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李立1

荣耀军营,第八合成旅一个连队两百多人席地而坐,一排排很整齐,并且士兵抬头挺胸,精神抖擞的看向前面一名有些书卷气的男子。

眼前这么男子身材瘦弱,面白无须,嘴角带笑,说话不紧不慢,给人一种很谦虚和蔼的感觉。

男子叫李立,出生在江南一个小商人家庭,家境还算殷实,从小李立就很聪明,五岁就能完整背诵三字经,街坊邻里都夸起事神童,父母寄予厚望,希望李立考取功名,走仕途,光宗耀祖。

李立父母虽然是小有钱财的商人,但是却不希望李立也经商。

无他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的等级观念深入人心,走南闯北的李立父亲深深明白,在这种社会下,就算他再有钱,随便一个九品芝麻官一句话就可以让她们万劫不复,这才有破家县令一说。

李立也不负众望,年纪轻轻就考上秀才,学习同时也跟随父亲走南闯北做生意。

这也让李立看到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也理解了古诗上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并不是夸张句,也明白了“岁大饥,人相食”短短六个字背后的大恐怖!

李立第一次思考,考取功名到底是为什么?第一次怀疑“修身治国平天下”到底是不是自我标榜的噱头,亦或者语言艺术!

就在李立迷茫时,荣耀军大量招募读书人。

看到招募军士,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好男不当兵,一般只有走投无路才会去,不过军队招募读书人还是第一次,更让李立惊讶是还要通过考核,只有考核合格才能加入荣耀军。

最终让李立决定加入荣耀军的是这里特别的规定,比如见到上级和官员不用下跪,就连皇帝也不用,只需要用军礼,而这个军礼也很有意思,简单直接。

李立入伍,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不过李立最终还是加入了荣耀军。

加入荣耀军后,李立就接受严格的培训,亦或者是思想洗礼,无数闻所未闻的思想涌入他的脑海,一个个惊世骇俗的词语。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帝国的剑要为帝国的犁争取土地!”

“国防国防,何为国防,就是防止外族的男人强健本族的妇女和抢夺我们财产土地!”

如果是在四海升平的盛世,这些话可能没有什么市场,甚至叛经离道。

现在却是国破山河在,鞑子北方肆虐,流寇如蝗虫过境,百姓流离失所,被迫裹挟。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完全的诠释了鞑子的所作所为,讲师每一次讲话都让十八岁的李立热血沸腾,非常崇拜,犹如一位博学多才,不拘一格大儒,或者用救世主更加确切。

等到培训结束之后,李立才知道这位救世主,,,,,原来就是当今天子。

而李立也非常荣幸通过考核,成为一名连级指导员。

“两军交战,死人最多是什么时候?”李立扫视一眼手底下的士兵问道。

“冲锋时候!”

“打败仗的时候!”

“哈哈!”

“交战时候!”

李立面带笑容,轻轻摇了摇头。

“是溃败被掩杀时候!”一个脸上有刀疤的男人淡淡开口。

“对,就是被掩杀!”李立看向刀疤脸,然后说道:“这位士兵,你叫什么名字!”

“下山虎!”刀疤脸士兵站起身,敬礼回道。

这一刻,李立才看清这名士兵,身高超过一米九,虎背熊腰,站在那里就像一座小山,给人一种压迫感。

“这是你的名字?”李立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是!这是以前将军给我取的名字!”

下山虎目不识丁,因为从小体格健壮,力大如牛,父母就给他取名叫大牛,后来参军后,因为作战勇猛,取名为下山虎,刀疤士兵也觉得下山虎比大牛好听多了,从此,就叫下山虎。

“哪位将军?方便说一下吗?”李立顿时来了兴趣,荣耀军招募非常严格,需要审查,主要招募身家清白,年龄适中的农家子弟。

为了杜绝兵油子,老兵想要加入荣耀军,审查更是严格,有过劣迹不行,甚至跟随的将军有劣迹也不行,比如左良玉这些,还有祖宗三代都要查一遍,因为是战乱,查这些很难,如果查不出来,直接不要,只接受有据可查的老兵。

其次必须是精锐,经过层层考核,难度远远超过农家子弟。

“卢象升!”

“你是天雄军?”李立有些敬佩的问道。

“嗯!”

下山虎跟随卢象升征战四方,打过流寇,战过建虏,因为作战勇猛,成为卢象升的亲兵,还是亲兵千总,这个含金量就很高,这可是亲兵,也就是精锐中的精锐。

下山虎父亲病重,想要见唯一儿子一面,托人把信送到天雄军,下山虎随即回到淮安老家。

恰好,鞑子入关,卢象升率天雄军出征,最终被清军包围在贾庄,最终战死,天雄军几乎全军覆没,又一效忠朝廷的精锐之师被消灭。

顿时,众人肃然。

“下山虎兄弟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为什么说溃败掩杀损失最大吗?”

“当然可以!”

下山虎继续说道:“天雄军战无不胜,死战而亡,并非溃败被掩杀。我只是看到大明其他军队遭遇建虏,一个回合就被冲散,大家四处奔跑,建虏骑兵可以从容从背后追杀过来,往往伏尸十几里。”

“一味逃跑,后背暴露,等于完全放弃抵抗,成为待宰羔羊,建虏基本没有任何损失全歼一支我大明军队。”

“逃跑的结果往往就是被全歼,我亲眼看过,建虏三千人损失不到几十人就全歼我们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就是掩杀。”

“我们天雄军五千老弱被八万建虏重重包围,孤立无援,死战不退,让建虏付出同等的人数,虽败犹荣!”

天雄军是卢象升一手组建的精锐军队,人数达到7万之众,无论和流寇,还是建虏作战,百战百胜,因此上了皇太极的名单,是让皇太极为数不多忌惮的大明军队。

然而朝廷内斗,卢象升被打压,7万军队先是被高起潜带走4万,后又被权臣杨嗣昌带走两万多人,带走还都是青壮,只给卢象升留下不到五千老弱。

然就凭这五千老弱,却在抵抗建虏入关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完全的诠释了什么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最终明末第一猛人卢象升和他的天雄军被皇太极一波带走,崇祯身边忠心且有能力的人又少了一个。

为什么朱由崧一直觉得崇祯不怎么样,如果不是因为自挂东南枝,没有做小丑,才让他评价偏正面,否则,估计评价很难看。

明末其实不缺忠心的猛将,但是这猛将几乎都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