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儒家二品【天民】

宣和书院位于安南府南湖边,位置绝佳。

作为安南府四大书院之一,宣和书院拥有九品以上儒生七十八名。

其中院长阮岫更是一位儒家六品【君子】。

无论是在南湖游玩、还是路过宣和书院的百姓,都很奇怪,最近三天,宣和书院为何没有读书声传出?

大白天的一片寂静。

大门紧闭,也不见儒生出门。

书院内,春秋堂。

一身青衣儒士服的阮岫正端坐在教案之后,下面便是宣和书院的七十八位儒生。

阮岫身前矗立着一卷竹简,正散发着青光,包裹了整个春秋堂的儒生。

“院长……”

前排的一个儒生忽然出声,“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我们都已感知不到儒圣……”

阮岫脸色很不好,他是六品【君子】,已经步入中三品,他比下面那些八品、九品的弟子要更清楚地感觉到——

儒圣似乎离他们而去了。

圣人需要凡间炼气士的信仰,但是炼气士更加需要圣人这个锚点。

如果失去信仰,那么【失控】的概率很大!

灭门的黄山书院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他六品【君子】的修为,尚且心烦意乱,更何况是那些修为尚浅的弟子了。

所以阮岫利用书院中珍藏的圣物、出土于安南府的【齐论语竹简】来保护弟子们。

不然的话,不知道有多少弟子会失控。

但是【齐论语竹简】不能长时间使用,最多一天,圣物就需要休息。

“院长,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儒家七品老者喊道,“自三日前,我的天人感应便断绝了。泥丸宫中的儒圣虚影也消失不见了!更可怕的是,我苦修五十载的浩然之气竟然在溃散了。”

“是啊,这几日我总感觉心神不宁。”

“我想自杀。”

“我经常怀疑,我以前读的书到底对不对。”

“儒圣呢?儒圣的庇佑去哪了?”

春秋堂内已乱成一团。

“笃笃笃——”

便在此时,响起了敲门声。

阮岫一愣,自从黄山书院被烈火烧成废墟,有感儒道异变之后,安南府其他三个书院便闭门谢客,安心苟着,准备度过此难。

现在这个时刻,还有儒生在外行走?

“陆无象——”

阮岫已知来人是谁,连忙一挥衣袖,打开朱门,“陆道友,请进。”

陆无象虽然只是八品【中人】,但是此人出了名的道心稳固。

虽然因为迂腐固执得罪了不少人,但是没人怀疑他的儒学修为。

黄山书院近乎灭门,陆无象竟然活下来了?

陆无象捧着写有《大学》的绢纸走进了春秋堂。

“七品!”

阮岫一眼就看出陆无象竟然晋升了!

“阮院长,儒道出问题了,想必您已经知道了吧。”

陆无象恭敬道,“我们的泥丸宫中空空如也,儒圣抛弃了我们。我黄山书院失控的大儒就是最好的证明。”

阮岫脸色严肃,点头:“正是如此,不知陆道友为何——”

为何没失控?

陆无象继续道:“陆某一生奉道,只尊儒圣。儒圣离开时,我便已失控,只是有一人救了我。”

阮岫眼神一亮:“何人?”

陆无象递上绢纸:“请阮院长先观此文章。”

阮岫疑惑着接过,慢慢打开,但见清俊挺拔的小篆蓦地出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阮岫浑身巨震!

“致知在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阮岫忽然呆滞,他喃喃的念着这几个字,只觉得混沌的脑海中忽然譬如一条明亮闪电,驱散了所有的阴霾!

这短短数十字,竟似有天大的道理!

是阮岫修道一百载未曾领悟过的道理!

他突觉头顶震动,原本空荡荡的泥丸宫中竟然又慢慢浮现出儒圣虚影——

只是这【儒圣】虚影,未曾见过。

而且阮岫只感觉体内的太液忽而汹涌奔腾,刚突破一年的他,竟然一下子获得了晋升五品所需太液的三分之一!

不寻常!

这《大学》太不寻常了!

“此非寻常典籍,实乃铸就圣王心法的道路!”

阮岫惊呼出声,“陆道友,此文章是何人所写!”

