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家

……

绿皮火车奔驰在铁道上,发出富有节奏感的哐当声。

铁路外面,青色的山峦,梯田,下面是矮小的砖瓦房,而在火车缓慢驶过的铁路旁,零零散散的当地农民头上戴着一顶尖顶的大草帽,身上穿着白衬衣,黑色长裤,大步流星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只有火车路过的时候会抬起头来看上一眼,也不是好奇,只是本能地看着列车里面的人笑。

这是许铭穿越到77年这个时代以来,第一次【回家】

虽然拥有着这个身体原本的记忆,可他对父母的印象还挺陌生的,毕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相处过。

感情这种东西很奇妙,有些时候不是根据记忆来的,是一种相处之后日积月累所形成的连结感。

突然要回去了,许铭自己也有些紧张。

……

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现象:

出门在外,遇到了老乡大家可能也都不会说本地化,而是用普通话交流,回到家乡之后,周围的人都开始说本地方言这才慢慢说开来。

就像现在的旅程,一开始大家都用上普话交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成了上海话。

上海话属于吴语体系,温柔婉转,但是比吴语容易懂。

说话的时候喜欢用一些拟声助词,比如说伐、嘎、啊、呢这种,乍一听可能有些不习惯,但是有一种余音绕梁之美。

听着周围的人的话语声,许铭渐渐陷入了梦境之中。

……

从版纳坐车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坐上绿皮火车到上海,需要三天两夜的时间。

下车的时候,双胞胎跟许铭的脚都是肿的。

屁股也很痛。

许铭表示上辈子出生以来,就没坐过这么长时间的火车。

下了火车以后,他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来,看了看雾蒙蒙的天空,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不是来到了上海,而是某个偏远小镇的错觉。

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们穿着蓝色的制服,大盖帽,车站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沪宁铁路上海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火车站。

下了火车,出了车站,外面随处可见穿着蓝色工装骑着二八大杠在大马路上奔驰的工人们。

这个年代的小汽车都算是罕见物,只有在上海才能不时地看到一辆。

更多的是红白相间的捷克斯科达公交车。

……

关于一个时代的印象,从电视电影和老照片当中看,跟自己亲眼见到,完全是两码事。

1977年上海是典型的工业城市,远目眺望,就能看到一座座工厂的烟囱,白色的烟雾升腾,直接融入到云层当中。

天空灰蒙蒙的,到处飘散着工业灰尘,

放眼望去,人群也是一片暗沉,穿着的衣服大多数都是灰的蓝的白的,极少有鲜亮的色彩。

但是……

哪怕是这样,此时的上海却在许铭的眼中活了过来。

有一种历史的老照片突然变得清晰和真实的错觉。

……

站口一堆中年男女翘首以盼,提前得知今天这些孩子们回来的消息,早早就等在了这里。

许铭拖着自己的行李箱,和双胞胎姐妹花一起往前走。

很快就凭借着本能从人群当中识别出了两张面孔。

都是四十来岁的男女,女的穿着花毛衣,外面裹着一件军绿色的大衣,男的白衬衫黑毛衣,也是军绿大衣。

这年头的军绿大衣是过冬的标配,既保暖又厚实,加上大部分的人都这个打扮,不会显得【脱离群众】

两个人的脸庞,陌生又熟悉。

原主记忆当中最亲近的两个人,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侬回来啦?”女人开口道。

“回来嘞。”许铭认真地点点头,努力挤出一抹笑容。

中年男人只是深切地看了他一眼,也没说话,过来帮他提箱子。

没错,这俩人正是许铭的父母了。

这主角的原身中学毕业就去云南插队当知青,到现在才返乡。

母亲王美琴是标准计量管理局的职工,在公有制集体制的时代,主要是监管各单位的生产质量的,等到未来真正跨步进入到经济时代,标准计量管理局会合并重新组建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各类商品,从个体户一直到大公司进行质量监督。

现在没啥可作为的,将来可是大老板们的头顶天雷。

父亲许春雷是这个片区的公安,

在这个年代,许铭作为一个独子,下面没有弟弟妹妹什么的,其实算是挺稀罕的了。

“瘦了伐?在版纳适应伐?”王美琴眼含热泪,如果不是这里人多,差不多就要掉下泪来。

主要是许铭插队就是两三年,游子在外,母亲思念异常。

这会儿终于见到平安归来,有些情难自禁。

“嬢嬢,许铭是阿拉生产队最会偷懒的噶,他咋可能瘦?”(阿拉,就是我们的意思)

姜颖同志一上来就告状。

许铭狠狠瞪了她一眼,姜颖赶紧躲到王美琴的后面,“你看看,凶的嘞,孃孃,他平时就是这么欺负我嘞。”

这时王美琴才破涕为笑。

“小菱小颖,去阿拉屋头吃些东西。”

“不用嘞,阿拉要回去啦,㑚有闲来家里头玩。”

……

刚回到家,那种亲切劲过了,大家都有点小拘谨。

许春雷看儿子也是有点陌生,主要这几年许铭个子往上蹿了一截,差不多有一米八了,有一种天然的威慑力。

好在许铭的性子并不暴躁,稍微处了一段时间,大家慢慢把失去的感觉找回来。

这一天,许春雷下班,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

忍了好几天,许春雷才把想问而没敢问的话给说出了口:

“侬之前当知青的时候,谈过恋爱伐?”

“伐来三,”许铭胸口一痛,你可真是我亲爹,一张口就戳别人痛处是吧?“我要是在外头谈恋爱,不得给㑚抱个孙子回来?”

“侬……”

老许胸口有点痛,最怕啥这小子就喜欢说啥。

“我可警告你啊,勿要在外头搞啥孙子回来。”

这就是知青现状,未来还会有一部叫做《孽债》的电视剧在全国播出,讲述的就是上海知青的事情,

大城市的知青上山下乡,到偏远的西双版纳插队,然后干柴烈火,在当地跟女孩子发生了关系,后来策政变化,知青返乡,一堆孩子留在了当地。

孽债讲的就是一群返城知青的子女从遥远的西双版纳到上海寻亲的故事。

挺火的,该剧在1995年1月9日在上海电视台播出,创下了42.62%的超高收视率。

42.62%啊!

这尼玛太恐怖了,从2015年往后,哪有这样的剧王?

“弄回来也没啥吧,只要小人健康就好了。”王美琴插口道。

“侬、侬……”老许一脸【慈母多败儿】,恨不得将这个不成器的媳妇给揍一顿的憋屈模样。

不过到最后,还是没忍心下手。

“不过,你去了多少辰光噶,还没得谈恋爱,是有些奇怪伐啦?”

……

别说王美琴奇怪了,许铭自己都有些奇怪:

他长得模样端正,身高也高,父母工作也不错,算是上海中级偏上的家庭。

怎么在版纳知青的时候,就没跟当地的漂亮小姑娘发生点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