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新军教头

就在昨天,李崇山在自己的小院单独召见了陈阳。

本次月考车轮战中,陈阳虽然已经有所收敛,

却仍以碾压之势连胜数场,最终有惊无险地进入了月考的前五。

车轮战中,李崇山一直在观察陈阳。

发现其对震山拳的精妙运用、战斗时敏锐的应变能力,

都让李崇山暗自惊叹。

李崇山又去了一趟麻石巷。

对陈阳的身平做了调查:

麻石巷平安兄弟,街坊邻居眼皮子底下长大。

哥哥被斩杀,弟弟拜入武馆。

家室清白,又有天赋和毅力。

仅仅半个月,就已经将震山拳练至熟练。

确是良才美玉,可堪造就。

他背着手,绕着陈阳踱步两圈,

开口道:“陈阳,想不想学震山拳真正的精髓?”

“可愿意拜我为师?”

陈阳赶来小院,心中便有了猜测。

闻得此言,心中一喜,立即双膝跪地:

故带颤声道“愿徒儿拜见师父!”

虽然说陈阳有属性面板,李崇山传他震山拳。

传道受业解惑,陈阳哪里还会矫情。

当然是纳头就拜。

李崇山将陈阳收为核心弟子。

当即便倾囊相授。

“震山拳,讲究的是如山脉般沉稳,发力时又如山崩地裂。”

“普通弟子所学不过皮毛,真正的震山拳,能够以气御力,刚柔变化由心。“

你且看好……

李崇山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从震山拳最基础的桩功开始,

到拳意与身法的融合,

再到配合呼吸调动内劲的法门,

毫无保留地教给陈阳。

陈阳仔细观察着李崇山的每一个动作,

将拳法的要领都牢记于心,不断揣摩。

又与气运加点灌入脑海中的记忆招式动作,

自己在千万次的搏杀中练就的动作,

进行对比拆解,融汇贯通。

又进行反复练习,极尽完美。

这震山拳竟也可以直达炼髓。

要是没有气运,倒是足够自己修炼一辈子了。

陈阳看着面板上的二十九点气运值,暗暗自嘲。

主宴厅内,师娘叶素心的生日宴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欢声笑语,烛火摇曳。

映照着满桌丰盛的菜肴和众人洋溢着笑容的面庞。

突然,一阵整齐有力的脚步声从武馆外传来,

打破了这欢快的喧闹。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形挺拔、身着新军制服的青年大步走进武馆。

身后跟着四五个同样精神抖擞的心腹士兵。

那新军制服笔挺整洁,肩章和领章在烛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大师兄回来了!”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原本就热闹的大厅瞬间更加沸腾起来。

这位武馆大师兄赵凌峰,在武馆青年一辈弟子心中威望颇高。

他在外投身新军训练,一路赶回来,自然备受瞩目。

只见他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历经磨砺后的沉稳与自信,步伐矫健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弦上。

赵凌峰走到张震面前脱了军帽,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说道:“弟子回来迟了了,请师父责罚。”

张震扶起赵凌峰,仔细端详眼前着英姿飒爽的大弟子,

眼中满是欣慰。

他当年在风雪中捡回来的的婴儿,如今已然能独当一面了。

张震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先见过你师娘,今日是她寿辰。”

赵凌峰快步走到师娘叶素心面前,躬身行礼:

“师娘生辰快乐,弟子常年在外,未能及时尽孝,还望师娘赎罪。”

叶素心笑着扶起他:“回来就好,快入席吧,大家都等着你呢。”

宴会上,众人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赵凌峰坐在席间,不时与师弟师妹们谈笑风生,询问着武馆的近况。

而陈阳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这位传说中的赵凌峰,暗自揣摩着他的实力。

正热闹间,门外又传来一阵喧哗。

有弟子突然来报,府城通判周明远来访,他身旁跟着两个师爷,手中捧着红绸包裹的礼盒。

张震神色一凛,整了整衣衫,率领武馆众人出门迎接。

周明远面带笑容,远远便拱手道:“张馆主,今日叶夫人生辰,本官特来叨扰,还望莫怪啊!”

张震连忙回礼,态度恭敬:“周大人能来,是我武馆的荣幸!快请进!”

周明远踏入武馆,扫视一圈,看着宴厅内的江湖人士和新式军装的赵凌峰,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很快恢复如常。

这振阳武馆果然声势浩大,门下弟子众多。

他在主位坐下,师爷将礼盒呈上,笑道:

“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还望叶夫人笑纳。”叶素心微微福身谢过,命人将礼物收下。

周明远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开口道:“张馆主,如今这衡阳城可不太平啊。张馆主向来深明大义,可要约束好门下弟子,莫要让歹人有机可乘。”

他语气虽缓,却暗藏警告之意。

张震抱拳应道:“大人放心,我振阳武馆一向以维护地方安宁为己任,定不会让不法之徒肆意妄为。”

周明远点点头,目光落在赵凌峰身上:“这位是?身着新军服饰,气宇不凡啊。”

赵凌峰起身行礼,声音洪亮:“在下是张之洞大人麾下南洋新军武术教头,今日特回武馆为师娘贺寿。”

周明远眼神微动,意味深长地笑道:“新军可是朝廷的栋梁,张某人今日也算见着世面了。”说罢,他又与众人寒暄几句,便以公务繁忙为由告辞。

周明远离开后,武馆内的气氛明显凝重起来。

张震爽朗一笑,继续招呼宾客,场面顿时又热闹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师娘叶素心起身谢过众人。

随着宾客们渐渐散去,武馆内的氛围从热闹转为沉稳。

张震招呼众教习和核心弟子围坐,看向赵凌峰:

“这次回来,瞧着你精气神更足了。

在南洋新军必定收获不少,与大家说说吧。”

赵凌峰站起身来,神色庄重:

“师父,诸位师弟师妹,如今我在张之洞大人的南洋新军中担任武术教头,

那新军乃是张大人为强国御敌所建,仿德制编练,装备极为先进……”

他一边说着,一边让人取来一支新式洋枪,

“这便是我们所用的 1888年新式小口径毛瑟枪,射程远、精度高,威力比寻常火枪强上数倍。”

弟子们好奇地围拢过来,眼中满是惊叹,伸手轻轻抚摸着这从未见过的武器。

我不仅习得了精准的枪法,自身武学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如今已达炼骨后期。”赵凌峰说着,周身气息微微涌动,张震略一查探,便知道他没有妄言。

果然已达炼骨后期。

赵凌峰继续道,“新式火枪训练方式也与传统大不相同。

新军里,每日“无一刻之偷闲”,注重队列整齐、号令严明,强调团队协作。”

“训练时,不仅要练习枪法、刀法,还要学习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在战场上迅速响应指挥官的命令。”

赵凌峰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各种队列动作。

那标准的姿势和有力的动作,引得众人纷纷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