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在一片纷乱之中进入了1838年,作为这个时代欧洲唯一彻底的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英国也被誉为“世界工厂”。
为了扭转数百年来固有的海盗形象,英国人大肆宣扬它的“议会民主”精神,将自己标榜为文明进步的“绅士”。
然而在奥托看来,英国所谓的民主,不过是贵族和资本家联合在一起沆瀣一气的产物。
只有有资产的人,才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那些身无一物的工人和农民即便每天辛苦劳作,他们的声音依然无法传入议会之中。
可是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英国的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工人阶级的数量也不断地壮大。
和农民相比,这些工人有着更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加上相对集中,渐渐地聚集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个组织。
1838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48%,同时也让穷人和富人之间矛盾快速增加。
尤其是随着英国和希腊经济交流越发频繁,希腊国内实施的《企业用工规范》,被工人们称为劳工保护法的法案,也渐渐地被英国的工人阶级们知晓。
现在英国国内普遍实行十六小时工作制,工人们没有任何的伤残保障,甚至收入也在不断地减少。
在最初的市场红利消失之后,那些资本家们开始进一步的压榨员工,在1804年,一个工人每周可以拿到15先令,可现在工人更加辛苦不说,更是只能拿到10先令。
还有一些资本家会用实物代替工资,而这些实物通常是滞销的残次品,甚至有的矿场老板,会将那些没有熔炼价值的矿石,强行塞给矿工,用来代替工资。
然而工人们没有丝毫的办法,因为这一切都是英国法律所允许的。
工厂之中童工随处可见,因为他们的价格只有成年人的一半。
长久以来的压迫终于引发了反抗,这一天伦敦街头人山人海,衣衫褴褛的工人聚集在一起,浩浩荡荡的跨过伦敦桥。
整个伦敦的警察宪兵都已经出动,但是人手依旧显得不足,因为聚集在一起的工人太多了。
内阁紧急开会讨论突然出现的工人大游行,帕麦斯顿主张彻底镇压,梅尔本子爵心里面也清楚,必须在事情扩大之前解决问题。
为了避免发生恶性事件,梅尔本子爵将早就处于半退休状态威灵顿公爵找了过来,要求威灵顿公爵集结部队,在必要的时候镇压工人起义。
原本工人协会会在1837年向国会提出一份请愿书,主要是要求获得普选权利,也就是所谓的《人民宪章》。
但或许是奥托带来的蝴蝶效应,知道了希腊劳工保护法的存在,这次这些工人们聚集在一起,不仅仅要求获得普选的权利,还更进一步提出,要英国制定和希腊一样的保护劳工利益的法律。
面对这些工人的请求,许多资本家纷纷表示,如果这个要求真的被通过,那他们宁愿把工厂迁移到法国甚至美国。
因为这一份劳工保护法案,工人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进一步的扩大了,同时也让许多资产阶级的代表恶胆边生。
……
雅典王宫,奥托看着英国传来的情报,在众多议员的催促之下,威灵顿公爵的军队强势镇压了伦敦工人的游行。
在他的印象中似乎并没有这一出,伦敦工人协会提出的人民宪章虽然多次被否决,但面对参与游行的工人,英国军队并没有强势镇压,因为士兵也不怎么愿意向自己的同胞开枪。
可现在游行的队伍在拒绝解散之后,却遭到了军队的镇压,工人死伤达到上百人,面对全副武装的军队,手无寸铁的工人们不得不四散而逃。
奥托很快注意到了,这次这些工人提出的要求中包括劳工保护的相关内容,也让奥托推测出了英国强势镇压的可能原因。
整个伦敦的工人们一片愁云惨淡,相比之下,资本家们弹冠相庆,纷纷聚集在一起庆贺‘伟大的胜利’。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路游学的亚历山大终于到达了伦敦的码头,并且受到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接待。
第一眼见到维多利亚,亚历山大就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两个人的年纪相仿,亚历山大也只比维多利亚大一岁,他的荒唐行为并没有引起维多利亚的不满。
相反,初次见面,一身军装英俊潇洒的亚历山大,就深深的吸引住了新上任的女王,她反倒夸奖亚历山大风趣幽默。
接下来两人在圣乔治大厅用餐,亚历山大挽着维多利亚进入大厅,少女的心思萌动,两个人一起跳舞,分享快乐时光,即便分开之后回到房间就寝,一直处于兴奋之中的维多利亚直到凌晨时分才缓缓入睡。
第二天两人再次相见,亚历山大表示他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快乐的日子,维多利亚更是完全坠入了爱河。
两个人多次相聚,一起看赛马,一起在白金汉宫跳舞,并曾有多次私人约会。
这个时候英国的官员们察觉到了不对劲,不少人都被吓坏了,看他们的女王的样子,明显不是礼貌性的接待,他们真的无法想象两个人会走到一起。
同样的消息也在这个时候传回了圣彼得堡,让原本心情不错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忍不住大惊失色,立马派出使者,要求亚历山大返回圣彼得堡。
亚历山大很快将自家父亲派来的使者捆起来丢进了泰晤士河,继续每天陪着女王骑马、打猎、跳舞。
年轻英俊且富有侵略性的王子,总是容易俘获少女的芳心,对这位十九岁的英国女王也是一样。
眼看事情越来越朝着最坏的情况发展,英国的大臣们坐不住了。
梅尔本子爵十分十分明确的表示反对英国与疯狂扩张的俄国产生任何瓜葛,要求维多利亚女王立刻划清与亚历山大二世的界线。
温莎城堡中的每一个仆人和侍女都接到了严格的命令,必须时刻汇报亚历山大和维多利亚女王的动向,防止他们做出什么事来。
与此同时,女王身边的亲人朋友也加入了劝说大军,亚历山大也遇到了沙皇派出的第二位使者,准备强行将他带回圣彼得堡。
也不是全部英国人都反对两人的结合,有的人认为这样就有可能将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联合在一起,英国和俄国的联合将无往不利。
但真正理智的人都知道,国家利益的冲突,并不是一对年轻人的爱情可以弥合的,在世界霸主争夺战中,最终只能有一个胜利者。
最终两个年轻人面对背后强大的压力,不得不痛苦的选择了放弃爱情。
也许他们会想,如果他们不是女王和未来的沙皇该多好,或许就能和所爱的人在一起了,然而作为国家现在或未来的领袖,他们是没有选择的权利的,
英国与俄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无法调和,他们就算是勉强在一起,也不会有未来。
离开了伦敦的亚历山大显得郁郁寡欢,但奥托知道,不久之后,他会在巴黎再次陷入爱河,维多利亚也会在未来遇到她的真命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