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战时体制

“现在燧发枪装备了多少军队?”朱由菘转移话题问道。

王文立刻回道:“目前已经装备了五千军士!”

“才五千?”朱由菘眉头一皱,立刻看向随行的兵仗局副使杨柳松问道:“现在兵仗局一天能生产多少支燧发枪?”

为了更好更有效的反馈信息,朱由菘打破信息壁垒,让各部门联动起来,其中兵仗局副使杨柳松带领几名工匠常驻军营,随时了解和反馈武器的使用情况给兵仗局。

同样的,荣耀军也会派出几名军官作为军代表常驻兵仗局,这样可以及时沟通反馈信息。

这些沟通人员虽然职位都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只要朱由菘巡视,这些人中最高职位的就会陪同巡视,以便纪录朱由菘的意见和随时回答朱由菘的问题。

杨柳松作为兵仗局副使,是派驻荣耀军中职位最高,因此,经常陪同朱由菘巡视。

“经过陛下的天才设想后,现在兵仗局一天可以生产燧发枪80支,已经是以前好几倍。”杨柳松恭维的回道。

在没发明燧发枪之前,兵仗局以前生产合格火绳枪十几支,经过朱由菘的流水线生产之后,产量大增。

一天80支,一个月才2400支,现在荣耀军三万多人中还有两万多人没有装备,也就是说完全装备至少还要一年。

“怎么这么慢?”朱由菘有些不满的问道。

按照朱由菘的经验,任何商品只要能上流水线,就是哗啦啦的生产,只会产能过剩。

听到陛下抱怨慢,杨柳松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在他负责兵仗局十几年来,这已经是最快速度。

现在距离建虏南下最多还有三个月,这样的速度完全不行,恐怕还没有装备全军,建虏铁骑已经饮马长江。

“有多少工匠生产燧发枪?”朱由菘又问道。

“现在一共368名工匠负责生产燧发枪!”杨柳松赶紧回道。

“不应该啊?”听到三百多人负责生产,哪怕纯手工,也不至于三个人一天才勉强制造一支燧发枪,朱由菘可是理工科高材生,主修机械和材料,十分了解工艺效率。

“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朱由菘陷入沉思。

随行众人看向皇帝思索,不敢打扰,只能默默像木头人一般站着,不敢发出一丝声响,深怕打断皇帝的思索。

“看来要亲自去一趟兵仗局!”思索片刻,朱由菘还是没有想到问题所在,准备再去兵仗局一趟,亲自观摩一下燧发枪生产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现在出发兵仗局!我要亲自看一看生产线!”朱由菘是个雷厉风行的性格。

“陛下,现在是工匠正在午休,还是微臣先派人通知一下!”杨柳松建议道。

听到杨柳松的回答,朱由菘似乎抓到一丝关键。

“工匠一天工作几个时辰?”朱由菘问道。

“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杨柳松下意识回道。

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听到这个回答,朱由菘瞬间反应过来,立刻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朱由菘因为惯性思维,以为是现在人的工作模式,虽然不至于12小时两班倒,至少也应该是八小时工作。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六小时工作制,最关键的是古人工作没有紧迫感,也就是工作上厕所喝水都是慢悠悠,如果纯工作时间,估计还不到五个小时。

这是时代决定,毕竟明代匠人只吃两顿饭,都是粗粮,根本无法维持高强度工作,其次,古代没有电灯,天黑还要宵禁,冬天一般六点不到就要天黑,要在天黑之前回家,也就是四点左右就会下班。

“从今天开始,工匠晚上不用回家,每天卯时开工,午时休息,酉时放工!至少六个时辰在上工!”朱由菘说道。

这个作息时间就等于,早上七点上班,晚上七点下班,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工作十个小时。

闻言,杨柳松面色难看,这种工作强度,闻所未闻,工匠根本扛不住,就算是杨柳松自己,听到这样的工作时长,也是两眼发黑,身体颤抖。

不仅是杨柳松,旁边的王文、阎应元,甚至随行的沟通员光禄寺少卿薛强都是脸色微变,都觉得时间太长了。

古代最苦的农民,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其实真正工作时间也就八个小时左右,一年还有好几个月属于农闲时间。

