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期待出头鸟

面对希腊的请求,英国一开始也有一点意外,英国首相格雷子爵在找人询问了一番,拿出地图,才找到了伊奥尼亚群岛的位置。

现在的英国还没有达到全盛时期,但全球范围内殖民地的广阔,已经足以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伊奥尼亚群岛上面既没有什么丰富的资源,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作为英国首相的格雷子爵在此之前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

到现在为止,英国在伊奥尼亚群岛总督区其实一直是在亏钱的,加上战略地位很低,对英国来说,伊奥尼亚群岛完全是‘负资产’。

尤其是奥托继承王位之后,希腊国内快速发展,原本不少生活在伊奥尼亚群岛的民众,都润到了希腊境内,让这里的经济更加的萧条,每年都需要英国本土补贴,才能维持当地政府的运转。

伊奥尼亚群岛在历史上也曾经是希腊的领土,考虑到和希腊一直以来友好的关系,还有希腊平衡近东地区的作用,他其实是倾向于答应希腊的条件的。

当然格雷子爵也没有直接决定,而是在和内阁和英国国王威廉四世商量之后,将归还伊奥尼亚群岛的提案提交给了英国议会来决定。

结果在1834年2月,针对这个议案的表决中,议会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这个议案。

议案中提到,为了表示英国和希腊的友谊,同时也为了近东地区的平稳,英国可以将伊奥尼亚群岛归还给希腊。

但英国海军仍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停驻伊奥尼亚群岛,同时希腊需要付出三十五万英镑,以收回英国在英属伊奥尼亚群岛的投资。

能够仅仅花费三十五万英镑的代价就收回伊奥尼亚群岛,内阁和希腊人民都觉得是一件好事情,这也被认为在希腊独立之后最大的外交成果之一。

同时内阁的成员现在看奥托的眼神都有一些奇怪。

在这之前,根本没有人觉得英国会这么轻易的将伊奥尼亚群岛归还,许多内阁成员甚至觉得贸然提出这个请求,会惹来英国的愤怒。

认真算起来,奥托还没继位,就得到了英国的帮助,从奥斯曼帝国那里收回了色萨利地区,现在更是直接从英国手中收回了伊奥尼亚群岛。

怎么看怎么感觉他像是英国国王的私生子,不然实在很难说英国为什么这么照顾希腊。

对此奥托没做出任何的解释,他的这两次成功,说白了还是因为清楚的知道历史,明白英国的战略方向,加上提前在英国运作的成果。

历史曾经发生的事情能让奥托判断出,在英国的地中海和近东地区战略中,希腊扮演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同时伊奥尼亚群岛对英国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价值,这么做成功的可能性极高。

当然这也多亏了奥托从成为希腊国王之后,一直以来执行的靠拢英国的政策。

从到现在为止的表现来看,希腊就是英国忠诚的小弟,这也是英国做出了归还伊奥尼亚群岛决定的重要前提。

英国拉起的针对俄罗斯的同盟,也导致了俄国的外交局面极为严峻,如果想要继续进军巴尔干半岛,就要面对各国联合的压力。

俄罗斯在几年前刚打完第八次俄土战争,镇压了波兰的革命,导致国库空虚,现在俄罗斯在近东地区的战略,可以说几乎找不到一个可靠的盟友。

面对现在的国内外形势,尼古拉一世选择了暂停了向外扩张,转而专注于国内的改革和建设。

俄罗斯和奥斯曼两国的关系暂时得到了缓和,如果历史没有太大的改变,接下来十多年,俄国和奥斯曼帝国都不会发生战争。

但此时打奥斯曼帝国主意的人并不仅仅只有俄罗斯,还有名义上从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阿里。

近些年来,在阿里的改革之下,埃及的实力不断地增强,让阿里的野心不断的膨胀。

1831年的时候,埃及还出兵叙利亚,一度威胁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一直到后来,奥斯曼帝国在慌不择路之下,向俄罗斯低头,请俄罗斯出兵对付埃及的威胁。

其他各国不希望俄罗斯以此加深对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因此联合起来逼迫阿里退兵。

面对欧洲列强联合起来的威胁,阿里明白现在的埃及根本无法抗衡,才不得不选择退兵。

但在那一次的战争之中,埃及依然得到了克里特岛和阿拉伯半岛汉志地区的控制权。

现在埃及占据的领土,名义上是奥斯曼帝国的国土,可实质上已经独立,甚至和奥斯曼帝国成为了仇敌。

在列强的强逼之下退军,用脚指头想就可以知道阿里不会甘心。

经过了上一次失败之后,埃及在这几年里一直在厉兵秣马,积蓄实力。

同时这一次被各国联合共同干涉的经历,也让阿里转变了政策,开始更加的注重外交,想要在列强之中寻找支持者,准备找准机会‘独立’建国。

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的苏丹马哈茂德二世也不甘心失败。

希腊的独立和埃及的‘逆反’都是他在位期间最大的失败,他心头的尖刺。

现在希腊和诸多列强的关系都不错,并得到了英法俄三家一起保证希腊地区平稳的承诺,并不好招惹。

相比之下,曾经兵临君士坦丁堡,让他不得不向宿敌俄罗斯低头的埃及,怎么看都更可恨,。

所以马哈茂德二世同样也在厉兵秣马,准备报这次的一箭之仇,只看双方的战争会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地方开始了。

看出来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萨诺斯首相也提议交好埃及,看看能不能趁着未来埃及和奥斯曼帝国大战的机会,找机会分一杯羹。

奥托知道现在的希腊如果对奥斯曼帝国发动战争,就必须考虑到英国的态度。

按照现在英国维持近东地区平衡的战略,希腊如果主动打破近东地区的平衡,恼羞成怒之下,英国肯定会对希腊出手。

单就是英国海军进入地中海封锁希腊海运,袭击沿海港口,希腊的小身板就承受不住,所以希腊绝不能做第一个打破近东地区平衡的国家。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国家来当出头鸟,在局势混乱的时候,希腊才有乱中取利的可能。

有着这样的利益诉求,尽管现在被埃及控制的克里特岛,是大希腊主义中必须‘收回’的国土。

希腊仍然选择和埃及维持友好的关系。

随着希腊纺织业的发展,双方在经济方面的联系也越加频繁,甚至在奥托的示意下,希腊还向埃及暗示:

很乐于看到从奥斯曼帝国内独立的‘同伴’增加,希望希腊隐晦的支持,能够增强阿里对奥斯曼战争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