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逼宫

这恐怕皇太极本年度听到的一个最不幸的消息了。

莽古尔泰并没有死,而且还活得活蹦乱跳的。

只不过他现在做了明军的俘虏,而明军那边也开出了送回莽古尔泰的条件——交出范文程。

而最让皇太极震惊的,是他手中这封要求交换人质的书信,居然是大明皇帝朱由检亲笔所写。

朱由检居然就在遵化城中?

皇太极是彻底地惊了,朱由检身为大明天子,不好好地呆在京城之中,为毛会跑到这个鸟不拉屎的遵化来?

难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巧合吗?

皇太极就算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朱由检为何会到遵化来。

不过对于朱由检提出来的交换人质,皇太极当即就将书信摔到了地上,咆哮道:“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一个是皇太极想除之而后快的政敌,一个是皇太极刚刚提拨重用的智囊,就算用脚后跟来想想,皇太极也不可能舍范文程而去救莽古尔泰。

就在此时,大贝勒代善快步流星地迈入大帐,朗声道:“大汗,听闻老三陷落敌城,却能安然无恙,可否真事?”

皇太极咬了咬牙,道:“不错,刚刚传回来的消息,莽古尔泰中了明军之计,失手被擒。”

代善哈哈大笑道:“老三真是福大命大,居然没折在遵化城中,那大汗需全力营救才是,听说明军点明要一个人,就可以将老三给换回来,依我看那,别说是一个人,就算是一百个一千个,也是值得的。”

皇太极脸色阴沉,道:“大贝勒,你可知明国那个狗皇帝,要的是何人吗?”

代善道:“管他是谁,只要不是你我,谁都没有老三的命重要,大汗不可能不顾手足之情吧?”

皇太极沉声地道:“他要的可是本汗身边第一谋士范文程范先生。”

“范文程?”代善眼中掠过一丝的轻蔑之色,不以为然地道:“一个汉人奴才而已,怎么大汗会为了一个小小的章京,就罔顾老三的性命吗?”

皇太极重重地哼了一声,道:“范先生有诸葛孔明之才,经天纬地,计谋无双,我大金得如此贤才,将来定然能定鼎中原,明国皇帝之所以肯用莽古尔泰来换范文程,那岂不证明范文程是何其重要?就连明国皇帝都看重之人,我们又岂可轻易放弃?”

代善呵呵冷笑道:“可拉倒吧,范文程在明国时不过是一个区区的秀才,连个功名都未曾混上,若不是先汗赏他一碗饭吃,还不知道他现在在哪个犄角旮旯混吃等死呢?

“再说了,他投靠咱们大金这么多年,也从来没见他有什么才干,干过什么大事,就说这次吧,千里偷袭喜峰口,也就是大汗相信他,谁都知道这是件不靠谱的事。

“这不,撞南墙上了吧?要不是他献的什么狗屁主意,老三至于现在这样陷入敌手吗?依我之见,赶紧地将这个范文程交出去,省得他继续地祸害人。”

皇太极铁了心地要保范文程,当然是寸步不让,斩钉截铁地道:“不可能,本汗绝不可能将范先生交出去的!”

代善摇摇头道:“老四,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想过没有,你这么做,正蓝旗的子民该怎么看,其他七旗的子民又该怎么想?为了区区一个汉人奴才,搞得八旗人心离散,值的吗?”

皇太极神色一黯,默然不语。

似乎是回应着代善的话,近侍此刻进来禀报:“启禀大汗,各贝勒诸台吉,各旗的固山额真,正蓝旗的梅山额真求见。”

皇太极面色一滞,代善的率先出场,其实已经表明了各旗的态度,此刻各旗贝勒固山一起觐见,更多的像是一种逼宫。

但皇太极能拒绝他们觐见吗?

压力山大呀!

“传!”

很快,无数人涌入到了皇太极大帐之内,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等皆在其列,黑压压地站了一大片。

“恳请大汗交出范文程,换回三贝勒!”

这里面有正蓝旗的人,他们最是迫切希望营救回莽古尔泰的,所以言辞最为激烈。

其他旗的人,有和莽古尔泰交情不错的,也是希望救回莽古尔泰。

就算是和莽古尔泰有些不对付的,此时此刻也不敢轻易出来反对。

今天皇太极如果说为了一个汉人范文程而拒绝救莽古尔泰的话,那么轮到明天自己被明军俘虏,恐怕也没什么好结果了。

所以,在营救莽古尔泰的问题上,各旗之间竟然高度地默契了一把。

在他们看来,那怕范文程再有才华,也不过是他们旗人的奴才走狗,一个贱民,又怎么可能和他们高高在上的旗主相提并论。

而且,让皇太极如果开了这个坏头的话,那后续的事情,就是他们不可承受之重了。

皇太极脸色铁青,原本以为,能站出来替莽古尔泰说话的,也不过区区几人而已。

但没想到,几乎建奴所有的高层都站到这一边。

那怕是他们平时有怨隙有争斗,但此刻竟然出奇地保持着一致的态度。

这让皇太极很是难受。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讲,范文程都是皇太极所倚重的人,他几乎已经是坐稳了建州第一谋士的宝座,皇太极在战略战术上面,范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可惜手下的这些蠢材,没有人能够看出范文程的价值了。

莽古尔泰这货,有勇无谋,还处处想跟他争一争汗位,这种人,活着就是个垃圾,这次能借明军之手除掉他,机会难得。

可惜这家伙傻人有傻福,居然在乱军之中捡得了一条性命。

反倒成了明国狗皇帝要挟本汗的最大筹码。

皇太极的怒火上涌,只可惜,他虽然贵为建奴大汗,但却未必有绝对的话语权,诸旗若是联合起来逼宫的话,皇太极也不可能无视。

就在此时,一名近侍走了皇太极的身边,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皇太极脸色露出了凝重之色,重重地哼了一声,没有理会诸人,径直地拂袖而去。

大帐之内,只留下诸贝勒固山,面面相觑。

大汗既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这到底几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