“……”

陆无象恭敬道:“阮院长觉得,此文是否可以重塑儒道文脉?”

阮岫斩钉截铁:“此文一出,天下儒门当重开天地!”

陆无象点头:“写此文的,便是新的儒圣!”

春秋堂内儒生沉默。

孔秋儒圣岂是那么容易取代的?

“我赞成!”

岂料他们的阮岫院长忽而喊道,“此等眼界,便是浮天京的儒家上三品,也大大不如……”

他大袖一挥,将《大学》复刻到虚空,众儒生纷纷看去。

“大学之道!”

儒生们读着文字,忽而觉得一束光照进心房。

如同暗室忽见烛火,心中迷雾尽除。

“儒圣虚影回来了!”

“我也是,我看到儒圣了!”

儒生们痛哭流涕。

感觉自己终于不是孤儿了。

“就是儒圣变了呢。”

“看起来有些眼熟。”

他们有人是去呈坎镇参加了阴阳家组面的“团建”的。

“此人便是阴阳家最后的血脉、道门领袖、象天司安南府分司副司命、圣上钦封的南巡接待使——”

“李纯阳!”

陆无象的声音回荡在春秋堂内。

竟然是他!

一个穿着素色白袍,英挺俊逸的少年身影浮现脑海。

“快复刻几份,将《大学》传阅各州书院!”

阮岫颤抖激动地喊道,“快!”

李纯阳啊!

阴阳家和道门的双重领袖,能成为儒圣有什么新奇的?

就连圣上都另眼相看,这就不是凡人!

————

浮天京。

内阁五老之一的儒家程门已经三日没来内阁了。

听说他生病了。

另外四老都很惊讶,程门堂堂儒家三品【素王】,儒家明面上的代表人物,浑身浩然之气的人物,怎么会生病?

应天书院深处,一间书房内。

一副巨大的【浩然之气】牌匾下,程门正阅读半卷《论语》。

近几日他总心神不宁。

这不正常。

作为儒家三品,任何邪祟都难以近他的身;

作为儒家三品,想杀他,需要其他道途的一品出手才有可能。

更不正常的是——程门发现自己手中的半卷《论语》变成了空白。

安南府的黄山书院大儒接连暴毙,并非偶然啊……

程门眉头皱起,这意味着儒圣不见了——

这是很大的问题。

一条道途灭失的起点,便是圣人消失。

如同【三易】,如同【庄子】,如同【地祇】。

信徒们没了信仰,不是信念崩塌失控,就是转投其他道途。

儒门繁盛了四千年,终于迎来大劫了!

“叽叽喳喳~”

青鸟忽然穿窗而入,带来了远方的消息。

程门取下信件,竟是一卷绢纸。

大概又是某个儒生的投名状吧——

程门打开绢纸,开始低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这——仅八个字就硬控儒家三品!

“致知在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这篇文章!”

“笔法犹如太初凿破浑沌!明明德者,点醒人性之光明;亲民者,化私为公,止于至善,立天地境界!三者环环相扣,文气直冲霄汉!”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八条目】乃是铸造圣王的途径啊!较之《论语》之温润,《孟子》之雄辩,这是开辟了一条实证修行之道路!”

“吾不如也!吾没有这般见解,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不!这般气魄,这般洞见,足以令老庄汗颜,让法家折腰!”

程门激动地诵读着,他书桌上砚台中的墨汁竟然升腾而起,变成了一个墨色虚影。

“儒圣——”

程门眼睁睁地看着空中的人影,“儒圣!”

他再次吟诵《大学》,越看越震惊,忽而有了新的领悟!

这文章提出的【八条目】修行体系,竟将个人修行与天下苍生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每一个个体都是天地枢纽!

每一寸心田都是家国战场!

这份气魄和见解,简直……

难以形容。

也就是这份新的领悟,宛如一道闪电劈入程门脑海。

那墨汁所化的儒圣虚影忽而灌入他的泥丸宫,他丹田内沉寂了百余年的太液池忽而沸腾,浩荡清光穿透屋脊直贯霄汉,将浮天京夜空映如白昼。

这一夜,内阁儒家程门,晋升儒家二品【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