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当下全球产业的大裂变中,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发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是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制造业企业、行业智能化系统都还处于局部应用阶段,只有少数大企业在面对国际化高度竞争的环境时重视关键生产及业务环节,较全面应用了先进智能装备及智能系统,以实现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协同和集成。从制造业生产力水平来看,大量企业处于工业2.0要补课的阶段,有些企业处于工业3.0自动化待普及的阶段,有个别企业处于工业4.0智能化要示范的阶段。

为了全面进入“工业4.0”智能化阶段,部分国际化大型生产企业尤其是品牌电子制造业企业已经尝试做了一些示范,近期国内电子制造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正在快速布局。也就是从淘汰、改造高度依赖劳动力的低阶产能,到逐步发展高度机械自动化、柔性化的智能装备,再提高产品生产制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服务由低阶到高阶到智能,佐以最新“智慧工厂”概念的普及,建设工厂数字化物联网、服务网、数据网、工厂间互联网,生产装备逐步实现高度集成,并通过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等新技术实现全程智能监控,以及进一步提供宏观、客观的辅助决策功能。

电子制造业智能制造系统发展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复杂性,涉及市场、原材料、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涵盖执行设备层、控制层、管理层、企业层、云服务层、网络层等企业系统架构,需要不断充实横向集成、纵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由于国内企业长期对基础研究及创新研发重视不足,也受限于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研发周期较长以及工艺壁垒等因素,单个系统解决方案商很难满足各个细分行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需要,从企业系统架构来看,国内目前还没有能够全面打通整个架构体系的整体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商。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电子制造业集成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将不断完善架构体系,企业间也将不断加强协同创新,以强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

基于此,为了帮助电机、电子、机械、自动化、计算机、工业工程规划相关专业学生,以及从事电子制造业相关智能方案研发、设计、执行的新进人员,满足企业对科技人力的需求,使学习与实践能更高效衔接,通过20多年带领自动化研发团队的实践,笔者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电子制造业智能制造系统:工业互联应用下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一书。

本书由理论概述篇、实践路径篇、案例解析篇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理论概述篇包括工业4.0、5G时代、工业4.0与5G对制造企业的冲击和变革;实践路径篇包括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解决方案、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自动化解决方案的系统分类、智慧产权专利申请、智能制造与高新(国家)技术企业的推动;案例解析篇包括智能化生产及资源管理方式、创新突破的新科技应用、取代重复性基础劳动力。

书中最后一篇汇整解析的案例,主要选择近年来实际工作中持续有客户重复委托的案例,和现阶段受非标自动化制造商及方案集成商重点关注的几个基础案例,供读者参考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尝试。在此对提供案例和帮助的摩尔元数、艾斯达克智能、欧凯机器人、FLIR、德中科技、美亚电子、环城自动化、SMT China杂志社等企业和机构深表感谢。

本书由张永泰编著。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