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酒酿

江白氏今天刚从县城回来,在村口就被宋家老三宋巧儿拦住了车子。

那宋巧儿说宋家大娘想她了,请她去宋家坐坐。

说实话,自从江灵死了,江晚嫁人,她就不想和这对母女有任何瓜葛。

可是那宋巧儿一副凄苦样,村口人又多,她若再不去,可能就要被指指点点,无奈之下,只好来到宋家。

一到宋家,就见那张桂兰愁眉苦脸,扶着额头,好似很虚弱的样子。

张桂兰一见她,立马哽咽起来,起身时还差点摔倒了,可见身子骨真不怎么好。

张桂兰拉着江白氏坐下,未语泪先流,说江晚自从嫁进他们家,活也不会干,饭也不会做,还游说宋鹤卿不交家用,想饿死自己。

江白氏刚开始不信,那宋巧儿在旁边也添油加醋,她就信以为真了,想帮张桂兰教训一下自己这个外甥女。

没想到这外甥女不似以前那般柔弱,像是变了个人,伶牙利嘴起来,自己竟说不过。

但她仍撑起长辈的架子:“既然你能赚钱养家,所谓家和万事兴,你就该为这个家出份力,家用还是应该交的。”

江晚无辜:“我交了啊。”

张桂兰瞪大眼睛:“你哪里交了?!”

江晚柔声道:“娘,你昨天不还口口声声要和我们算账,在鹤卿房里算的明明白白,我们可交了三两八钱家用呢,那写好的账单还在鹤卿桌上摆着呢,我要拿出来给舅母看看吗?”

张桂兰气的脸涨得通红,却一点声都发不出来。

江白氏看张桂兰的样子就知道已经斗输了,挺直的脊梁也垮下了。

江晚见好就收,重新露出温柔的笑容:“舅母放心,我记住您的家和万事兴,毕竟我们江家就是如此,你说对吗?”

有了台阶江白氏赶紧说道:“是啊,家庭和睦最重要,你婆婆可能老糊涂了,有些东西记不清了,你作为晚辈不能斤斤计较。”

江晚乖巧地点点头,而后拎起手里的鱼:“舅母还没吃饭吧,我今天买了鱼,留下来一起吃。”

江白氏逃也似的站起身:“不了不了,家里还有事,我也得赶紧回去了。“

张桂兰气鼓鼓地看着江晚送江白氏出门。

江晚假装没看见,笑吟吟地送走了江白氏:“舅母慢走,回去代我问舅舅好。”

江晚回到屋里,张桂兰已经气的回屋了,宋巧儿更不用说了,从她进屋就已经龟缩在房间里了,家里一下就剩下江晚和宋鹤卿了。

宋鹤卿看着江晚,挤出一抹苦笑:“我这家庭.....为难晚儿了。”

江晚却不以为意:“夫妻和睦,就是最大的幸福。”

宋鹤卿点点头。

反正他的晚儿说啥都对。

晚上,江晚煮了酸菜鱼。

酸菜的香味和鱼的鲜味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宋鹤卿闻时已经咽起了口水,等吃到了嘴里,那鱼的鲜嫩一下在口腔里爆开,牙齿轻碾,那里面又爆出酸菜特有的醇厚深酸,让人欲罢不能。

就连那配菜都吸饱了汤汁,好吃到不行,宋鹤卿和江晚一口气吃的干干净净,连点汤渣都不剩。

江晚打了个饱嗝,肚子涨得躺在了床上。

而宋鹤卿则收拾起了碗筷。

江晚看着宋鹤卿的背影,觉得他走路似乎没那么跛了,一下子坐了起来:“鹤卿,你的腿最近还疼吗?”

宋鹤卿收拾碗筷的动作停了下来:“好像....没那么疼了。”

江晚发自内心地高兴:“这药这么管用!”

宋鹤卿也很高兴:“那大夫说了,不是很严重,只是治疗有点晚而已。”

江晚当即站起来数了下药包。

这药不便宜,上次宋鹤卿就花了500文,过几天又该买药了,自己身上也就几百文,宋鹤卿身上也就一两,加起来再吃上小半月就没了。

江晚又开始盘算扩大生意。

自己每天卖的酸梅汤份数有限,只有70文的收入,照这个速度,就算加上宋鹤卿的抄书钱也是不够买药的。

江晚就盼望酒曲能尽快发酵好。

过了一天江晚去杨大婶家,那小丸子一个个都生出了白毛,也就意味着酒曲发酵成功了!

江晚于是把糯米上锅蒸熟,再放入适量酒曲,搅拌均匀后,放入大缸里,在中间掏了个洞。

这些活都是在杨大婶家做的,杨春桃在旁一直看着,时不时问两句:“为什么中间要掏个洞啊?”

江晚回道:“这种像洞穴一样的结构可以形成空气流通通道,避免厌氧菌过度繁殖。”

“厌氧菌?”杨春桃疑惑。

江晚只顾得解释,忘了他们听不懂,于是说道:“反正就是为了更好的发酵。”

杨春桃这才点点头。

她看江晚又在缸外面裹了几层布,又好奇了:“为啥要给缸捂起来?”

江晚又细心解释:“这个酒酿要在合适的温度才能制作成功。”

他们制作完成的时候,杨大婶回来了,看见杨春桃问东问西,责怪起来:“你可不能这样,都快把嫂子的方子都学完了。”

江晚笑笑:“不碍事的,杨大婶,这酒酿不难,你们学会了就学会了,算是我感谢你们帮助的。”

这下杨大婶不好意思了:“那怎么行,你帮我们的也不少,那天你大叔回来就说了你的建议,我们还讨论了一晚上,决定就按你说的,把柴卖给那人,有空余时间再干干其他的。”

江晚关切地问道:“那大叔准备再干点啥呢?”

“他说今天去县城先和人谈好价格,然后去找找,看哪里有啥活可以干的。”

杨大婶说到这叹了口气,自己相公除了种地不会其他技能,真不知道还能干点啥。

江晚想起自己在县城看到的短工市集,建议杨大叔可以去看看。

杨大婶一拍手:“对啊!我赶紧告诉我家老杨。”

又过了两天,江晚去看了下,打开盖一股浓郁的清甜带着淡淡的酒香。

杨春桃也伸过来看,只见米粒软糯,汁水清亮,闻着更是香甜。

“嫂子,这闻着就好喝!”

江晚看她那馋猫样,就舀了一大碗给她:“你们也尝尝,现在天寒,晚上大叔和你哥回来,可以煮热了再吃。”

杨春桃忍不住,拿起就先尝了起来。

一入口先尝到的是温润的甜,而后泛起微微的酸,最后余下一缕醇厚的米香。

“妈呀!这太好喝了!嫂子你太厉害了!”

江晚看春桃这么喜欢,就放心了。

有了它,自己的酸梅汤就有新花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