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内外交困,砥砺前行
- 五年禁锢双宝降临她为子怒炸王府
- 赵梅青
- 2089字
- 2025-04-04 20:30:56
大熙朝在经历了对门阀势力的沉重打击后,朝堂之上迎来了短暂的清明,百姓们也在楚逸尘和苏瑶所推动的各项政策下,享受着愈发富足安稳的生活。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新的危机如乌云般悄然聚集,再次笼罩了这个看似繁荣昌盛的国度。
楚逸尘在边疆全身心地投入到集市建设的后续工作中,力求将其打造为一个连接各族、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他每日奔波于各个施工现场,与工匠们一同探讨建筑细节,与各族商队协商贸易规则。而苏瑶则在京城继续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同时关注着民生百态,致力于改善百姓的生活质量。她时常微服出巡,深入街巷,倾听百姓的心声,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一日,楚逸尘正在集市施工现场忙碌,一位传令兵匆匆赶来,神色慌张地递上一封加急密信。楚逸尘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迅速拆开信件,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信中传来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头——邻国南诏国近期在边境频繁增兵,举动异常,似有进犯之意。楚逸尘深知,南诏国一直对大熙朝富饶的边疆地区虎视眈眈,如今其在边境的异动,极有可能引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与此同时,苏瑶在京城也察觉到了异样。一些朝中官员开始在朝堂上隐晦地提及边疆局势,言语之间似乎在暗示朝廷对南诏国的异动反应迟缓。苏瑶敏锐地感觉到,这背后或许又有一股势力在暗中推动,企图利用此次边疆危机,扰乱朝堂秩序,进而破坏她和楚逸尘所取得的成果。
苏瑶立刻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边疆,告知楚逸尘京城的微妙变化。楚逸尘收到信后,陷入了沉思。他明白,此次边疆危机与朝堂暗流相互交织,情况复杂棘手。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之意,迅速召集边疆将领,商讨应对策略。
“诸位将军,南诏国在边境增兵,来意不善。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守护好我大熙边疆。”楚逸尘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一方面,加强边境防线的巡逻与戒备,密切关注南诏国军队的动向;另一方面,组织百姓进行防御演练,疏散边境附近的居民,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将领们纷纷领命,斗志昂扬地奔赴各自的岗位。
而在京城,苏瑶也在积极行动。她利用自己在朝堂上的人脉关系,暗中调查那些意图扰乱朝堂的势力。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她发现,在朝堂上鼓噪的官员中,有一部分人与之前被打击的门阀势力残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残余势力不甘心失败,企图借助边疆危机,再次兴风作浪,夺回失去的权力和利益。
苏瑶深知,要稳定朝堂局势,必须先揭露这些人的阴谋。她精心收集证据,将这些官员与门阀残余势力勾结的种种行径一一记录下来。同时,她积极与朝中正直的官员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在苏瑶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官员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纷纷表示愿意与她携手,共同维护朝堂的稳定。
边疆这边,楚逸尘在加强防御的同时,决定主动出击,派遣使者前往南诏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危机。使者团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臣带队,携带了楚逸尘的亲笔书信,信中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大熙朝希望与南诏国和平共处的意愿,同时也警告南诏国不要轻启战端,否则必将遭受沉重打击。
然而,使者团到达南诏国后,却遭遇了冷遇。南诏国国王态度傲慢,对大熙朝的和平提议置若罔闻,甚至在朝堂上对使者团进行羞辱。使者团无奈之下,只得返回边疆,向楚逸尘复命。
楚逸尘得知消息后,心中愤怒不已,但他依然保持着冷静。他知道,战争一旦爆发,受苦的将是两国的百姓。他决定再做一次努力,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前往边境与南诏国军队对峙,向对方展示大熙朝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
在边境线上,楚逸尘身着战甲,威风凛凛地站在军队前列。南诏国军队见状,也摆出了战斗阵型。一时间,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楚逸尘大声向南诏国军队喊话:“南诏国无故在我大熙边境增兵,究竟是何意图?我大熙朝向来爱好和平,但也绝不容忍他国侵犯我国领土。若南诏国执意挑起战争,我大熙军队定将奉陪到底,让你们有来无回!”南诏国军队中一阵骚动,但并未立刻发动进攻。
就在局势僵持不下之时,京城传来了好消息。苏瑶在朝堂上揭露了那些与门阀残余势力勾结的官员的阴谋,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这些官员纷纷认罪。皇帝大怒,下令将他们全部革职查办,清除了朝堂上的不稳定因素。朝堂局势逐渐稳定下来,皇帝全力支持楚逸尘在边疆的行动,下令调集更多的兵力和物资,支援边疆防御。
南诏国国王得知大熙朝朝堂稳定,且在边疆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心中开始有所忌惮。他原本以为大熙朝内部矛盾重重,无暇顾及边疆,企图趁机捞取好处。如今见形势不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行动。
经过一番权衡,南诏国国王决定与大熙朝进行谈判。楚逸尘代表大熙朝与南诏国使者展开了艰苦的谈判。在谈判桌上,楚逸尘据理力争,坚决维护大熙朝的利益。最终,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南诏国承诺撤回边境增派的军队,两国恢复正常的贸易往来。
边疆危机得以化解,楚逸尘和苏瑶再次携手,成功地应对了一场巨大的挑战。然而,他们深知,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朝堂之上,虽然此次危机暂时解除,但潜在的势力争斗或许还会再次爆发;边疆之地,也随时可能面临新的威胁。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心中装着国家和百姓,这份信念将支撑他们在守护大熙朝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迎接更多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