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的成长》:强国少年梦,燕园赤子行
- 燕语新声,北大启航:北京大学2023级新生军训优秀征文选编
- 户国栋 王欣涛主编
- 1786字
- 2025-03-25 14:15:31
元培学院 刘宗渊
谈起军训,你会想起什么?是烈日炎炎下的滚滚汗水,是摇摇欲坠中的尽力坚持,还是疲惫不堪后的重振精神?然而,在燕园的军训岁月里,这些传统科目的占比已经被大大缩减,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新生军训教育体系:既有新生党课对我们的思想觉悟加以提升,又有医疗救护来丰富我们的日常急救知识,同时与奥运冠军丁宁老师的面对面交谈也更加增添了我们的光荣感与使命感。这样多元的军训体系能够全方位地提升每个参训人的综合素质。同时,这也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新时代的青年要练就过硬的本领,以承担起如山的责任。
锤炼百折不挠之意志
军训练体先练心。在军旅生涯中,天赋异禀者或难成才,一曝十寒者终将失败,唯有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者方可脱颖而出。正如王忠心班长一样,他崛起于微末之间,学历不高,体魄不壮,然而最终能够获得“导弹兵王”的称号,凭借的就是一份能吃苦、肯奋斗的超人毅力和勤付出、愿奋斗的高度热情。只有在这种发自内心的精神鼓舞之下,王忠心班长才能越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在一次又一次的军队改革中屡挑重任,紧跟时代,成为名副其实的“八一勋章”获得者。孟子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由是观之,磨练意志是人生能够实现进阶的必经之路。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更要在军训中传承军人们的优良作风。燕园军训传承的是一种纪律精神。最令我感动的是教官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生活作风,他们会给予我们休息的机会和犯错的空间,但是每次在纠正完我们的军姿之后,他们都是用最标准的动作归队,接着带领我们进行下一次的队列练习。这样的纪律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但是我们可以在这短短的十天军训中深刻体会,并努力向着最高的标准看齐,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以期磨练出铁一般的纪律和意志。
锻炼拔山扛鼎之体魄
军训的最终目标是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蔡元培曾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唯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横渡万里学海,胜似闲庭信步。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军训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教官的严格要求下,每个人都能从之前的散漫无纪变得坚强刚毅。此外,学校还设置了“运动达人”评选活动,旨在鼓励每一个同学养成长跑的好习惯,这既是对自己身体素质的一大提升,也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有力保障,更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身体孱弱之人,隔三岔五便疾病缠身。“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于是我也开始了晨跑的生活,从最初的腿脚酸软到现在的健步如飞,从起初的大口喘气到后来的面不改色,我的身体素质日益增强,我仿佛摆脱了曾经那副虚弱的身体。军训的历练使我更上一层楼,虽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武豪迈,但亦可称得上是小有所成。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我的意志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果敢坚毅,坚持不懈”也因此成了我的座右铭。军训给了我一个新的契机,一个炼体、立心、铸魂的契机。
淬炼万众一心之斗志
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在当今全球化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唯有全世界人民万众一心才能同舟共济。军训所教会我们的亦是如此,在一个队列中,千人一心才能够保证原地转体方向一致,正步行走时整齐划一。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更加充实的训练体验,而不仅仅是大量重复的无意义的枯燥练习。就像丁宁老师所说的,中国乒乓球的成功绝不是某一位优秀运动员的惊鸿一现,它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乒乓人的万众一心、薪火相传。作为北大青年,我们更要培养这种团结的意识。李猛院长曾在学院开学典礼的致辞上指出:“在大学的研究里,除了纯粹的哲学、数学等少部分理论性研究科目,没有什么科研项目是能够通过一个人的努力而完成的。”诚如斯言,每个人都要将“小我”融入集体之中,合作共赢,聚沙成塔,从而让自己和团队能够行稳致远,获得更大的进步。我们中国青年一代也要紧紧围绕在党中央的领导之下,团结一心,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夺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上的更大胜利,开创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的光辉业绩。
军训既是对身体素质的历练,更是对思想意志的打磨。我们北大青年既要练就健壮体魄,更要激发爱国豪情。在燕园、在华夏,让强国强军的梦想在我们心底破土而出,让我们的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