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好弓,金字现

抵达黄土镇。

李行道先带着弟弟李言去买了山糕吃。

这近一个月来,李言每天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颇有一种老父亲看到自己崽崽用功努力的欣慰感。

长兄如父,大抵就是这种感觉吧。

...

吃了些闲食。

两人来到当初遇到卖弓老头的地方。

那老头不知啥时候过来的,早就候着了,边上依旧是那个身旁堆放了一堆竹制品、但神态悠闲的老妪。

不过这次。

老妪身边多了一个和李言差不多年纪的小女娃跟着。

小女娃穿着一身厚实的袄子,五官端正、白白嫩嫩,一看就知晓是不缺吃喝的主,养的非常好。

她坐在老妪身旁,正好奇地打量着路上的行人。

看到李行道,老头热情起身:“你来了。”

李行道点点头,掏出提前准备的银两和条子:“这是尾款,我的弓?”

老头转身,拿起一个竹子编制、钉了厚实兽皮带子的长条竹箱,递到李行道面前。

李行道接过箱子,心中微惊。

这箱子看着精致厚实,成本估摸也得几钱碎银,拿在手上也有二三十斤。

这老汉不仅大方,身子骨也够硬朗啊。

打开箱子。

只见箱子内,入目便是一根呈现类似订书钉的‘【’的形态、两端翘起的厚实弓身,看着有些朴实无奇,还散发着一股不知道是什么松脂的清香味。

弓身旁边,是一根不知道什么材质的弓弦。

下面则是两壶木头打制的箭壶,用兽皮串联着,可以挂在身上。

两排一看就很有质感的箭翼排列整齐,看着就舒服。

再下面,还有一堆的东西,却是一些保养的物件、上取弓弦的辅助工具之类。

一眼看去,颇有前世买组装电脑开箱的感觉。

李行道心中夸赞一句专业。

他有些激动地拿起弓身,打量片刻,不确定道:“这是筋角反曲复合弓?”

他只是继承了方猎户一身弓术、和苦练二十六年弓术带来的身体成果,但对于弓箭本身,了解的不多,只有些许涉及实战中的记忆有相关信息。

老头点点头:

“弓的制作,弓身材料很重要。

此弓乃是小老儿用最上等的铁竹木打磨,又彻底浸润秘油,花费数年时间阴干之后,才制成的弓胎。

取用了大王山羚羊的羊角层,制作的弓腹。

最后选用那牛脊筋晒干捶打,制成了这牛筋层。

还有那弓梢、弦垫。

老头用的乃是硬铁木。

之后又用了秘料,将它们粘合、镶嵌,经过各种...”

李行道伸手,打住了老头的自卖自夸。

就算有现成的材料,二十天就能制成的弓,不管用了什么手法,都挺夸张的。

不试试,他心里没底。

这弓,有些像李行道前世的清弓,但更厚重一些。

弓身不上弦的情况下,拉直的话,大概有一尺五寸,差不多一米六七的长度。

最绝的一点,是弓身上面,用来勾弦的弓梢位置,看着有几个档位的弦槽。

他看向老头。

老头没介绍完工序,有些不过瘾。

他见李行道疑惑,于是解释道:

“老汉看你年岁不大,估计过两年,身形会更长、力气还要更大。

于是老汉自作主张,用了猛料。

这样的话,这弓可以根据上弦的长短,自由调节两石到三石的强度。

不过你放心,钱还是那些钱..”

李行道听了,微微一愣,再想到那个精致厚实的箱子,没有回话,只是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了弓身上面。

轻轻试了试。

有点压力。

他于是将弓身放到腿侧,一端先上弦,然后将那段插在地上,要马合一,慢慢使劲,将那字型的弓身,一点点给弯了过来。

老头刚想说,这种重弓,要利用工具上弦,不然很危险。

李行道这边,已经额头暴起青筋,一口气将弦扣了上去。

“呼~”

上完弦,李行道重重吐出一口浊气。

一上手,他就知道这钱花值了。

绝对的好弓!

他继续取出箭壶,取出里面的箭枝检查。

这杆身一看就是磨具打出来木身,整齐划一,一个模子弄出来的。

李行道即使是小白,也知晓这是大作坊才有的手法。

他压了压,杆身韧性很足,上粗下细,箭头位置,采用的内嵌法子,菱型长箭头,可以保证射入猎物体内之后,箭头被重心带着,会随猎物的动作,不断在猎物体内搅动。

箭头带出来,就是几道放血的口子。

这箭,不管用来射猎物还是射人,都十分阴狠。

一只箭,五十文。

真值!

看来吴国在这种消耗品上,已经有了一定类似工业流水线一样的生产能力,不然不会这么便宜!

要不是在镇上。

李行道现在就恨不得找个东西来上一箭。

他手指有些迷恋地划过厚实箭身,重新放回竹箱,随后拉了几次弓弦,过过瘾,顺便试试情况之后,才有些意犹未尽地将弓身也放入箱中。

将箱子背好,李行道取出条子和银子,递给老头:“东西我很满意,物超所值,我占便宜了。”

老头接过钱,脸上笑容更盛:

“其实最贵的是材料。

不过这些材料,是我多年一点点积攒下来的。

我能出了去,也正好可以换点棺材本,算不上你占便宜,只是各取所需。

对了,你以后需要新的箭,提前和小老头打声招呼就行。

如果小老头不在这边,你到五里乡,找个人问一句,说找薛老头,就有人指路。”

李行道原本以为老头这么费心,是有事求自己,见他这般模样,才知晓老头是想将生意做成人情。

左右占便宜的是自己。

李行道便点点头:“嗯。”

...

取了弓,李行道准备带着李言去茶摊喝茶,顺便听听最近镇子周边的消息。

回头一看,才发现李言在他在验弓的功夫,正蹲在那些竹制品摊位前,和那小女孩聊上了。

李行道眼神怪异。

他轻声道:“阿言,走了。”

听到大哥叫自己,李言有些不舍地将手上草蚂蚱,还给小女孩:“米米,我大哥叫我了,下次我来镇上了,再找你玩。”

小女孩有些腼腆,见李行道看了过来,连忙将那草蚂蚱,重新塞回给李言。

她低着头,小声道:“李言,送你了,你可要收好...”

李言点点头:“米米,你放心,我会好好爱护它!”

...

“嘿嘿...”

前往茶摊的路上,李言跟小傻子一样,时不时看一眼手上的草蚂蚱,傻笑两下。

李行道:...

虽然说山人早熟的很,很多十四五岁就结婚生子了,但这傻小子,才八岁!

情窦初开,也开的太早了。

于是李行道踢了踢李言的屁股:“阿言,你老傻笑干嘛?”

李言回过神,有些不好意思道:

“主要是认识了个新朋友。

她叫米米,住在五里乡。

米米好厉害!

她会编好多小动物。

米米说,她还会编小马,可以教我。

我想到就开心啊。”

李行道:..

好吧,自己想多了。

...

小镇不大。

两人没走几步路,就到了茶摊。

这茶摊,就是之前李行道打探消息的那个茶摊,他已经来好几次了,老板都认识他了。

来这里喝茶的人,基本是来镇子卖货的穷人。

一文钱,随便续。

一群人唠唠嗑,聊聊八卦,偶尔还能遇到说书的,倒也快活。

摊位上此时已经有了四五个人。

李行道随意扫了眼,发现其中一人的背影,自己看着竟是有些熟悉。

就在这时。

阔别已久的金字,缓缓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