一点自由。

随着雏鸭的孵化,以及上次答应宋老师的那个事,现在又是全部被抹杀了。

按照朱组长从镇上回来后宣布的,等到元宝山养鸭场建设完成,就正式成立青石镇养鸭场。

这玩意好像跟周远没什么关系,但朱组长却是跟周老四提点了一句,等到养鸭场成立后。

会有正式的场长,会计,周老四也会被任命为技术员。

而周远则会被招进去成为临时工。

所以说,周远过一段时间,也会成为吃公粮的人了。

这个事出来以后,对周远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周老四家而言,就是周远当初吹过的牛逼好像快实现了。

等过段时间,周老四跟周远,都能成为捧铁饭碗的人。

那么周远作为赶鸭匠预备役,学会照顾雏鸭,也就是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了。

其实还是周老四被上回吓到了。

那么大一条蛇道,那玩意也不知道是什么大家伙。

他就两个儿子,要是天天往湖里跑,万一那啥,那他跟秦梅哭都没地方哭去。

老二他们管不了,但老大现在正好有合适的理由可以管他。

所以就把周远限定在鸭棚周边了。

说的是让他学习照顾头一批出来的几十只小鸭子,其实也就是把周远困在了这里。

“唉……”周远望向堤坝下面芦花如浪,青草如丝,不由又叹了一口气。

老二跟周解放几个跑下去收套子去了,每天都有点收获。

周恒拉着村里三四个跟他家亲近的半大孩子,现在把绳套跟陷阱那块给承包了。

周远发明出来的东西,现在却是不带周远玩。

这让他怎能不忧伤?

关键周老四跟秦梅都难得的大方了一回,竟然舍得把自家每天的稳定收入,分给其他人家。

要知道,绳套的钢丝,是周远买的。

陷阱是周远带着周恒挖的。

然后现在不管每天收获多少,都是三四个孩子平分。

周胜利,周解放,这些熊孩子也是没骨气,竟然就因为这点小好处,就事实上的认周恒当“老大”了。

“大伢,你天天唉声叹气着干嘛?

别人想都想不来的好事,你还不情不愿的。

你看宋老师那些学问人,给谁开过小灶?

以前这叫啥?

这叫专为你一个人请的先生。”倔老头也实在看不管周远的小老头模样,忍不住就开口说他两句。

“倔爷爷,咱们换换!”周远还是垂头丧气的回了一句。

的确,这段时间,宋老师总要抽空出来,给周远开小灶。

也不是别的,既然准备安排周远去金陵地区学习炕房孵蛋技术,那必然的一些专业术语,总要交给周远吧。

比如如何标注温度,湿度,如何记录,如何设计表格,这些东西宋老师也是边查资料,边教学周远。

关键周远除了繁体与简体的转化,其他东西都懂,却是要装出一副不懂的样子出来。

这才是让他最郁闷的。

像是咱们现在使用温度单位,与湿度单位,解放以前就基本上跟国际接轨了。

也就是使用摄氏温度(℃)以及相对湿度(RH),这一段时间咱们又跟老毛子交好,他们那边过来的各种设备,也是以此为单位。

水银温度计与干湿球湿度计,宋老师就害怕周远不懂,每天都像是哄孩子似的,指着一个个刻度,告诉周远这是什么什么!

周远还得在懵逼与恍然大悟的神情当中转换。

也就是周远每天都得把自己装成对新知识一窍不通的样子,这玩意让周远了无生趣。

关键周远还不能指责,毕竟在宋老师来说,周远的这个学习是相当必要的。

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各种手艺,为啥不能形成产业化。

除了部分手艺人敝屣自珍外,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咱们的手艺传承,没有一个标准化。

大多靠经验判断。

历史上最害人的一句话,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一下子把读书人划到了所有行业的最高端。

这话本身没错,读书才能学习。

但被某些人曲解了里面意思,变成了只顾读书不求甚解,更不求实践的迂腐之言。

“小猴崽子,我倒想跟你换换,让我年轻个五十岁,我也想坐到学堂读书去。

哎,大伢,村里现在建的那房子,是学堂吧?”倔老头先是抱怨着年华老去,又对村里的事情好奇了起来。

“对,听宋老师说,等到学堂建成,到明年开春,县城里会派一帮老师下来。

这边就是咱们青石镇第一小学了。

到明年,我家二伢子,燕燕,都得进学堂读书了。

到时候学不出来,就用戒尺打他们手心。……”

周远想到周恒被抽手心的画面,想想就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