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送到马士英手中,在一干内阁大臣期盼的目光中,马士英撕开火漆。
马士英拿起捷报,仔细的看了起来。
眼神也从最开始期盼,到惊讶,最后是狂喜。
“马阁老,陛下是不是成功阻击左逆的进攻?”内阁大学士蒋德一脸紧张的问道。
荣耀军的具体数目普通人不知道,但是作为内阁大臣蒋德自然知道,皇帝荣耀军只有三万人,左逆却号称拥兵百万。
下意识就认为所谓的大捷只是暂时打退左逆,毕竟明末很多大捷都是虚假成分居多。
“不!”马士英有些激动的摇了摇头。
“那不成是?”闻言,蒋德面色大变,认为皇帝在九江吃了败仗,但是为了稳定人心,故意宣传假捷报。
不仅是蒋德,其他大臣也是面色巨变,纷纷看向马士英。
马士英也注意到众大臣表情,这才反应过来说道:“陛下在九江城全歼左逆,俘虏36万,获得物资无数,左逆已经服诛,首级不日就会送到!”
闻言,所有大臣面露不可思议之色。左军巅峰至少有五十万人,皇帝只有三万荣耀军,比力如此悬殊,还能一战定乾坤,全歼左良玉部。
“陛下乃真命天子!”
这一刻,所有人都这样认为,只有真命天子才能完成这种常人几乎不能完成的事情。
朱由崧御驾亲征以伤亡不过千人击败左良玉几十万大军,这个消息传回京都,内阁首先知道,然后传向朝廷,直接朝野震动,最后公之于众,百姓上街庆祝。
御用文人立刻挥斥方遒,一篇篇歌功颂德的文章纷沓而至,朱由崧俨然已经成为一名“上马能平天下,下马能定乾坤”的圣君。
一连串的舆论风暴下,朱由崧在民间的威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一改往昔昏庸形象。
与朱由崧一同出名的还有荣耀军,这支由朱由崧亲自编练的军队在开战之前,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不仅京都百姓不知道,就连不少官员都没有听过。
随着平定左良玉之乱,荣耀军声名鹊起,俨然成为一支能与戚家军相提并论的精锐之师,名气极大。
京都郊外,一座僻静院落,李沾站在一个有些幽暗的房间里面,他的前面是一个身穿锦袍的中年男子,坐在前面,背对着李沾,目光却看向一幅猛虎飞扑的壁画。
这副壁画几乎占据整面墙壁,刻画的老虎栩栩如生,飞扑时候鬃毛随风舞动意境都展示出来。
最让人诧异是猛虎捕食的对象,竟然只是一只小白兔。
“不可能,一定是弘光搞鬼,左军不可能败!”在得知朱由崧全歼左逆之后,李沾第一时间来到这里,但是他却不相信朱由崧会胜利,毕竟两者实力悬殊太大。
“这点上弘光没必要欺骗,也欺骗不了!”男子悠悠的声音响起。
处于长江航道枢纽的九江,商业繁荣,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商队顺江而下,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而且九江距离京都也不远,派快马最多七日就能跑一个往返。
----------
大败左军的消息传到江北四镇,四大诸侯反应也不一样。
靖南候黄得功十分兴奋,在军中大摆宴席。
“圣上英明,我大明之幸,荣耀军无敌,天下可平!”
黄得功部在四镇中实力最强,也是军纪最好的,更重要是一直忠心于明廷,这与其他三镇完全不一样,算是朝廷的股肱之臣。
原来的历史上,左良玉拿下九江之后,或许是报应,没多久就病死在船上,最后左梦庚接替军队指挥权,继续清君侧,多次被黄得功击败,最终放弃继续顺江而下攻克南京。
原来历史上,建虏兵临城下,弘光弃城而逃,目标就是黄得功驻扎在芜湖的大本营,可见就连昏庸的弘光帝也知道谁最靠得住。
兴平伯高杰反应最开始是不可思议,不过随即也是十分开心。
高杰原本是李自成得力干将,外号“翻山鹞子”,长得不错,一直与李自成的小妾有染,后来直接拐跑,顺便投靠明军。
这种戴帽子的行为估计任何男人都不能忍受,再加上高杰还带领几千精锐离开,更让李自成记恨,几乎是不共戴天。
若是李自成得到了天下,自然没有高杰容身之地。
所以大明越强,对高杰越有好处。
至于东平伯刘泽清和广昌伯刘良佐的也是一脸惊讶,没有多少高兴,也没有多少不高兴,算是反应比较平淡。
两人都是最典型的投机分子,谁强大就投靠谁,建虏强大就投靠建虏,只要手里有兵,投靠谁都是混。
刘泽清和刘良佐这两人,荼毒地方,搜刮百姓是一把好手,别说面对建虏,就是面对流寇都是不战而逃。
后来建虏南下,两人竟然没有做任何抵抗,直接投降。
江北四镇虽然反应不一,但是有一个反应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对这位新皇开始重新审视起来,对南明朝廷也多了几分畏惧,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阳奉阴违。
朱由崧麾下的荣耀军能够击败左良玉,自然也能够击败江北四镇任何一个人。
扪心自问,江北四镇联合起来还是很有可能打败左良玉,但是单独一镇面对左良玉几十万大军,堆都要被堆死。
-----------------
朱由崧这次御驾亲征,以极小的代价就打败了左良玉,收获颇丰,不算投降士兵、装备、粮草,单单就白银就有600万两。
“怪不得古代有那么多好战的君王!”朱由崧心中感慨。
两军交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那是面对实力相当的劲旅,比如安史之乱中的香积寺大战。
很多时候却是,两军交战,付出很小的代价击败对手,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军事物资。
在古代,铁是一种战略物资,一旦击败对手,如果能全歼,或者逼迫投降,收获很大,就算对手逃跑,往往也是丢盔弃甲。
这些装备就可以让自己继续扩军,冷兵器战争不同于热兵器,热武器破坏力很大,冷兵器对于装备损坏率并不大,完全可以重复利用。
野猪皮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到了皇太极时期,装备已经整体超过了明军,甲兵也比明朝多,很大原因就是在辽东对明朝七次大会战的胜利,几乎每一次都打成歼灭战。
尤其是精锐的巴牙喇兵,在冲击明军火枪阵时,甚至一些豪横到披甲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