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初审司理理

范闲也不再看向那个北齐暗探的首领,而是走到司理理的身边笑道:“司理理姑娘,咱们回京都吧!”

司理理不语。

范闲见状也没有说而是转身向着林子喊道:“老王,出来吧!”

听到范闲的喊声,王启年立刻从林子里跑出来。

“大人,来了!”

王启年也是一脸的喜色。

随后,范闲让王启年把那个暗探首领绑了,然后范闲说道:“走吧,先回客栈好好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出发回京!”

一番赶路后,一行人花了半个多时辰回到了客栈之中。

一番简单的洗漱后,范闲和王启年轮流休息,看守司理理和那名暗探。

天色刚亮,范闲就起来了。

简单的吃了一点早饭之后,范闲等人便是开始启程了。

首先是那个伪装成山贼的北齐暗探首领,被捆缚住双手,拉在马匹的后面。

然后一行四人便是上路了。

此地距离京都,大约二百多里的路程,这样走的话,预计得两三天才能到京都。

而很显然,他们这一行,还是很显眼的。

司理理若是被带回京都,那些隐藏的幕后的人,肯定藏不住,所以,虽然范闲有庆帝的圣旨,还是让王启年打了个幡,上面写着,范闲押送北齐暗探进京。

以此让所有沿途的官府和各方势力不敢搞事情。

北齐暗探这个事情,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弄到明面上的,但范闲知道,庆帝准备跟北齐开战,这便是借口,所以,根本无所谓把事情搞大一说。

而且,如此一来,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越多,范闲他们这一路上就会越顺利。

甚至于,范闲已经察觉到了,随着范闲把招牌打出来以后,周围围着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这些人,有鉴查院的人,也有其他各方势力的人。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敢对他们动手,那就是敌国的奸细。

这里面的文章可就有的做了。

虽然就算是有人动手,范闲也根本不怕就是了。

很快,一天的时间过去了,而通过这一天时间的发酵,该知道的人,也都已经知道了。

天色近黄昏之时,范闲一行人找了个客栈住了进去。

房间之中,范闲一脸玩味的看向司理理。

而司理理却还在那里强装镇定。

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了敲门声,范闲将提司腰牌扔给王启年。

过了片刻,王启年回来,将腰牌放在桌子上,回道:“是城卫的人,我用鉴查院的名义已经把人都给顶回去了。”

范闲点了点头,再次看向司理理。

终于,范闲开口了。

“城卫,京都府衙,刑部乃至于大理寺的人,都想要你,毕竟是活生生的北齐暗探啊。”

范闲说着话,不由得站起身来,走到窗户边上,看向外面隐藏着的人,继续说道:“这些人,都想要从你身上套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毕竟,一旦成功,便是大功一件啊。”

说着话,范闲看向司理理,他能听出来,司理理的心跳不自觉的加快了。

见状,范闲笑了笑,然后说道:“你既然是北齐暗探,那你应该也知道,一旦进入到这些部门的牢房之中,你会遭遇到什么!”

是的,随着范闲的话音落下,司理理的心跳速度更快了。

对此,范闲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一旦进入这些部门的牢房,清白就不用想了,但凡女子进入到牢房之中,恐怕能开发的道路就开发的差不多了。

清代方苞曾作有一篇文章,名为《狱中杂记》,基本上揭露了古代牢房的情况。

在古代社会,女子宁愿进教坊司,也不会愿意进入监牢之中,因为一旦进入到监牢之中,这个女子基本上就相当于社会性死亡了。

基本上,就算后面女子从监牢之中放出来,大概率也活不久了。

所以,范闲的话,让司理理的内心开始动摇了起来。

紧跟着,范闲看向司理理笑道:“要不你把所有的事情全部交待清楚,我可以保你平安,可好?”

司理理闻言,不由得笑了。

“为什么不能是我要杀你?庆国出了一位栋梁之才,北齐暗探奉命将其击杀,有什么不对吗?”

范闲却是摇了摇头,然后站起身来说道:“我没有那么重要,我只是户部侍郎司南伯养在儋州的一个私生子,如今刚入京都不到一个月,北齐没有道理为了我放弃姑娘这样的王牌暗探。”

“姑娘身为北齐暗探的首领,潜伏在京都这么长的时间,好不容易拥有了名气,接触的也都是京都名流,终于可以打探到重要情报了,这个时候暴露,一切努力可就都白费了。”

说完,范闲看向司理理,脸上似笑非笑。

“你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你如果为了杀太子,杀宰相,杀皇帝,这都说得通,但对付我,有些大材小用了吧?”

司理理看向范闲说道:“公子不用妄自菲薄,你先是在靖王府,凭借一首诗声动京都,紧跟着又在醉仙居醉酒赋诗舞剑,之后被庆帝封为云庐县男、太常寺丞,这样的青年才俊,难道不值得吗?小女子倒是认为很值。”

范闲却是轻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你把顺序搞错了,我受到刺杀之前,可不是云庐县男,更没有赋诗舞剑,单凭一首登高,可不足以让北齐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就为了杀我?不至于吧?”

司理理闻言,轻笑道:“公子果然聪慧!”

范闲闻言,深深地看了司理理一眼,然后说道:“如此,姑娘便是承认,要你刺杀我的人,另有其人了?”

司理理看了一眼范闲,然后这才说道:“公子既然如此聪慧,不如自己猜一猜,这幕后主使之人到底是谁?”

范闲闻言,也没有在意司理理的话,而是看向别处,叹息一声说道:“姑娘看来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不死心啊!”

司理理却是摇了摇头,然后说道:“范公子,你刚才说可保我平安,可你也说了,现在各部都想审我,你凭什么能够保我平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