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草台班子

朱由崧一直让林峰密切关注武昌动态,并且在左良玉疯狂招兵买马时就混入不少锦衣卫。

左良玉刚一起兵,锦衣卫就把消息传到南京。

皇宫御书房中,朱由崧手中看着锦衣卫传来的密报,面色越来越阴沉,这让站在两边伺候的小林子和小卓子都感到了皇帝的愤怒。

“陛下,微臣是否立刻派人通知九江总督袁继咸!”冯可宗看到皇帝面色阴沉,小心的建议道。

冯可宗是锦衣卫同知,算是最早的同知,是锦衣卫的二号人物,后来皇帝提拔了并重用了林峰,现在冯可宗、林峰、马銮成为锦衣卫的三巨头。

不过林峰和冯可宗都被重用,马銮却被闲置了,不过作为指挥使,地位不可忽视。

在战乱时期,情报工作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朱由崧信任林峰,但是绝对不可能把情报工作完全交给一个人,冯可宗自然被朱由崧重用起来,成为另一只眼睛。

这就是朱由崧的双引擎理论,在重要事情上,朱由崧都坚持双引擎。

冯可宗以为皇帝是因为左良玉起兵而愤怒,实际上朱由崧是因为情报上清晰说明武昌被左军攻破,烧杀抢掠后一把火焚城,现在武昌俨然成为一座死城。

盐运枢纽,繁华富庶的武昌成为一座死城,财物被洗劫一空,数十万百姓被杀,这才是朱由崧愤怒的原因。

朱由崧不敢相信,自己人收拾起自己人来这么凶残,手段几乎和鞑子不相上下。

每一次朝代更替,多则全国人口锐减五分之四,少则也是三分之一。

此等恐怖现象,世界罕见!

“传王文和阎应元进殿!”朱由崧冷冷吩咐道。

知道皇帝心情不好,小卓子没有废话,立刻快速离开御书房,留下有些尴尬站在原地的冯可宗。

王文和阎应元接到圣旨后,马不停蹄就向皇宫赶去。

“参见陛下!”

“左良玉造反了,率大军顺江而下,你们准备一下,三日后,随朕一起御驾亲征!”朱由崧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废话。

“陛下万金之躯,剿灭左军就交给末将,一定不负圣望!”

来的路上,两人就从小卓子口中知道左良玉起兵造反,虽然心中惊讶,不过内心深处却有一丝隐隐兴奋,荣耀军终于可以出征,是龙是虎,一试便知。

“朕已经决定!”朱由崧一锤定音。

闻言,两人不敢再说什么,皇帝做事风格,两人十分清楚。

“王文,你立刻上八旅三团即刻出征,务必在左军拿下江阴之前抵达,协助袁继咸防守江阴,必须守住!”

“旅直属辎重营随行,务必保证后勤和装备充足!”

三团是加强团,拥有一个炮兵营,火力非常强大,共有两千多人。

辎重营主要马车,不仅可以运输火炮物资,还可以搭载人员。

古代行军基本靠走,即使脱下装备,也要随身携带一些基本的武器,十分消耗体力,一天行走三四十公里已经很不错。

荣耀军的辎重营可是下了血本,配备马匹和马车数量都很充足,就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运送士兵。

武昌到南京顺江而下途中,虽然拥有城镇无数,但是大城只有两座,一座是九江,一座是安庆,其中九江首当其冲。

想要阻挡数量众多的左军,依靠小城肯定不行,只有凭借大城高墙和囤积的守城物资。

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袁继咸总督九江,袁继咸是一个有远见的忠义之臣,原来的历史上,他被骗到左军中,左梦庚献给建虏做投名状,袁继咸面对建虏招降,断然拒绝,最终英勇就义!

