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沈弼来访(月票加更)
- 港综:你二世祖,比你爹富什么鬼
- 风筝笕
- 2615字
- 2025-04-07 16:41:54
1979年,农历新年如期而至。
太平山何氏大宅灯火通明,除夕家宴过后,众人移步书房饮茶叙话。
“今年又有什么计划?和黄那块地皮怎么还不见动工呢?”
“我打算去美国处理些事务。”
何风云端起茶杯轻啜一口:“地产开发不急,倒是您若有余资,不妨考虑收购港灯。这种民生基建企业,旱涝保收。”
“你还指点上我了。”老船王有些不悦,但还是敲着扶手思索起来他最近变卖船队套现,正愁资金出路。
何风云倾身向前:“对了阿爹,要不我直接收购渣打银行?”
“银行?你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老船王手一抖,差点洒了茶。苏龙腾与吴光照也交换眼神,都从对方脸上看到惊诧。
年轻人暗自摇头。父亲终究只满足于当个富商,缺乏构建财阀帝国的远见:“如今我们产业遍布海外,资金流转频繁。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持银行,既能内部调拨,又能吸纳存款。而论海外业务网络,渣打最合适。汇丰树大根深,恒生格局太小……”
何风云内心有些无奈,眼下实力还是不够,仍得依靠老爹支持。
香江金融版图分布着数十家银行机构,真正形成规模的不过十余家。具备国际业务网络的仍以英资银行为主,依托大英帝国昔日的殖民体系,这些金融机构的触角遍布五洲四海。
在英资银行序列中,汇丰虽稳坐头把交椅,但体量过于庞大难以整体吞并。
反复权衡后,何风云认为渣打银行最符合需求——规模适中且国际网点齐备,正适合跨境资金调度。
不过以他目前的身份直接出手收购难免惹眼,倒不如借助父亲在汇丰董事会的特殊地位更为稳妥。
“布局银行确实能带来战略优势。”何兆隆,四十年代从沪上钱庄走出来的金融老手深谙其中门道,“待我让幕僚团队整理详细资料。”
见老爷子首肯,船王也不再多言,只是颔首应道:“我会跟进此事。”
“还有航运业务需要未雨绸缪。”
何风云话锋转向国际局势:“两伊边境摩擦不断升级,若真爆发冲突,国际原油市场必然动荡,咱们的油轮运输要提前做好风险预案。”
虽然何氏集团已启动“减船登陆“战略,但海运业务仍是重要板块。
一旁的苏龙腾点头应承时,眼底掠过一丝无奈。在这场的家庭会议中,他这个混血女婿总像隔了层纱,远不及宁海出身的青帮传人吴光照那般应对自如。
他毕竟是个外国人,别人一说方言他就懵逼,老爷子也不迁就他,他在这里能说上什么话?
何风云又顺口提了句:“还有就是,我觉得大姐二姐她们,也该出来做点正经事。”
何兆隆眉心微蹙,目光落在儿子身上。他本无意让女儿涉足商海,一则盼着她们过得舒心,二则对女子经商总存着三分偏见。
“阿爹,您这老脑筋该换换了。“何风云马上看懂了父亲的意思:“大姐她们本事不差,总比成天搓麻将强。咱们何家如今风头正劲,也该做些回馈社会的事——”
“成立慈善基金会,让几位阿姐各展所长。教育助学,医疗救助,扶持艺术,既能博个好名声,又能让她们有事可做。”
何玉年尚未开口,老爷子已拄着拐杖连声附和:“阿云这话在理!咱们浙商讲究义利双行,当年胡雪岩在钱塘江边设义渡,不也是这个道理?”
望着这对祖孙,何玉年喉头泛起苦涩。自打老爷子身子骨硬朗起来,每逢议事总要站在孙子那头。两个女婿缩在圈椅里眼观鼻鼻观心,活似两尊泥菩萨。
“过几日让秘书处拟个章程。”他揉着太阳穴松了口。倒不是被说服,实在是这爷孙俩一唱一和,倒显得他成了守旧派。
窗外暮色渐浓时,老爷子开始打盹。何风云望着爷爷花白鬓角,叹了口气。虽然有灵泉水延年益寿,但爷爷的身体终究还是老迈了。
不过,倒是还很健康!
