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你懂进销存管理吗

工商局的突击检查虽然惊险,但也给陈阳提了个醒。他深知,要想在这个年代把便利店做大做强,光靠勤劳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

这天一大早,陈阳就拿着一叠表格坐在收银台后面写写画画。林小雨好奇地凑过来:“陈阳,你在设计什么呢?“

“进销存管理系统。“陈阳头也不抬地说,“上次工商检查给我提了醒,咱们店里的管理还是太粗放了。“

林小雨一脸茫然:“进销存是什么?“

陈阳放下笔,耐心解释道:“就是进货、销售、库存的管理系统。比如说,咱们要知道每天卖了多少东西,还剩多少库存,什么时候该进货,进多少合适。“

“这不是每天都在做吗?“林小雨指着收银机旁边的小本子。

陈阳摇摇头:“那只是最基础的记账。真正的进销存管理要做到'三清':账目清、库存清、货款清。“

看着林小雨似懂非懂的样子,陈阳拿出一张刚画好的表格:“你看,这是我设计的日进销存记录表。横着分品类,竖着记录每天的进货量、销售量和库存量。“

“这样记录有什么用?“林小雨还是不太明白。

“好处可大了。“陈阳兴致勃勃地说,“首先,咱们能准确知道每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哪些卖得好,哪些卖得差,进货就有依据了。“

“其次,“他指着表格上的一栏,“这里记录进货价和售价,能随时计算出毛利率。再配合销量,就知道哪些商品最赚钱。“

林小雨若有所思:“就像上次那个牛奶,进价两块五,卖三块五,毛利率是...“

“百分之二十八点五七。“陈阳笑着说,“但光看毛利率还不够,要看总利润。比如泡面毛利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但销量大,总利润反而更高。“

“原来是这样!“林小雨恍然大悟,“那库存管理呢?“

陈阳翻出另一张表格:“这是库存预警表。每种商品都设定一个安全库存量,比如这个饮料,日均销量是二十瓶,配送周期是三天,那安全库存就该设在八十瓶左右。“

“为什么是八十瓶?“林小雨问。

“因为要留出余量。“陈阳解释道,“万一供应商延迟送货,或者突然销量增加,也不至于断货。这个就叫库存控制,既不能太多占用资金,也不能太少影响销售。“

林小雨拿起表格仔细看着,突然问:“那这些数据怎么统计?每天手工记录得累死人吧?“

陈阳笑了:“所以我准备买台电脑,用Excel做表格。将来如果生意更大了,还可以上专门的进销存软件。“

“电脑?“林小雨吃惊地说,“那得好几千块钱吧?“

“值!“陈阳斩钉截铁地说,“现在是九八年,电脑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咱们早点开始,等将来开连锁店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林小雨眼睛一亮:“你想开连锁店?“

“当然,“陈阳胸有成竹地说,“但要开连锁店,管理更要规范。你想啊,要是有十家店,每天的进货、销售、库存都要统计,没有规范的管理系统怎么行?“

看着陈阳信心满满的样子,林小雨也来了兴趣:“那我也要学这个,你教我吧!“

“好啊,“陈阳欣然答应,“不过得从基础开始。今天先教你怎么做日清日结。“

就这样,陈阳开始手把手教林小雨进销存管理的知识。从最基础的收银记账,到库存盘点,再到数据分析,一点一点地讲解。

林小雨学得很认真,没几天就能独立完成日常的进销存记录。有时还会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在表格里加入商品条码栏,方便以后电脑化管理。

一周后的晚上,陈阳正在核对当天的账目,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小雨,今天的泡面销量怎么比平时高这么多?“

林小雨笑着说:“因为我发现隔壁工地最近加班多,就在下午四点左右多补了一些货,果然卖得不错。“

陈阳惊喜地看着她:“你是怎么想到的?“

“还不是你教的嘛。“林小雨有点不好意思,“你不是说要关注周边环境的变化,提前预判需求吗?我就留意了一下工地的情况。“

陈阳由衷地赞叹:“做得好!这就是数据分析的价值。通过销售记录发现规律,提前做好准备。“

“对了,“林小雨突然想起什么,“我还发现一个规律。每到月初和月中,日用品的销量会增加。我猜是因为工人发工资的时候比较舍得花钱。“

“没错!“陈阳更加惊喜,“所以这时候要适当增加日用品的库存。你看,掌握了进销存管理,连顾客的消费习惯都能分析出来。“

林小雨认真地点点头:“我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你这么重视这些数据了。原来小小的便利店里也有这么多学问。“

“这才是现代零售业的经营之道。“陈阳感慨道,“未来的商业竞争,比的就是谁的管理更精细,谁对市场的把握更准确。“

第二天,陈阳真的去电脑城买了一台二手电脑。虽然花了不少钱,但他知道这是必要的投资。

看着陈阳在电脑上建立各种表格,林小雨也跃跃欲试:“你教我用电脑吧,我也想学Excel。“

“当然要教你。“陈阳笑着说,“不过在这之前,你得先把打字练好。“

就这样,每天晚上关店后,陈阳都会抽时间教林小雨用电脑。从最基础的打字,到Excel的操作,再到数据统计分析,循序渐进。

林小雨学得很快,不到一个月就能熟练使用电脑处理日常的进销存数据。有时候陈阳去进货,她一个人也能把所有数据整理得井井有条。

这天,一个供应商来送货,看见林小雨正在电脑前认真地录入数据,不由得惊讶地说:“小店还用上电脑了?现在连大超市都没几家用呢。“

陈阳笑着说:“现在不用,将来也要用。我这是提前适应。“

供应商竖起大拇指:“陈老板有远见啊!对了,最近我们公司在推广一种条码扫描器,要不要考虑一下?“

陈阳心中一动:“多少钱?“

“平时两千多,看在我们合作这么愉快的份上,给你算一千八。“供应商说。

“成交!“陈阳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知道,条码管理是未来的趋势,现在入手正是时候。

等供应商走后,林小雨有些担心:“这么贵的设备,值得吗?“

陈阳胸有成竹地说:“当然值得。你想啊,有了扫描器,商品进出库就不用手工记录了,直接扫码就行,既快又准。将来咱们店多了,这套系统就更重要了。“

看着陈阳信心满满的样子,林小雨突然说:“陈阳,你真厉害。这些管理方法,一般人想都想不到。“

陈阳心里一暖,但表面上还是轻松地说:“这没什么,都是书本上学来的。关键是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其实他心里清楚,这些都是重生前的经验。在未来,他亲眼见证了连锁便利店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打败传统小店。现在提前布局,就是为了在这波浪潮中占得先机。

晚上关店的时候,陈阳看着电脑里整齐的数据,心里充满成就感。他知道,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便利店现代化管理的开始,也是他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的基石。

“小雨,“他突然说,“你相信吗,再过几年,所有的便利店都会用上电脑管理。“

林小雨认真地看着他:“我相信。因为这样的管理方式确实很科学。“

陈阳笑了:“所以我们现在学这些,就是在为将来做准备。记住,在商业竞争中,先行者往往就是赢家。“

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陈阳的心里充满期待。他知道,通过这套进销存管理系统,便利店的效率会大大提升。而这,仅仅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