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混子

第二天一大早,李方旺刚准备去县城,就看到张广飞兴冲冲地跑了过来。

“方旺!听说你今天要去县城卖瓜子?带我一个呗!”张广飞脸上写满了兴奋,显然是按捺不住看热闹的心思,“正好我也没事干,跟你一起去,还能帮你搭把手!”

李方旺看了他一眼,知道这小子多半是好奇心作祟,想跟着去见识见识。也好,多个人多个伴儿,路上也能聊聊天。

“行啊,”李方旺点点头,但随即又严肃地补充了一句,“不过说好了,到了县城,一切都得听我的安排,不准瞎嚷嚷,不准乱跑,更不准自作主张!”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张广飞立刻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你说往东,我绝不往西!”

于是,李方旺从库房里拿出二十包用油纸包好的瓜子,每包大概半斤左右。他自己拿了十包放进书包里,又递给张广飞十包。

“喏,拿着。”

“啊?就……就这么点?”张广飞看着手里那十小包瓜子,顿时傻眼了。他还以为李方旺会弄个板车或者大箩筐,装上几十斤瓜子,浩浩荡荡地去县城叫卖呢,结果就一人拿十包?这够卖啥的?

“方旺,你没搞错吧?就带这么点?这够干啥的?我还以为咱们得推个板车去呢!”张广飞忍不住问道。

李方旺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以为是去打仗啊?还推板车?咱们是去做买卖,摸市场的!第一天,主要是探探路,看看行情,顺便试试水。带那么多干嘛?卖不掉还不是得原样背回来?轻装上阵,灵活机动,懂不懂?”

张广飞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然觉得有点不过瘾,但既然李方旺这么说了,他也只能照办。

两人骑上自行车,李方旺后座上还绑着空冰棍箱,张广飞则把瓜子小心地放在车前面的篮筐里,晃晃悠悠地朝着县城出发了。

……

将近两个小时的颠簸,当尘土飞扬的乡间土路渐渐被相对平整的煤渣路取代,低矮的土坯房被连片的红砖瓦房和零星出现的二层小楼替代时,县城那熟悉又带着几分陌生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与刘庄大队的宁静、淳朴截然不同,县城里显然要热闹得多。

街道上,自行车铃声清脆地响着,偶尔还能看到一两辆冒着黑烟的卡车或者吉普车缓缓驶过,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道路两旁,供销社、食品店、理发店,各种招牌林立,虽然大多门面不大,装修简陋,但已经初具现代商业的雏形。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味、饭菜香、还有各种商品混杂在一起的味道,嘈杂的人声、车铃声、偶尔传来的广播声交织在一起,非常热闹。

张广飞看得眼花缭乱,兴奋不已:“哇!还是县城热闹啊!方旺,咱们去哪儿卖?直接去大集吗?昨天看那儿人最多!”

李方旺却摇了摇头,目光平静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不急,先不卖。”

“啊?不卖?”张广飞更懵了,“那咱们来干嘛?”

“先观察,踩点。”李方旺言简意赅。

李方旺就带着一脸不解的张广飞,骑着自行车,先去了热闹非凡的大集。虽然今天不是集日,人流量少了很多,但依然能看到一些固定的摊贩和零星的顾客。李方旺仔细观察了集市的布局、主要售卖的商品类型以及顾客的购买习惯。

然后,他们又去了县里唯一的电影院门口。正赶上上午场开始,一群群等着看电影的人排着队往里走,有结伴的年轻人,有带着孩子的夫妻,也有工厂组织来看电影的工人。李方旺留意到,不少人进场前会在门口的小卖部买点瓜子和冰棍。

接着,他们又骑车去了县棉纺织厂和县化肥厂附近。这两个厂是县里最早建起的国营企业,虽然进不去厂区,但在厂门口的广播喇叭下,能看到工人们三三两两往外走的景象。这些工人大多是知青返城后招进来的年轻人,每月能拿到固定的工资,比生产队里挣工分强多了。

最后,他们还去了县长途汽车站。这里虽然只有几趟通往市区和省城的班车,但也算是县城对外联系的重要枢纽。每天都有不少拎着包袱的农民和干部在此候车,站前的几个小摊贩生意倒也不错。