“有问题?”看到杨柳松的表情,朱由菘眉头一皱,幸亏是纯手工的流水线,如果科技再发达一点,有了机械自动流水线,朱由菘直接就是十二小时两班倒。

这都什么时候,建虏在北方京都已经站稳脚跟,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南下,还不进入战时体制,更待何时。

朱由菘可不想学第三帝国的小胡子,从1939年二战爆发,第三帝国莱茵金属和克虏伯这些军工企业工人还在五天八小时加双休,一年还可以享受一个多月年假。

呵呵!

一直到43年,也就是库尔斯克坦克大战失败时候,第三帝国被迫进入战略防御状态,局势相当紧张,小胡子才决定进入战时体制,实行八小时三班倒。

也就是到44年,第三帝国才彻底进入战争体制,军工爆发出前所未有产能,无论坦克和飞机生产数量达到巅峰。

可惜进入战时体制太晚了,这时候盟军已经攻入本土作战,生产资源已经供应不足,而且完全丧失了制空权,军工企业是被盟军轰炸的重点目标。

最终一年后,小胡子在帝国大厦地下室饮弹自尽,第三帝国战败投降了。

“太早了,工匠看不见啊!而且工匠根本无法这么长时间干活!”杨柳松说道。

古代照明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一般是用动物油脂,或者植物膏油,尤其是达到生产的照明,更是奢侈。

不仅如此,古代底层人还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症状——夜盲症。这是因为物资匮乏,肉食摄入量不足。

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A的主要是哈密瓜、西兰花、胡萝卜,这些传入比较晚,现在大明的萝卜主要是白萝卜,维生素含量非常之低。

“一天三顿,白米馒头管饱,三天吃一次肉!”

“额外每人每月再赏赐白银一两!”

“兵仗局可以对外招募工匠,待遇和匠户一样,需要多少就招募多少,招募新工匠不用成为匠户身份。”

“至于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你列一个清单交给朕,朕在12时辰内给你送到兵仗局!”

原本脸色难看的杨柳松,听到皇帝的话后,顿时,脸上露出一丝惊喜之色。

兵仗局可不包吃,一般都是工人自带食物,现在包吃住,还是三餐,还是精粮。

明朝白米饭和馒头,可不是一般人家天天能吃,这是精粮,过节才吃。

最惊喜还是一两白银赏赐,兵仗局工匠基本都是发粮食,银两一年也很难发一次,在皇帝重大节日偶尔赏赐,还会被上级盘剥。

以前兵仗局基本不对外招募,子承父业,听起来还不错,有些类似于以前国有企业,不过兵仗局待遇太低了,几乎没人愿意主动加入匠户,反而不少匠户想尽办法脱籍。

现在朱由菘直接把工匠待遇提上去,几乎翻好几倍的提高,目前这样的待遇,对外面的工匠已经有了足够的吸引力。

“现在就去办,最迟明天必须进入战时体制!”

“微臣,遵旨!”杨柳松虽然第一次听到战时体制这个新名词,但是明白这就是让工匠每天工作5个时辰。

看到皇帝如此在意此事,杨柳松立刻告退,准备回兵仗局和顶头上司雷阳商量一下,要在明天完成陛下的要求。

“你回去告诉雷阳,一切要求朕都尽量满足,但是必须在三个月之内全面武装荣耀军。完成,朕重赏,甚至封爵!”

“延期,兵仗局上至提督太监,下至署正,全部斩首!”

朱由菘补充道。

提督太监正四品,兵仗局署正是从九品,也就是说,只要完不成,兵仗局所有大小官员,一共几十人,全部斩首,自然也包括副使杨柳松!

这就等于废了兵仗局!

其实费不费也无所谓,因为建虏马上就要南下,一旦战败,他这个皇帝都要去死,更别说一个小小的兵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