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江南财阀的野望

入夜!高攀龙的府里面端坐着几位东林大佬,会议的气氛很是有些凝重。

虽说现在的首辅是李国普,但傻子都知道他这个首辅干不长。真正能左右大明朝局的,就是这间密室里的几个人。

高攀龙手指敲着案几:“皇上要尽收天下矿藏,然后按年租赁出去。

我觉着这一条对咱们有利,毕竟天下这么多矿藏。皇上也未必都知道,这标定价格和租赁给谁家的事情,最终还是得落到我户部来办。

此一条,就能将晋商和徽商们挤出去。”

钱龙锡摇了摇头:“皇上的心思还猜不准!

咱们这位皇上,虽说年纪不大但心眼儿还是不少的。

你们就看看对付魏忠贤的手段就知道了,偌大的阉党被他三拳两脚就给干趴下了。

难说这尽收天下矿藏的主意,到底是为了什么。象云先生,您说呢?”

韩爌有些不以为意:“尽收天下矿藏,在我看来还是为了财政。

不得不说,现在户部的亏空实在是太大了。

各地报上来的欠饷,就算是把今年的秋粮全都填进去都不够用。

皇上尽收天下矿藏这一招儿,的确是创收的好手段。

这样一来,就不必在江南抠银子。也对我们有利!

如今天下商贾,最大的势力分为四股。闽粤商人向海外贩卖丝绸茶叶和瓷器,虽然获利巨大,但也承担海上的风险。

海难、海盗,随便哪一样碰上了都是要命的事情。

咱们江南商贾不屑于赚这份填命的钱!

晋商所营虽然杂,但主要的生意还是做票号汇兑生意。

这生意咱们一直想做,可一直都做不好。晋商百年来培养的人才,可不是咱们一时半会儿能赶得上的。

徽商嘛,实力是最弱的一支。暂可不做考虑!

皇上的意思,尽收天下矿藏先从山西和直隶开始试行。这明显就是对付晋商去的!

咱们没有理由不帮着皇上,毕竟打败晋商对咱们也有好处。

只要晋商的大树倒了,到时候就不怕没有散出来的猢狲。

到时候只要晓以利害着意拉拢,咱们也能干起来票号生意。那可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呵呵!我们东林占尽天下财富的时候,就是天下尽归我辈之时。”

“朝廷一向看不起我们商贾,太祖高皇帝甚至不准我们商贾穿绸缎衣服。

我们商贾隐忍这么多年,等的就是这一天。”

“皇帝不差饿兵,没了咱们的支应。皇帝连兵都没办法养,到时候那些丘八也得听咱们的。”

钱龙锡看着踌躇满志的韩爌和高攀龙:“听说了么?

孙承宗那个老犟种回来了,皇上亲自迎到了乾清宫外面。两人在乾清宫内密谈了三个时辰,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

李国普这个首辅坐不稳,你们说会不会……”

孙承宗虽然也算是东林党,但在东林党中他算是异类。因为东林党人大多是江南人士,即便不是江南人士也有个江南财阀背景的老婆或者老师。

而孙承宗不一样,他老家是河北人。老婆和老师,没有一丁点儿江南财阀的背景。

当初他混进东林党,完全是因为和叶向高交情深厚。

可现在,叶向高已经归隐。在座的东林大佬们,没一个和孙承宗有交情。

“他来了又能怎样?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国库现在能饿得死老鼠。就算他当了首辅,辽东那些丘八能不要军饷?

朝廷的官员胥吏们就不要俸禄?

人总是要吃饭的,咱们掌握着银子,就不怕他掀起什么大浪来。实在不行,请台山先生给他写一封信也就是了。”

“收尽天下矿藏之后不就有钱了么?咱们……我明白了!”钱龙锡忽然间一拍大腿。

高攀龙和韩爌吓了一大跳,不解的看着钱龙锡。

“这段时间西北硝石矿的事情你们知道了吧,硝石价格一日三变。”

“知道!据可靠消息,西北三座最大的硝石矿全都被内务府收了去。具体管事的,是一个叫做张彝宪的宦官。

据说原本在敬事房当差,被当今圣上赏识才升的内务府管事。”

“你们说,收尽天下矿藏。包括不包括这些硝石矿?”

“呃……这肯定包括。”

“那就是了,硝石的价格被炒成了这样。硝石矿的价值更加是天价,若是内府这时候出手……”

“然后再一道圣旨收归朝廷,那收购硝石矿的一定会赔得损手烂脚。”

“那跟咱们在太原的子弟说明白,可以炒作硝石,绝对不能碰硝石矿。”

钱龙锡阴笑两声:“呵呵,不不不!

跟咱们在太原的子弟说,一定要跟晋商抢着收购硝石矿。价格抬得越高越好!”

“哦,计将安出!”韩爌和高攀龙不解的看着钱龙锡。

明知道赔钱还往里面冲,这是个什么道理?

“皇上要收天下矿藏的事情,咱们要保密。那些硝石矿在价位最高的时候,扔给晋商让他们收。

搞倒了晋商,我们才有可能进军票号生意。

跟票号生意的收项比起来……,炒作硝石矿那点儿获益不值得一提。”

“嗯,有理!明天我们就上秘折,赞同皇上尽收天下矿藏的想法。”高攀龙和韩爌连连点头。

“再告诉咱们在太原的人,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不能让硝石矿砸在我们手里。

为了保密,只通知钱家的钱谦益就好。

告诉他,办好了这件事情。他可以来京里做官,至少也给个侍郎做。”

“就这么办!”

太原城忽然间变得十分热闹,好像一夜之间便冒出了许多世家浊公子。

这些人身着长衫戴着儒冠,手持一柄折扇成群结队的出现在晋祠、永祚寺、崇善寺、窦大夫祠等太原名胜。

奇怪的是,他们每次出现的时候都会簇拥着一个人。

一个穿着玄色常服,不戴冠冕挽着发髻的……太监。

太原人很少见到太监,尤其是京城出来的太监那就更加少见。

所以,这群人每到一处总有人对着这边指指戳戳。

整天被一群功名在身的世家公子捧着敬着,张彝宪这辈子还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待遇。

他心里明白,这些人敬着的不是自己,而是为了得到自己手中的硝石。

西北硝石的价格,已经从八百制钱涨到了九百制钱。但仍旧处于有价无市的尴尬中!

没办法,西北最大的三座硝石矿已经被张彝宪收入囊中。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将手里的硝石尽量高价的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