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锦衣夜探惊侠影

大营帅帐内,朱翊钧对戚继光说道:“戚将军,你将情况说与几位爱卿”

朱翊钧不想再看,其他人那种看神经病的眼神,直接让戚继光来解释。

戚继光将情况叙述给几人后,果然又从脸上漏出了‘有病早看’的样子。

戚继光早就知道几人不会相信,在得到皇帝的准许后,带着几人前往大营中央的光团处。

此时的光团已经不能称为光团,而应该称为光环。

奇异的现象让几人已经相信了戚继光的话。接受速度最快的是一直跟在皇帝身边的冯保,朱翊钧做事从没瞒着他。

几人重新回到帅帐,面对如此不可思议的情况,一时间低头思索起来。

好一阵后,冯保打破平静:“万岁爷,通道的那边的情况尚未清洗,还请万岁爷摆驾关内吧”

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冯保想让皇帝回城池内避一避,万一有什么事,也不会第一时间波及。

朱翊钧摆摆手:“不用,如此危险境地,朕怎能抛下将士,独自躲到城内呢?此事休提”

其实朱翊钧一点也不担心,对面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时期,但通过系统有限的提示就能知道,这肯定是历史上记载过的朝代。

既然是记载过的朝代,凭借大明的火器不敢说稳操胜券,最低也能维持不败。

戚继光带来的京营精锐,光大炮就有500门之多,现在这些大炮的炮口全都指向了通道口,一旦有事发生,数百门大炮齐发,就那么点地方,收到大炮集火,想来没什么军队能够抵御。

况且,还有数万火枪手严阵以待,朱翊钧实在想不出历史上哪个朝代的末期时,还能突破这种阵仗。

“陛下,情况不明,大规模进军意见恐有不测,不如微臣率锦衣卫先行查探,待情形明朗后,再遣大军前往不迟”朱希孝的话,也是朱翊钧的打算。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哪怕现在大明的实力不弱,但仍需小心行事,这也是朱翊钧为什么,特意点名让锦衣卫随行的原因。

听到锦衣卫请缨,朱翊钧点点头:“也好,那么就劳烦朱爱卿了”

朱希孝稽首后,转身离开帅帐,立即召集部下做准备,毕竟是前往未知的世界,身穿这身飞鱼服肯定不合适,还需要去城里借点贫民百姓的衣服。

同样身为帝王的,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做出了相似的安排。

秦始皇派出的是赫赫有名的‘黑冰台’,黑冰台的前身‘铁鹰剑士’是秦国精锐中的精锐,单兵战斗力极强。

在对魏国的战役中,仅十名铁鹰剑士联合十几名秦军猛士,便从魏军军门一路突破到中军大帐,并斩杀魏军主帅亲兵六十余人。

黑冰台便是在铁鹰剑士的基础上建立,现在直属黑冰台的秘法队,就是由300名铁鹰剑士组成。

汉武帝派出的是“绣衣使者”,这同样是一个直属于皇帝的高级特务机构。历史上最著名的案例,便是绣衣使者江充利用职权诬陷太子刘据谋反,导致太子被迫起兵并最终被杀。

不过现在的绣衣使者的首领还不是江充,而是有苍鹰之称的致都。

数日后,光环已经彻底成型,靠近三丈之内,士兵们的铁甲自行震颤,朱希孝束发的绸带凭空飘起,如同被无形手掌托着。

朱希孝深吸一口气,回头向着远处高台上正在观望皇帝,抱拳稽首。而后手一挥,带着百余名锦衣校尉踏入了时空通道。

时空通道似乎没有任何距离,一只脚还在大明,另外一只脚就碰到坚实的土地。

朱希孝紧了紧身上的粗布麻衣,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百余名同样扮作百姓的锦衣卫。

他深吸一口气,低声下令:“五人留守通道,其余人分作十队,每队九人,散入四周探查。日落前在此处会合,若有异动,放烟火为号。”

“遵命!”锦衣卫们齐声应道,随即三三两两隐入山林。

朱希孝带着一队人一片葱郁林地,远处隐约可见城墙轮廓。他眯起眼,抬手示意众人噤声:“前方便是城池,小心行事。”

一行人沿山道缓行,不多时便看到路上的商队,几人先是对比了一下双方的衣着,见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放下心来。

只要自己的衣着打扮不要太突出,那就是胜利的第一步。

朱希孝装作的行商,跟在商队的后面。

沿着大路走了一里地,便出现一个茶摊,于是便歇脚蹲在茶摊旁听人闲聊。

摊主正与一名脚夫扯着嗓门抱怨:“这月粮价又涨了三成!朝廷说要抗蒙,税赋全压在咱们头上……”另一人压低声音打断:“嘘!多事之秋,莫谈国事!”

听到一阵后,朱希孝已经可以确定,这方世界应该是南宋时期,此地应是襄阳城。

得到情报后,朱希孝起身继续往襄阳城内走去,他还有查探一下,此时是南宋哪位皇帝在位,以及此地守军情况。

来到城门,朱希孝直奔城门口的告示,一般城门口都会贴着朝廷发布的告示或者是衙门张贴的通缉令。

从告示中,就能知道年号,从而确定具体时间。

布告墨迹未干,上书“蒙古大军压境,郭靖郭大侠率武林义士协守襄阳,凡青壮愿投军者赏银五两……”

‘郭大侠?’

朱希孝心头一跳,面上仍不动声色,布告中明明写着‘端平元年’,皇帝是南宋宋理宗。

史书中这个时间的襄阳守将明明是吕文焕,何来“郭大侠”?

“郭靖……吕文焕……”他喃喃自语,眉头越皱越紧。正思索间,忽听城门处一阵喧哗,马蹄声由远及近。

“郭大侠回城了!”人群中有人高喊。

朱希孝循声望去,只见一匹枣红骏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男子约莫四十余岁,面容方正,眉宇间透着沉稳。他身披灰布短袍,腰间悬着一柄无鞘铁剑,虽无华服加身,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百姓纷纷退至道旁,目光中满是敬仰。

‘这便是郭靖?’

朱希孝暗自打量,忽见路边一名樵夫模样的汉子猛地掀开背篓,抽出一柄短刀,暴喝一声:“死来!”话音未落,人已如离弦之箭扑向马背上的郭靖!

电光石火间,郭靖单手勒缰,另一掌凌空拍出。霎时狂风骤起,那刺客竟如断线风筝般倒飞数丈,重重撞在城墙上,“哇”地吐出一口鲜血。

“留活口!”郭靖声如洪钟,早有兵卒一拥而上按住刺客。

他翻身下马,对围观百姓抱拳道:“诸位受惊了。蒙古奸细猖獗,还望多加提防。”言罢翻身上马,径自入城,仿佛方才不过拍飞一只蚊蝇。

朱希孝僵立原地,掌心沁出冷汗。那一掌之威远超常人所能,便是京营最精锐的力士也绝无这等本事!他强压下心头惊骇,匆匆扫视四周——茶摊脚夫仍在议论郭靖“降龙十八掌”的神威,孩童嬉笑着比划掌风,守城兵卒对此习以为常……

“大人,此地古怪!”一名锦衣卫凑近耳语,“史书何曾记载这等人物?莫非是妖人幻术?”

朱希孝摇头,嗓音发紧:“速回通道!此事须即刻禀报陛下!”

一行人悄然退出人群,疾步折返山林。夕阳将沉时,朱希孝踏入光幕,回头最后望了一眼襄阳城楼。暮色中,那“郭”字大旗猎猎飞扬,宛如一头盘踞城头的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