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政务琐碎

说起来现在的埃及统治者阿里也是一个猛人,看他到目前为止所做出来的成就,完全可以说是天命之子。

在十多年前拿破仑入侵埃及的时候,出身于奥斯曼驻军小头领家庭的阿里,灵活的利用当时埃及的统治集团马穆鲁克、拿破仑、和奥斯曼帝国三方的矛盾,成功的击败了三方势力,最终掌握了埃及大权。

虽然名义上臣服奥斯曼帝国,但那个时候,埃及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独立政权了,最多每年缴纳少量的赋税给苏丹政府。

掌握大权之后的阿里对埃及国内进行改革,将包税收归国有,苛捐杂税合并为土地税,鼓励贸易,修复交通,统一币制,增加了财政收入。

与此同时,阿里还兴修水利,鼓励农业生产,引入适合埃及环境的海岛长绒棉作为经济作物,一直到后世,埃及长绒棉都是埃及重要的出口产品。

之后阿里还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创办了大量的大学和专科学校,大力发展工业,建造了纺织厂,火药厂,造纸厂,染料厂,造船厂,铸造厂等等。

尽管这些工厂基本上就是血泪工厂,在工厂里工作的许多人都是奴隶,用自己的生命创造利润,但却实实在在的让埃及国力不断地增加。

实力变强之后,阿里也渐渐的将目标放到了对外扩张方面,在1831年11月,也就是去年的时候,阿里进军叙利亚。

埃及军队接连攻陷耶路撒冷,雅法和大马士革等地,并很快攻入小亚细亚,奥斯曼军队无力抵抗,一败涂地。

奥斯曼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连续派出军队迎战,但根本不是经过欧式训练的埃及军队的对手,节节败退,埃及军队从海陆两面进逼伊斯坦布尔。

危在旦夕之际,奥斯曼帝国甚至接受了俄罗斯的条件,和俄罗斯签订了洪基尔——斯凯莱西条约,从而请动俄罗斯出兵干涉。

发现埃及这么猛,英法两国也不愿看到埃及过分强大,出面进行“调停”,这才逼着阿里从小亚细亚撤军,但阿里依然获得了克里特和汉志。

也就是说,现在的希腊和埃及是可以在经济上合作的,同时因为奥斯曼这个共同的敌人,完全拥有合作的基础。

当然,奥托知道,以现在希腊的国力,阿里多半看不上希腊,可却不妨碍他利用埃及和奥斯曼帝国的矛盾,尝试着说服阿里合作,为希腊争取利益,只要能够成功就是胜利。

在奥斯曼帝国这个共同的敌人面前,暂时和埃及合作也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

二战之后的东大还有和日本合作宣布中日友好的阶段呢,奥托又怎么可能只盯着希腊和埃及过往的仇恨。

和萨诺斯首相商议完税收的问题之后,两人又聊起了军队的情况。

此时弗里德率领的巴伐利亚近卫军还驻扎在纳夫普利翁,奥托利用优厚的待遇,已经说动一小部分士兵在希腊安顿下来,甚至弗里德也在考虑留在希腊,继续为奥托效力。

对奥托这样的行为,路德维希一世是采取默许的态度的,与此同时,路德维希一世还在其他方面给予了奥托极大的支持。

他帮助奥托从巴黎大学、伦敦大学、维也纳大学等现在欧洲知名的学校运作出了不少留学生的名额,让奥托可以安排希腊国内的人才前往这些大学求学。

还有奥托投资的造船厂引入法国造船厂技术的事情,也是路德维希一世帮忙搞定的。

除此之外,路德维希一世还宣布巴伐利亚王室给奥托的年金仍然会照例支付给奥托,一直到他退位为止。

对此,奥托只能说有一个有钱,还人脉广阔的国王父亲是真香。

奥托自己训练的军队在结束了对希腊的军管,局势稳定之后,其中一部分加入了农业公司,一部分加入了当地的政府或者警察机构,算是复员了。

除了正常工作之外,在各地的驻军还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辅助在这些农场工作的人在农闲时候进行简单地军事训练,靠着这一份本事还能多挣一份奖金。

这样一来,在农场工作的这些人,在必要的时候,能够被快速召集起来,只需要短时间的训练,就能够成为合格军队,作为希腊军队的后备力量。

经过部分人员复原之后,奥托直属陆军的数量下降到了六千人。

同时还有一支三千人左右的海军,拥有一艘从英国购买的一等蒸汽战舰,两艘二等蒸汽战舰,三艘三等蒸汽战舰,也是奥托花钱养着。

现在正是风帆战舰向蒸汽战舰转化的时期,而且战舰都是木制的,海军造舰技术代差不高,想要追赶只要投入的资源到位还是没问题的。

奥托投资造船厂,也是为了累积海军造舰技术,本来他想要直接从英国引入技术的,可英国人看得很紧,反倒是法国人愿意提供他们最新的造舰技术。

法国海军和英国海军在造舰技术方面其实相差不大,甚至历史上的第一艘全钢铁的铁甲舰,都是法国造出来的。

法国和英国在海军之间的差距,更多是政府投入的资金不同造成的。

法国除了海军,还要维持一支强悍的陆军,因此分给海军的军费有限,反倒是英国因为英吉利海峡的存在,可以将绝大部分军费都投入到海军上面。

这样一来,无论是训练还是舰队的规模,法国海军都不如英国,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就落入了下风。

以希腊现在的情况,海陆军足够维持国内的稳定。

但萨诺斯首相觉得政府手中一支军队都没有实在不像话,所以打算组建一支三千人左右的军队,希望奥托能够支援一些军官和装备,帮助政府完成军队的训练。

对此奥托考虑了一下点头同意了下来,答应萨诺斯首相调拨一些军官和装备物资的事情。

结束了和萨诺斯首相的谈话,奥托将尤金主教招来见面交谈,商量自己皈依东正教的事情。

对奥托来说,宗教信仰什么的只看能否达到自己的目的,东正教是希腊的国教,加入东正教可以增加国内民众的好感,表示奥托这个国王和民众团结一心,拥有共同的信仰。

甚至这样也能增加自己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因为巴尔干地区的信仰也是以东正教为主。

尤金主教是当初逃亡到奥托领地传教士中地位最高几个地方主教之一,他的思想较为开明,也关注教育和科学技术,经过多次交流之后,奥托就决定任命他为希腊的东正教主教。

经过和尤金主教的商议,奥托皈依东正教的仪式会在他登基希腊王国的王位之后举行,到时候尤金主教也会代表东正教教会,服从国王的领导。

这也算是奥托皈依的交换条件,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利用东正教,在巴尔干半岛进一步宣传自己,提高自己的威望,还能利用教会进行教育和同化等工作。

这样一来,如果希腊将来和奥斯曼帝国发生战争,就可以更多的获得地方民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