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和安德烈的交谈,朱由崧表露想要买一批火器的意思,让安德烈准备一下,很快就会出发。
安德烈十分愉快就答应了,他从欧洲不远万里来到大明,就是为了发财和传教,现在能够搭上大明皇帝这条线,何愁不能发财和传教。
“陛下,该用膳!”曾林提醒道。
这一提醒,让朱由崧一下子就觉得有些饿了,现在已经快傍晚,今天一直都在忙,差不多快一天没吃饭。
内御膳房,看着满满一大桌的菜的朱由崧有些发愣,虽然知道古代帝王很奢侈,但是看着桌上整整七十多道菜,身边十几个内侍和宫女站在一旁小心伺候,还是被这阵仗给惊讶到了。
吃个饭还这排场,没必要吧!
饭来张口,朱由崧想吃什么,只要瞟一眼,懂事的内侍立刻就上前用公筷小心夹在一个菜碟里面拿过来,如果是鱼这类,宫女就会熟练又仔细的剔除鱼翅。
就连吃到骨头要吐出来,立刻就有内侍上前用专门的铜盘接住。
“真香!”
明末的菜系和调料虽然不如现在繁多,但是架不住食材真的好,仅仅是放了盐,春芽炒蛋真的吃出那种鸡蛋的香味,鸡汤的味道也是非常纯香,根本不是那种用各种调料增香增鲜。
这种味道是在朱由崧那个时代没有,也不是没有,只是绝大多数人吃不到,只有特别供应才有。
“原来鸡蛋这么香!”朱由崧忍不住多吃了几口鸡蛋,终于明白吃饭和进食的区别。
以前朱由崧曾经考察过一个非常出名品牌的三百万蛋鸡项目,现代化养殖,选种是外国高产的蛋鸡,喂料、饮水、集蛋、还是排粪全是自动化,看上去非常先进。
一个饲养员就可以管理20万只蛋鸡,15个饲养员就可以管理300万蛋鸡,一天产蛋超过300万枚。
但是参观完鸡舍之后,朱由崧有些不爱吃鸡蛋。
这些鸡从孵化到屠宰场,没有见过一丝阳光,封闭鸡舍,环控恒温,灯光模拟,始终处于母鸡下蛋的最佳催产环境。
尤其是被那超高密度的养殖震撼到了,十几只鸡挤在长1.5米,宽0.8米,高0.5米鸡笼,平均每只鸡活动空间不到一张A4纸。
原因竟然是让鸡减少活动,尽量少消耗能量,避免浪费饲料,尽可能让料蛋比达到最大值。
震撼的是,鸡笼十几层的重叠在一起,密密麻麻,密集恐惧症患者的噩梦。
“陛下,马阁老求见!”就在朱由崧享受纯天然美食时,曾林俯身小声说道。
朱由崧有些意外,这个时间段,没有急事,大臣一般不是不会求见。
“让他进来吧!”
几分钟后,马士英走到朱由崧身前,直接叩首,一脸悲痛的说道:“陛下,微臣有罪!”
朱由崧瞬间就猜到了,估计是马銮把皇帝不信任自己的猜测告诉他老爹马士英,加上今天巡查京营,让锦衣卫暗中调查京营吃空饷的事情。
马士英作为内阁首辅,儿子又是手握重权的锦衣卫指挥使,在联想到早朝让大学士蒋德入阁来掣肘,马士英立刻认为皇帝对他大权在握有些忌惮。
“马爱卿还没吃饭吧?”朱由崧问道。
这牛头不对马嘴的一问,让马士英一愣,下意识摇了摇头。
“赐座!”朱由崧吩咐道。
“这,,”马士英本想拒绝,要知道能够和天子一起吃饭,非常大的殊荣,不过朱由崧直接让内侍已经摆好座位和餐盘,两名内侍直接把跪在地上的马士英扶起来。
“陛下,,,”
“爱卿,先吃饭!”
皇帝吃饭时间很长,基本在两个小时左右,不过朱由崧可没有古代皇帝那种细嚼慢咽,慢慢品尝的习惯,不到一个小时,朱由崧就吃的差不多,反观对面的马士英却正襟危坐,只吃了一点。
正餐吃完,开始上一些水果和点心,加起来也有二十几种。
“小林子!以后吃饭标准四菜一汤,不用上这么多!”刚才七八十道菜,朱由崧还有一半没动筷子,完全就是浪费,根本吃不完。
虽然这些剩菜最后都会被其他人吃掉,不过这些菜肴都非常精致,烹饪浪费的辅料也不少,比如一道开水白菜,就要浪费十几颗大白菜,浪费的高汤更是不计其数,还有木炭。
在古代木炭可是非常重要生活资源,古代冬天为什么难熬,一场大雪可以让一个郡县冻死几十甚至上百人,就是缺乏木炭。
听到皇帝只吃四菜一汤,曾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算是节俭的崇祯也比朱由崧的标准高,虽然南明失掉了半壁江山,但是国库却充盈起来。
江南之地是大明税赋的主要来源,崇祯时期每年的税赋大多都消耗在辽东和平寇,现在没有这两大大吞金兽。
对面的马士英更加惊讶,当初朱由崧南逃,最落魄时候马士英找到他,一路拥立为帝,对于朱由崧是什么尿性,马士英可是很了解。
在监国时就奢靡无度,转正当皇帝,立刻就选妃和大修宫殿。
“以后这些点心和水果也不用上了!”朱由崧指了指眼前几十种点心和水果说道。
朱由崧似乎又想到什么,看向曾林问道:“小林子,现在皇宫一共有多少人?”
“大约3000人左右。”曾林赶紧补充道:“陛下放心,现在正在海选宫女和内侍。”
崇祯时期,为皇宫服务之人至少有几万,当然这些人很大一部分并不住在紫禁城,皇帝的内库就是负责皇宫开销。
南京刚启用,皇宫人员还很少,按照大明历代皇宫的人员规模,最少也要维持在五万以上。
“就这三千人足够了,不要再进人了。”朱由崧说道。
还没等曾林开口,马士英就一脸焦急的说道:“陛下,这,,,这怎么行,皇家威仪何在?”
“皇家威仪?”朱由崧轻轻一笑。
朱由崧就连三千人都觉得多,但是考虑到大多数都是宫女和内侍,宫女还好一些,但是内侍已经身体残缺,一旦离开皇宫,根本没地方可去。
“皇家威仪不是体现在皇宫的规模,皇帝的排场,而是战场上打败建虏!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朱由崧说道。
坐在对面品茶的马士英一听,身体一怔,拿起茶杯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眼中似乎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明朝实行八股文取士,能够考取功名者,皆是读圣贤书长大,明白圣贤道理,马士英也不例外。
入仕为官,在没有监督机制的情况下,99.999%都会沦落为台上满嘴仁义道德,台下却是不知廉耻的贪官。
这无关好坏,是皇权下的制度性腐败!任何人在这套规则下,都会这样!
在年少时,绝大多数读书人理想都是治国安邦平天下,都想万古流芳,奈何制度决定这只是夸夸其谈。
这种变化,只是人性而已,就像人饿了就想吃饭,帝王专制必产生全面腐败。
这种全面腐败,贯穿了整个大明王朝,从大明刚建立开始全面腐败,并非到了大明末期才开始。
只不过一个王朝刚建立,百废待兴,一个轮回刚开启,处于上升期,这可以掩盖很多矛盾,不然朱元璋对贪官剥皮实草也无法阻止前仆后继的贪官,因为根上就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