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纷至沓来

再睁眼,已至未时二刻。

三个时辰半的休憩堪堪消解彻夜的疲意。

姜夜醒来后,双手枕头在被窝仅蜷了三息,便鲤鱼打挺,翻身下榻。

打拳、买肉、研究咒术......桩桩件件都悬在心头,时间宝贵,浪费不得。

当然,最优先项不是这些,是吃!

饿,难以抑制的饿,胃部空鸣如擂鼓,恍若饿了三日,得赶紧去吃点什么。

扯过靛青短打草草穿上,行至厢房槅门前,指尖触到门闩的瞬间。

凿目钉魂的代价轰然浮现脑海。

【咒术完成后三日不得见光,否则瞳生木纹,直至眼盲。】

姜夜蓦地收手,折返屋内抄起桌台上的铜镜,这才倒退两步立于门前,深吸一口气。

门轴吱呀破开光瀑,姜夜本能地抬手遮目。

待指缝间漏进的灿金光线晕染开来,他缓慢撤开手掌,将铜镜迎着西移的日头一寸寸举起。

喉结凸显,下颌坚毅。

当镜面攀至眉弓,但见斜飞入鬓的剑眉之下,嵌着一双清澈无比的眸子。

恍若雪后初霁的寒潭,倒映着千年未改的月光。

见日光,没生木纹!果然,施咒没有代价!

姜夜双拳一捏,指节爆响,气血翻涌如沸。

往后两日须得时时查验,看是反噬延迟,还是真的无碍。

.

在灶台前风卷残云扫荡完剩饭,姜夜掌根抹过嘴角油星,摸着肚子走到前院。

不对劲。

明明已撑得发胀,那蚀骨饿意却始终挥之不去。

总感觉还差点什么。

按道理,一千五百斤的瞬时爆发,还不如老虎,虎啖血肉尚能果腹....莫非得多吃肉食?

姜夜眉头微皱,昨夜傩面人沙哑的声音突然在耳畔回响:“拳风所过怕是有千余斤的煞气,已至【饿殍】阶段。”

饿殍阶段?

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是指因饥饿而死的人吧。

所以这是一个境界?还是一种状态?

姜夜不得而知,昨夜的心思都在鬼瞳凿上,没注意这两个字眼,如今回忆当时的点点滴滴,那傩面人应是知晓自己状况的。

看来等戌时后,得再去长明阁找他问问。

正要抬腿去市集买个肉,却见大胖从店面走来:“诶,师兄可算醒了?今天店里来了好多客人,都指名道姓的要见你嘞。”

“见我?”

大胖点点头:

“是啊,早上地龙翻身那会,你和张师姐打斗妖魔的场景,被几个街坊邻居看着了,如今你眼睛发光,以及张师姐一斧砍断稻魔半条腿的事,茶馆酒楼都传疯了!”

眼睛发光?姜夜单手捂住额头,当时光顾着打稻魔,也没想这么多,没想到真有不怕死的在偷看呢。

转念又释然了,身为木匠,会点咒术什么的,不是很合理的事么?

有点名气也好,省了宵小之辈再来店里敲诈勒索。

沉吟片刻,姜夜道:“我去店面看看。”

说着,去找了个斗笠压在眉棱,装作自己不能见光。

施展完咒术,总需要付出点“代价”不是。

.

“姜师傅,听说往后这张氏作坊的木作活由你承接?当真是后生可畏!”

带头拱手的是个疤脸汉子,那道旧疤自鼻额蜿蜒至嘴角,随他咧嘴的动作,活似蜈蚣吸饱了血在皮肉下面翻腾。

此人姜夜倒是认识,名为贺红林,诨号“血蜈蚣”。

去年惊蛰,这厮顶着细雨来到作坊,说要定一支木簪祭奠亡妻,可他身上却是散发着一股花街柳巷的脂粉味。

彼时端茶倒水进行接待的,正是姜夜。

至于此人的身份,说来也巧,乃刀把堂前身——偃波镖局的三大镖头之一。

两年前,镖局三十八骑护送茶商去往西域,却在风蚀崖遭遇妖魔,生生折了二十条汉子,残肢断刃堆成血丘。

贺红林靠着一柄断刀杀出重围,左脸那道疤便是那时所留。

此役过后,丢镖失人的重大压力下,偃波镖局就此散伙,总镖头带残部立起了刀把堂,贺红林则领七个过命弟兄单干,专接三样勾当:

一、护持富家女眷免受采花贼侵扰;二、替官老爷送见不得光的密信;三、保着员外们跨县喝花酒。

靠着镖局的旧威,这两年赚的钱也不少。

可惜全喂给了青楼,否则城西早该立起“红林镖局”这块描金牌匾了。

姜夜作揖回礼:“贺镖头谬赞,只盼不负师父威名,将张氏作坊继续营生下去,替街坊们多造些精巧实惠的物件。”

“姜师傅过于谦逊了。”

贺红林哈哈大笑,目光剐过姜夜的体魄。

武夫经络间奔腾的气血过于明显,膻中如沸鼎鸣响,气海似地龙翻身,鼓荡的灼息竟将靛青短打蒸出缕缕白雾。

这般烈火烹油之景,显然初入【饿殍】不久,体表还锁不住那股“灼意”,不像他,为防“饥火自焚”,早将气血沉在了骨髓深处。

“你这身功夫,劈木头可惜,若是偃波镖局还在....我还真想请姜师傅来镖局帮衬一二。”

“谢贺镖头抬举。”

姜夜再度抱拳:“他日若有机缘,说不定真能共事一场。”

“那我便候着了。”

贺红林鼻梁刀疤随笑纹狰狞扭动,说着,屈指弹了弹腰间的刀镡:“哈哈,也不知来日姜师傅率先名震江湖的,究竟是这雕刀...还是快刀。”

话音刚落,后头挤着的布庄掌柜上前接茬:

“既是雕刀,也是快刀!昨日姜师傅一记直拳震退血麻绳,我们在对街粮油铺看得那是一清二楚!张师傅的本领,可算寻着真传了!”

“正是正是!”

药铺伙计从人缝里探出头:“今早我家掌柜要打驱煞的桃木桩,原想着张师傅不在了,准备去木作帮....”

“去什么木作帮?找姜师傅就够了!姜师傅,我要定一张八仙桌!”

喧哗声此起彼伏,吹散了梁间积年的灰尘。

订货的嚷嚷混着道喜声,竟把冷清多日的铺面吵成了腊月庙会。

张萱草攥着褪色门帘,突然想起了十五岁那年的光景….

爹爹用咒术替盐商驱赶了船底的水鬼,人们也是这样挤在门槛外,衣襟带着运河畔的鱼腥气。

此刻斜阳洒落,姜夜脊梁投落在青砖地上的影子,正与当年爹爹执斧劈料的弓背,在暮色里榫卯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