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对弈

嘉德殿内,阴雨连绵,那细密的雨丝仿佛无尽头一般,着实令人心生烦闷。

历史上的这几日,身为太师的董卓就因这不断的雨天,罢黜三公,以此树立自己的权威。

刘辩心中亦有盘算,他同样想要借助谶纬来进行自身的权威建设。

在后世人看来,谶纬或许会对皇权有所限制,甚至会增长外朝朝臣的权力,从而架空皇帝,而且没有丝毫科学依据。

然而,自《白虎通义》问世后,谶纬已然规模化与合理化,反倒更有利于皇帝巩固自身权力。

毕竟刘辩要裁撤百官有什么比利用天意更加方便?

“陛下,快来瞧瞧,这些女子如何呀?若是觉得都不错,便全部收入掖庭之中吧。”

何太后手捧着大批画卷,笑意盈盈地踏入嘉德殿内,随即便将一幅幅画卷在刘辩眼前展开。

刘辩随意瞟了几眼,不得不承认,其中不少女子容貌着实出众。

只是自己的母亲何太后当年可是通过贿赂掖庭丞才得以入宫的。

如此一来其中贿赂之事恐怕不少,若这些画卷中的女子稍加修饰,自己也难以辨别其中差异。

“母后,儿臣尚未到束发的年纪,此时还不想考虑寻觅女子之事。”

如今刘辩年仅十四岁,若过早沉溺房事,对自身并无益处。

不过,有些女子他却是志在必得,倒并非出于色欲,而是她们背后所代表的势力,即便贵为皇帝的他,也颇为在意。

他从中特意挑出三位女子。其一便是甄洛,如今她的父兄甄俨担任大将军掾属。只是此刻甄洛年仅六岁,还需等待些时日。

其二是糜竺之妹,只怕如今年龄尚小,且出身商贾之家。刘辩若想将其纳入宫中,恐怕得耗费一番精力。

其三便是伏寿,她是如今伏家当家人伏完的妹妹,也是历史上的伏皇后。其家族乃是古文派的代表,刘辩若迎娶她,便能释放出自己亲近古文派的信号。

刘辩浏览完卷轴,挑出伏寿的卷轴后,又有两位女子令他眼前一亮,心花怒放,便是如今东郡太守桥瑁的两名侄女,大乔与小乔。

“母后,朕要这两位女子,还有伏完之妹伏寿。”

刘辩指着大乔、小乔的画像,毫不羞涩。谁让周瑜竟敢拒绝自己的征辟,他便要抢周瑜未来的妻子。

何太后凑近探头瞧了一眼,不禁眉头紧锁。

“这两位女子年纪太小,恐怕不会伺候陛下,不如选这位,年岁稍大些,能更好地伺候陛下。”

何太后指着的,便是历史上的唐姬,她是会稽太守唐瑁之女,也是颖川唐氏的代言人,与荀彧还有姻亲关系。

刘辩之所以没有选择此女,正是因其身份过于敏感,在朝中势力颇大,难以掌控,恐怕日后对后宫安宁并无益处。

刘辩亲昵地拽住母亲的手臂,撒娇道:“母后,儿臣都想要,年纪小些便小些,交于母后教导几年便是。”

何太后宠溺地摸着儿子的头,嗔怪道:“莫怪母后没提醒你,母后知道你纳这些女子入宫,都是为了她们背后的势力。不过其中的分寸,你可得把握好。”

刘辩神情郑重,说道:“母后,自古后宫之事皆为大事,关乎皇家子嗣。儿臣心里明白,这些女子入宫后,还得劳烦母后多费心思。若是有人胆敢私通外朝,母后切莫心软。”

何太后心中欢喜,儿子将自己这个母亲放在心上,还把后宫之事交付给自己,这是对自己的信任,当下便说道:“既然辫儿都这么说了,母后照做便是。”

此时,张让进入宫中,见此母慈子孝的场面,恭敬禀报道:“陛下,马车已经安排妥当,不知何时前往袁府?”

何太后见刘辩有正事要办,便挥手示意二人去办事,自己则打算再与郭胜等人多挑选些女子,为儿子充实后宫。

刘辩出了嘉德殿,询问道:“洛河那边情况如何了?”

张让恭敬回道:“出了些状况,雒中道路堵塞,不少大臣被堵在城门处,恐怕要延误些时间。”

刘辩微微颔首,登上辎车后,又继续问道:“张机如今在何处?”

张让恭敬地站在辎车外,透过窗帘回道:“已经进入太医院,正在研读医书,陛下若有需要,随时可召此人入宫。”

辎车缓缓启动,驶出苍龙门,朝着布广里方向而去。

今日,刘辩便是要去拜见他名义上的老师,太傅袁隗。

理由不过是闲来无事,想向袁隗请教棋艺。

刚至袁府,便见袁隗领着下人,撑着油纸伞,在府外恭敬相迎。

刘辩在张让的搀扶下,踩着鎏金马镫,缓缓下了辎车。

袁隗赶忙遣人上前,拱手行礼道:“圣福躬安。”

刘辩故作姿态,上前搀扶起自己的老师,语气柔和道:“大人别来无恙,朕甚是想念老师。只是为何近来老师不来宫中陪伴朕了呢?”

在东汉,“大人”一般指代父母、老师等长辈,刘辩如此称呼袁隗,也有恭维之意。

袁隗鬓角已现些许白发,但依旧温和儒雅,颇具大家风范,赶忙回答道:“并非下官不愿,只是身体偶感不适,便在府中修养。”

他也是心中腹诽,自己要是去了宫中恐怕就没有命走出来了。

刘辩笑里藏刀道:“既然如此,太医之中新来一人,名为张机,不如让他为大人瞧瞧,毕竟朕的立冠礼与日讲还缺不得大人。”

袁隗摆了摆手,说道:“多谢陛下好意,不过下官如今已好得差不多了,陛下的立冠礼与日讲,下官自当出席。”

刘辩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是朕糊涂了,大人身为朕的老师,本应为首日日讲讲师。然而朕已经许诺了北海郑公,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刘辩怎会不知自己这位老师的心思,他就是想用日讲首日讲师郑玄来折袁隗的面子。

袁隗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鸷,看向刘辩,旋即笑道:“君子自是一诺千金,不过是一日之师罢了,臣并无异议,就让与郑公便是。”

袁隗同样领会了刘辩的意图,看似没有退让,实则表明自己是先帝任命的老师,绝非日讲讲师可比,暗示刘辩要安分些。

两人相视而笑,彼此心意已然明了。

“那便入书房吧,让朕领教一下大人的棋艺。”

“臣领命,愿与陛下来上一盘君子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