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察言观色的邹文林,看到马进忠的脸色变幻,立刻就明白了什么,内心慌得一批,不过脸上依旧洋溢着自信从容的笑容问道:
“马将军,你可知道前几天打穿围困东门五千左军,轻松进入九江城的两千多火器兵吧?”
马进忠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若不是这两千火器兵出现九江城早就破了。
这两千火器兵已经在左军中传的沸沸扬扬,传呼其神,犀利的火器,精准的火炮,死战不退的勇气,同归于尽的狠劲,都让左军吃尽了苦头,也让左军胆寒。
左军不少高级将领都在猜测这两千火器兵的来历,在他们看来南明不可能有这样厉害的火器兵,甚至世界上都没有。
几十万左军中,也有不少火器兵,但是给人家一比,自家的火器兵就跟拿着烧火棍的农夫一样。
“这是荣耀军,是陛下亲军!”
邹文林说到这里脸色一冷,声音也陡然增高说道:“十万荣耀军已经开拔,已经抵达湖口县,现在距离九江城不足百里!”
听到十万荣耀军,马进忠大惊,虽然知道往往都会夸大军队数量,十万荣耀军就算只有五万,那都是相当恐怖的存在。
仅仅两千多就能让左军损失惨重,如果有五万,简直不敢想象。
“空口无凭,如果将军不信,现在就可以派快马去湖口县查看,邹某若有半句假话,将军可以直接取我首级献给左逆!”
“邹某就在将军这里,等将军派快马查看消息。”
邹文林一脸自信,声音高亢,但是身体却在微微颤抖。
“江北四镇,拥有二十万军队,为什么陛下会按兵不动?”
“因为有荣耀军足矣,不需要劳师动众!”
听到邹文林一番话,马进忠心中又开始犹豫起来,不过这次不再是犹豫是不是献上邹文林,而是派探马查看之后,情况如果属实,要不要起兵。
“大人何必动怒,末将怎么会做大逆不道的事情!等会我就派人把大人送出去!”马进忠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刚才邹文林的气势拿捏很好,马进忠也被震慑到了。
在明朝锦衣卫几乎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面对建虏,几乎没有啥功绩,但是对待自己人,监视百官,却很有一套。
这一点朱由崧非常清楚,因此,策反活动就交给锦衣卫。
建立的龙牙和北方情报网就是用来刺探军情,让其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
马进忠客气的送走邹文林之后,虽然嘴上说相信对方,不用派探马,不过刚一送走邹文林,马进忠立刻叫来亲兵。
“张炳,你连夜派几名机灵的兄弟立刻前往湖口县看看有没有军队,一定要看清楚到底多少人?”
“属下遵命!”
“还有你派几个人跟着邹文林,不要让其离开军营!”
----------------------
左军之中,开始莫名其妙的流传起了武昌几十万百姓冤魂托梦给陛下,恳请陛下为他们报仇诛杀左逆。
因此,皇帝以天子身份,祈祷上天,降下诅咒,让左良玉不得好死。
这个故事编的绘声绘色,几十万无辜被杀的百姓,面目狰狞,四肢残缺,跪在皇帝身前,越传越玄乎。已经衍生出了几百个版本。还出现了神话版本,比如皇帝以武昌几十万百姓的怨气凝聚出了人皇剑,可以在千里之外,御剑斩杀左良玉。
但是每个版本核心两点,第一皇帝是真命天子,上天认可!
第二,左良玉命不久矣!
古代是十分迷信,别说大字不识一个的底层士兵,就连那些学富五车的大儒一样迷信,掌握天下的皇家也不例外。
迷信在古代非常有市场,即使在经过破四旧,科学洗礼的新时代,依旧不少人迷信,更何况是古代。
这种的有鼻子有眼的传言就让人信服,也让左军开始有些无心恋战。
这种传言不仅在左军中开始流传,就连皇明日报这种官方也下场宣传,只不过并不再是头版头条,而是在自由投稿区,以民间个人的名义投稿,报纸采纳的形式。
皇明报纸作为南明最有权威的舆论工具,朱由崧自然不会在头版头条以朝廷名义宣扬怪神之论。
其实这些都是朱由崧的御用文人写的,只不过换了一个称呼,在掌控绝对舆论下,皇明报纸完全是按照朱由崧的意思,以对皇帝和朝廷最有利为导向。
这种想说什么,想禁言什么,整个南明只有一个声音的感觉,真让朱由崧迷醉。
左良玉和一些高级军官也察觉到流言的可怕,也开始认为很可能有人在故意传播,开始在军营中大规模抓捕和追溯,把一些传播谣言的士兵抓了起来,开始大量斩杀传言者。
马进忠所在的营地也接到左良玉的命令,开始大规模抓捕传言者。
“将军,抓捕了389人,是不是全部杀掉?”一名亲兵来到马进忠的中军大帐汇报道。
“不用,先暂时关押起来,还有停止抓捕行动吧!”马进忠摆了摆手,表情有些疲惫。
就在刚才连夜出发的探马已经回来,一支至少十万人军容整齐的大军向着九江城挺近。
派出去的十个探马,九个在刺探中被对方斥候击杀,这名探马侥幸逃跑回来,主要就是因为距离太远,甚至仅仅看到军队的轮廓就跑回来。
探马相当于侦察兵,也是精锐的士兵,但是明军的探马其实已经远远不能胜任侦查任务,往往不敢靠近侦查,只能远距离悄悄观察,导致情报往往有很大的误差。
汇报的军队人数往往都要比真实数量高出很多,甚至几倍。
甚至一些探马出去之后,根本不敢前去侦查,只是转一圈就回来,这也是当年皇太极绕道蒙古毁关而入,等进入明朝境内才发现。
得知这个消息后,马进忠立刻意识到要变天了,他派出的十名探马都是军队好手,仅仅看一眼就差点全军覆没,由此可见,这次军队的斥候有多厉害。
一般而言,一支军队的斥候代表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以及统兵之人的能力。
这一幕,不仅发生在马进忠的军营,在其他一些总兵官的军营中,也出现了类似的一幕,对于左良玉的命令,阳奉阴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