李方旺每到一处,都不急于推销自己的瓜子,而是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默默地记录着人流量的大小、人群的构成,年龄、职业、消费习惯、周边已有的小卖部和小摊贩,以及他们的商品种类和价格。

张广飞跟在后面,从一开始的不解和焦急,到后来也渐渐品出点味儿来。他发现李方旺看的不是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凑,而是像在下一盘大棋,每一步都在仔细观察、评估、选择最佳的落子点。这种运筹帷幄的感觉,让他对李方旺更加佩服了。

“方旺,你这……是在找风水宝地啊?”张广飞终于忍不住,小声问道。

李方旺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广飞,观察了这么久,你觉得,咱们这瓜子,在哪个地方卖,成功的机会最大?”

……

张广飞被李方旺这么一问,挠了挠头,认真地回想了一下刚才观察到的几个地方,试探着说:“我觉得……电影院门口好像不错?刚才看电影的人挺多的,而且我看门口那个小卖部,卖瓜子的人不少。咱们的瓜子比他便宜,味道也不差,应该能抢点生意过来吧?”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那个国营大厂门口也行?那些工人有工资,应该舍得花钱买零嘴。汽车站人也多,但感觉都是急着赶路的,可能没心思买瓜子?集市……集市卖瓜子的太多了,咱们去了估计也争不过人家。”

李方旺赞许地点点头:“嗯,分析得有点道理。电影院门口人流量确实大,而且是休闲娱乐场所,大家看电影嗑瓜子是标配,购买意愿比较强。国营厂门口的工人也有消费能力。这两个地方,确实是潜在的好市场。”

“那咱们就去电影院门口摆摊?”张广飞兴奋地提议。

“没错,”李方旺点点头,“但是……”

“但是什么?”张广飞急忙追问。

李方旺看着他那急切的样子,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没什么。记住我之前跟你说的,到了县城,一切听我的指挥。等会儿到了地方,我说开卖就开卖,我说撤,你就得立马跟我一起撤,动作要快,不能有丝毫犹豫,听明白了吗?”

张广飞虽然不明白李方旺为什么突然这么严肃,但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明白了!放心吧方旺,我肯定听你的!”

李方旺看着他,心里却在暗暗思忖:电影院门口这个地方,人流量大,购买力强,按理说是卖瓜子的绝佳地点。可为什么,刚才观察的时候,只看到那个小卖部在卖,却没有其他流动的小摊贩?难道其他小贩都看不到这里的商机?宁愿挤在大集里激烈竞争,也不来这里分一杯羹?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李方旺经历过模拟人生里的商海沉浮,深知一个道理:越是看起来显而易见的“肥肉”,往往越是暗藏玄机。这个年代,虽然市场经济刚刚萌芽,但很多阴暗面,在一些人流密集、有利可图的地方,已经开始悄然滋生了。

电影院门口这么好的位置,只有一个小卖部独占,恐怕……这里面有猫腻。

不过,这些猜测和潜在的风险,他暂时不打算告诉张广飞。这小子胆子虽然不小,但毕竟没经过什么事,说多了反而可能吓到他,影响等会儿的行动。只需要叮嘱他机灵点,关键时刻能跟着自己跑就行了。

他们骑着单车,可是比两只脚快的。

打定了主意,李方旺便带着张广飞,再次骑车回到了电影院门口。

“方旺,咱们就在这儿摆摊吧?”张广飞找了个相对空旷点的位置,就想把自行车支起来,拿出瓜子开卖。

“等等!”李方旺却一把拉住了他,“别急着摆摊。咱们不要下车,在这附近转悠两圈,再看看情况。”

“啊?还转悠?”张广飞一脸不解,但还是听话地跟着李方旺,骑着自行车,在电影院门口附近的人行道上来回溜达起来。

只见电影院门口周围的几个角落里,总有那么三四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晃悠。他们也不看电影,也不买东西,就是靠在墙边或者蹲在树荫下,眼神却时不时地扫过经过的行人,带着一种审视和警惕。而且,这几个人似乎是固定的,刚才他们来观察的时候就在,现在还在!

张广飞不是傻子,看到这情形,再联想到李方旺之前那番严肃的叮嘱,他心里猛地“咯噔”一下,瞬间明白了什么!

他凑近李方旺,压低声音,紧张地说道:“方旺……那几个人……是县城里的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