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蓑衣又渡烟雨中

崔祎接过一旁的骑从递过来的蓑衣,披在自己身上。

任由一叶舟船载着自己的身体,徐徐地向着西北方向的对岸驶去。

倒不是他们想直接走西方向,而是这伊水流就是由南向北的,在水流作用下,肯定是没法平直地到达对岸,而是要多漂上数十米的距离。

崔祎坐在舟船之上,拢了拢身上的蓑衣,他看了看天空中如麻的雨脚,紧接着又望向了伊水当中不断泛起的涟漪。

“此时的伊水居然还未涨啊。”其人不由喃喃出声。

就听得那掌船的人,也同样是洛阳周围人士,对崔祎口中说的话自然也是听得懂的。

虽然知道其身份必然是贵人,整个军中像他这样能穿上蓑衣的此刻也不过就几百来人。

可这句话却是直接说中了船夫的痒处。

毕竟也是在伊水、洛水之上讨生活跑了这么多年的船夫,不由大着胆子开口说道:

“这位贵人有所不知。这天上下雨呢,虽说是龙王在发威,但是这水流却也并不是立刻就要涨的。”

“因为这雨还要落到别处,落到那些地势更高的地方,再由它们不断汇集。”

“蜿蜒上个数里甚或数十里,最终才源源不断地汇聚在这地势最低洼的河流处。

“也直到这时河水才会变得涨起来。”

“而那源自山上的雨水此时也差不多会冲刷下来,于是这时候的伊水,河水带着泥沙变得浑浊。”

“而伊水河面才会变得更宽,水流也会变得更湍急。”

崔祎闻言“哦”了一声。

他也差不多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于是静静看着天空发呆间,或者又稍微拢了拢自己身上的蓑衣,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见他如此,其他人也不敢插话。

只是和他同乘一船的崔柳眸子滴溜溜乱转,也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

而这舟船斜斜着向着西北的方向驶去,船身一震,刚刚靠岸。

那披着蓑衣斗笠的人便立刻迫不及待地要站起来,想下船,却差点滑了一跤。

多亏旁边的杨大眼眼疾手快,一把扶住,才让清河王稍稍站稳,没有一头栽下船去。

不过崔祎心不在焉的,只是道了声谢,便一溜烟地直接钻进了建立在伊水东岸的大帐当中。

他脱下一身湿漉漉的蓑衣,却是转而向着帐中对他行礼的诸将,开口问道:“黄须其人何在?”

过了一会儿,有骑从帮他从外面找回了,正在正打算派人前去下游的前方进行哨探的崔黄须。

崔祎则说道:

“不必再往哨探了,孤不欲此时归洛。”

听到他在说这话,其他人的脸色不由都是一变,不知道为什么崔祎又在做什么打算。

这么大的雨,确实多少有点不方便行军。

但是这样同样也不妨也会妨碍到敌人的攻击,趁现在撤回去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但是清河王却说道;

“此时,既除(崔)仲英之外的诸将皆集于此,那便与诸君说下孤之庙策。”

“西岸的崔仲英剩下的三千余人仍旧渡河不止,过河之后,立刻粗略地在此建立营帐。”

“由崔明才来负责统一指挥调度,并且在周围广布哨探和探马,不要让敌人有任何可乘之机。”

“待到完全合兵一处,再做北行。”

众将闻言咋舌。

“这天气怕是不会打起来了吧。”崔明才不解地说道。

崔祎摇了摇头;“防人之心,岂能无哉,况我真有害人之意啊。”

“元戎何意?”

听着这话,众将都察觉出了他的话外之音。

崔祎自是笑着说道:

“适才我观此雨,量之再过一时半刻,伊水之流便会继而暴涨,从而不利于大规模骑兵泅渡。”

“故而若欲调度骑兵于彼岸,唯此时方可。”

“也正好由雨声和雨幕作遮蔽,不用担心对岸之敌有所察觉。”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清河王是什么意思。

难道他还打算趁着这雨势来继续作战不成?

就听得崔祎继续说道:

“我欲趁着此伊水尚未暴涨之际,更加湍急之前;”

“尽调军中所能乘马之士,一人双骑,分做数股于伊水各段渡河。”

“袭侯景。”

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

正常情况下,大批大规模骑兵渡水会有一定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而在这雨中就更加如此了。

而崔祎也进而命令所有人将雨具、蓑衣等集中起来供给这支骑兵使用。

而考虑到在暴雨的帘幕之中,信号传递不能像之前那样靠口音喊话,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夜间作战更加困难一些。

毕竟他所带领的人也多少习惯了在夜间行军或者作战,而在雨中行军作战,这是第一次,对他们来说也都是一个考验。

于是崔祎便让许多骑兵取出他们随身带的波斯锦。

这是一种源于华夏的丝绸在输出波斯之后,由波斯人在上面刺绣,并且再一次反销给了中土的织物。

这些波斯锦上面绣有精美的花纹,并且颜色都是十分鲜艳的红色。

崔祎让这些骑兵每数人一组,并有一人外罩这名贵的波斯锦,用以充作识别信号之用。

虽然崔祎滔滔不绝地说出这些命令,众人也都依照他的命令前去执行。

毕竟在军中,主帅发话,听从军令就是第一位的。

但仍然有人心存忧虑。

虽然崔祎口气很大,还说着什么“寇可往,我亦可往”之类的话,执意要给那侯景一个教训;

报他之前居然敢率五百人就来袭击崔祎五千余人之仇。

但他们也不免心中有所顾虑。

而崔祎其实也在思考一些问题。

倒不是在思考自己这支兵马渡河本身。

而是担心有人会借着雨势来袭击他这只还在渡河当中的军队。

于是便传出各种命令,要求他们在原地加强营垒警戒,合兵一处前没有把握不要轻易北归。

随后便再一次身穿雨具,带领着数十人出了军帐,一直来到了骑兵所聚集的地方。

眼见这些雨具,林林总总的各种蓑衣、斗笠聚集了有两三百件,剩余的数量还是不够。

为了使这支军队能够在雨中持续作战,而不至于体力过分流失,

崔祎不但在临行前吩咐那些负责造饭的火兵制作了许多食物。

又宰杀了一些这些日子以来死去或者伤病的战马作为肉食,

让所有人都饱餐一顿,每个人都喝了热气腾腾的汤。

还把那些原本依靠油布进行防水的毡帐进行裁剪,给所有人都披上了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