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入晨露少许,文火煮至沸腾……”
……
“加入凤尾草三株,中火慢炖,直至汤液微绿……”
……
炼丹房中,余辰拿着玉露膏丹方,按上面的要求加入材料,控制着火候。
作为一种外敷的丹药,玉露膏与辟谷丹不同,整个过程所用的火势都不大,因此更考验耐心。
一个时辰后。
【玉露膏炼制失败,炼丹手法熟练度+1,奖励丹点+1】
第一次炼玉露膏,果然以失败告尾。
余辰倒掉了废液,开始思考在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咦,余师弟这么快就拿到玉露膏的丹方了?”
崔仪刚从张玉林那里逛了一圈,看到余辰手中的丹方发出一声惊疑。
余辰点了点头:“这是我在草药谷刚通过测试时邵师给的。”
“哦~!邵师给的?
看来他很看好你啊。”
崔仪明明是在称赞,却不知为何带着莫名的笑意。
“玉露膏的丹方很难得到么?”
“那倒不是,只不过这不太符合咱们灵药宗传承丹方的规矩。”
“规矩?”
见余辰不懂,崔仪耐心解释:
“咱们灵药宗作为首屈一指的炼丹宗门,传承自然是看得重中之重。
目前所有的丹方都由咱们药王谷的四大宗师把控。
通常来说,所有丹童都有辟谷丹的丹方,但想要得到下一种,就需要向四大宗师申请考核,成功后才能得到。
成为丹师的先决条件,就是取得五种凡阶丹药的丹方,并能够熟练炼制。
而辟谷丹和玉露膏就是其中的两种。”
四大宗师?
应该就是宗门的四个二阶丹师了。
每半年一次的讲丹大会都是邵景炎去的,因此余辰只见过他,还不知道其他人是谁。
于是他问道:
“师兄可以介绍一下四大宗师吗?”
“四大宗师分别是药师闻君安,体师曹阳,毒师谷彧和灵师邵景炎。
药师闻君安主攻医术,对医用丹药最为熟悉,咱们灵药宗的医师就是由他和门下丹师组成。
体师曹阳喜欢研究人体潜能,所以他研究的丹药要么是用来增强体质,辅助锻体的,要么就是用来损害修为根基,短暂换取力量的。
毒师谷彧最喜研究毒药,一手毒术登峰造极。
而灵师邵景炎,在四位宗师中丹术造诣最高,几乎所有类型的丹术都有涉猎。”
“那四大宗师的考核难度有区别吗?”
崔仪点了点头:
“丹童晋升丹师后,需要挂名在四大宗师其中一位手下,由他亲自指导。
其中,药师闻君安和体师曹阳的考核最容易,只需要在两天十次指定丹药的炼丹中,成丹率不低于四成即可。
因此几乎所有的一阶丹师都在他俩名下。
毒师谷彧考核稍难一些,成丹率需要达到六成,他手下只有一个丹师,同时也是他的亲传弟子。
而灵师邵景炎迄今为止手下还没有挂名过任何丹师。”
这规则和前世的导师制有些相似,比较好理解。
不过余辰有一个疑问的点,既然邵师本领最高,手下为何无人?
余辰向崔仪提出了疑问。
“嗯……邵师虽然为人和善,可是他设置的考核未免太过严苛!
两天共十次的炼丹中,成丹率要求不低于八成。
而且,成功的丹药中,至少要有一炉是上品。
要知道炼丹本就不易,就算是相当熟练的丹药,平均下来成丹率能有六七成已经不错了。
更别说考核时拿到的丹方是随机抽取的,八成的成功率未免也……
总之,这样的要求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而尝试过的少数人,因为一直没法过关,熬了很久后也只能放弃了。”
崔仪说到这里,眼神中带着几分无奈,看来也是有过故事的人。
“说起来,药王谷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哪位宗师看好你的话,你以后就要挂在他名下。
毕竟,大家在药王谷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是人家因看好你直接赐下丹方,你最后却拂了人家面子,传出去不太好听。
所以,被邵师赐下丹方的余师弟,你可要加把劲了!”
崔仪惋惜一声,拍了拍余辰的肩膀。
余辰闻言先是一愣,随后脸都绿了。
好好好!
修仙界也搞人情世故是吧?!
崔仪见余辰表情抽搐,不由捂嘴笑道:
“罢了,今日我比较闲,师弟若是不介意的话,倒是可以给你讲解一下玉露膏的炼法。”
“唉~!那就多谢师兄了。”
……
崔仪往丹炉中倒入晨露,在文火下慢慢烹煮,对余辰细细讲解:
“即便同是凡阶丹药,玉露膏相比于辟谷丹来说,炼制难度也提高了不少。
辟谷丹几乎全程大火,虽是在炼丹,但说成熬汤也不算违和。
所以只要不是材料本身有残缺,一些细微的失误通常不会导致炼丹失败。
但玉露膏不一样,药材的年份以及新鲜程度都会影响药力,进而影响炼制时间。
往往差之毫厘,就谬以千里。
这时各种药材的炼制时长就需要炼丹人自行判断了。”
余辰看了一眼丹方。
上面确实只说了药材要炼到什么状态,没有说明具体的时间。
崔仪拿起第一种药材——三七,将其放入沸腾的晨露中煎煮。
“通俗来讲,药材年份越老,药力也会越强,但想把药力释放出来所需的时间也会越久。
因此区分好药力是炼丹时的重中之重,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不断炼丹积累经验,等炼得多了自然一眼就能判断出。
二是用修士的第三只眼——神识来判断。”
三七烹煮好后,崔仪放入了第二种药材,接着说道:
“神识作为神魂的一种衍生力量,具备诸多妙用。
要想成为丹师,做到神识入微是基础要求。
而提高神识控制的方法很多,比如修为突破时,神魂会随着壮大,神识自然也会增强,不过这种方法速度太慢。
又比如在神魂疲惫时通过炼丹来把自己逼到极限,等休息充足后,神魂也能提升。
不过这种状况下,成丹率会下降得很厉害,所以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成本。
还有一种就是修行对应的功法,可以在宗门藏法阁里找到,但这些功法多多少少会有些副作用。
具体想采取哪种方法,就看师弟你自己的喜好了。”
说罢,崔仪拿出一个药碾,把一种叫做明黄的固体置于其中研磨。
嗯?
原来明黄还要研磨的吗?
余辰看了下丹方,这才发现上面说的是明黄粉而非明黄。
感情刚才炼丹错在这儿了!
崔仪磨好后,将细粉状的明黄倒入,药液瞬间就被染成了淡黄色。
之前余辰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明黄完全溶解花了很长时间。
恐怕就是这段时间导致了药力流失。
“看来以后炼丹前要注意好药材的形态。”
余辰在心中记了一笔。
之后的步骤倒是没有太大出入,终于到了成丹的时候。
在神识的帮助下,崔仪开炉的时间恰到好处,没有太大的意外,炼出一炉玉露膏。
因为其是一种膏状物体,崔仪用勺子从丹炉内部慢慢刮出,然后装入一种有盖的小罐子。
余辰观摩整个过程,觉得受益匪浅,当下出言感谢:
“多谢师兄。”
“小事而已,同门之间互帮互助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