“你们回去准备一下!我已经通知食品厂杨泽,你们需要什么物资直接去拿!”朱由崧吩咐事情,向来简单清晰,没有过多废话。

“末将,领命!”两人作揖告退。

---------------

左良玉起兵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南京,顿时,朝野震动,小朝会上,众臣议论纷纷,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反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朱由崧静静坐在龙椅上,让人看不透他的心思。

左良玉可是南明最大的军阀,号称佣兵八十万,虽然水分很大,但是足以说明左良玉手下兵多将广,单单总兵就十几个。

左良玉武昌誓师清君侧后,一把火烧了武昌,想给南下的李自成和建虏留下一个废墟。

“陛下,臣建议立刻派江北四镇军队去镇压左逆!”马士英立刻建议道。

目前南明,除了左良玉之外,就数江北四镇的军队数量最多,以及福建郑家,不过郑家距离太远,远水救不了近火,最重要的还是郑家听不听朝廷调遣还是另一回事。

“臣反对,江北四镇主要防备建虏和流寇,虽然建虏和流寇在陕西大战,难保不会南下!一旦抽调四镇兵力,建虏南下,该如何应对?”大学士蒋德反对道。

“那左逆兵临城下该如何应对?”马士英争锋相对。

这次左良玉打出的口号就是清君侧,目标直指马士英!所以在马士英眼中,无论建虏还是左军都一样。

“可以派使者和左良玉谈判!延缓进军速度!同时,昭告天下兵马进京勤王!”蒋德回道。

蒋德看来,江北四镇是大明的军队,左军也是,只要开战,都是内耗,都在消耗南明的整体实力。

左良玉打出的旗号清君侧,说的很清楚,就是铲除奸臣马士英,并不反对皇帝朱由崧。

在一面谈判的时候,让天下兵马进京勤王,几十万军队汇聚京都勤王,左良玉也会忌惮,最终选择妥协,只是蒋德心中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哼!”马士英一甩袖口,不想与蒋德继续争执。

“听说左军顺江而下,一路势如破竹,如果再不派军抵抗,就来不及了!”一个大臣一脸焦急。

“左逆虽然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实际上干一些和流寇一样的事情,左军沿途所攻陷的城市,生灵涂炭,百姓被杀,城市付诸一炬!”

“哎呀,这样的军队一旦到了南京,后果不堪设想!”

“臣建议立刻让天下兵马进京勤王!”

大臣们进言也不再咳嗽一声,表示自己要发言,想到就说,朝堂彻底乱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全然没有朝堂礼仪,这跟菜市场讨价还价一样。

“果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朱由崧心中暗暗摇头。

朱由崧给站在身边的小林子使了一个眼色。

“咳咳!”小林子立刻会意,咳嗽两声,见朝堂争论声变小,然后用特有的鸭公声说道:“肃静!”

闻言,众大臣快速安静下来,纷纷看向龙椅,知道皇帝要发言了。

“左逆以下犯上,屠戮百姓,朕已决定御驾亲征,亲率荣耀军诛杀左逆!”朱由崧缓缓开口。

“陛下,不可!”大学士蒋德首先反对。

“陛下乃万金之躯,怎可以身犯险!”

,,,,,,

几乎所有大臣都反对皇帝御驾亲征,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战败,皇帝成为俘虏,基本就玩完了。

“有何不可?成祖高皇帝多次御驾亲征漠北!”朱由崧说道。

“陛下,左军势大,陛下万不可冒险!”蒋德肯定不会说皇帝你又不会打仗,去了就是送菜,只能借口左军势大。

不仅是蒋德,就连马士英也觉得皇帝有些玩过了,编练新军也就罢了,毕竟用的是内堂的钱,就当皇帝在玩游戏。

但是打仗可不是游戏,尤其是和势头正盛的左军打仗。

“朕已经决定,三天后出征!”朱由崧乾坤独断。

嘶,所有大臣都惊呆了,古代决定出征,往往会准备几个月,甚至半年,就连大明战神拍脑壳出征也准备了五天。

皇帝居然才准备三天就要出征,只能用疯狂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