何兆隆回房休息后,何风云也趁机溜出客厅。
大过年的谁有心思谈正事,吃喝玩乐才是正经。
硬撑到午夜守完岁,何风云从父母手里收了厚厚一沓压岁钱,打着哈欠钻回被窝。幸好这年头手机还没普及,不用应付满屏的拜年短信。
年初一清早给老爷子磕完头,又收了一轮红包。如今他当舅舅的辈分,大姐家上国中的儿子也管他讨压岁钱。随手塞了几个红包打发小辈,转头就被父亲拽去会客。
往年都是两位姐夫跟着应酬,今年老爷子偏要押着他在身边。正月初一华人圈都闭门不出,洋人可不管这些忌讳。这不,沈弼掐着点打电话道贺,转眼就登门拜访。
“何爵士,新春大吉啊!”沈弼操着流利的粤语拱手,呢子大衣还沾着寒气。
何船王笑着迎上去拍他肩膀:“几十年交情还搞这套虚礼。“两人说笑间,沈弼目光忽然转向旁边:“何生,我们又见面了。”
何风云微微欠身:“沈先生过年好。”
佣人端来茶盘时,沈弼突然截住话头:“今天其实是来找令郎的。”
在何船王诧异的目光中,他转向何风云:“听说何生刚拿下澳娱大股,考虑把资金托管给汇丰如何?”
沈弼此行显然别有目的,专程为澳娱资金而来。
作为汇丰大班,他自然清楚何风云入股澳娱的细节。
赌场每日现金流庞大得惊人,全年资金吞吐量高达数百亿,这才是真正吸引他登门的关键。
“何生应该明白,汇丰作为国际银行,能为贵司提供更专业的资金管理。”沈弼目光殷切。
何风云回应道:“沈生有所不知,我与何爵士早有约定。虽持大股,但经营事务全权交由董事会处理。”
他特意加重语气,“建议权与决策权,终究是两回事。”
这番托辞背后,实则源于他对这家英资银行始终存着戒心。
“不过……”何风云话锋突转,“我倒有桩生意想与贵行合作。”
沈弼眉梢微挑:“愿闻其详。”
“我手头持有和记黄埔与澳娱的股权,不知汇丰是否愿意接受质押?“
何风云嘴角噙着笑意。
沈弼闻言一怔。眼前人月前才斥巨资收购和黄股权,如今竟要反手质押?
想到最近便利店模式在港岛遍地开花,集团股价水涨船高,他沉吟道:“质押业务自然欢迎,但估值需要重新核算。”
“这是自然。“何风云身体微微前倾,“不过有言在先,我得要美元现汇。”
何风云选择汇丰银行进行股权质押而非美资机构,背后自有深意。
金融机构通常会对企业资质展开全面评估,进而核定资产价值。这个年代企业信息尚未完全公开透明,银行对长期合作对象的资产评估往往更为精准,对陌生企业则趋于保守。
作为深耕港岛金融市场的百年老号,汇丰对和记黄埔与澳娱集团的估值体系最为成熟。若转投北美金融机构,资产价值至少缩水两成,这对精于资本运作的何风云而言显然不划算。
“何生这次又要收购哪家巨头?动用这种规模的资金可不多见。”沈弼饶有兴致地探身问道。
何风云笑道:“这次是应北美友人之邀参与特殊项目。具体细节尚在保密阶段。”
沈弼闻言露出会心笑意。能让这位资本新贵动用数十亿资金,无非是股市狙击、期货对冲或能源并购。但银行家守则第一条就是不过问客户资金流向。
“随时恭候何生带着资料来汇丰大厦。”
沈弼他深谙港岛商界规则,澳娱股权固然诱人,但维系长期合作关系才是关键,今日种下的善缘,来日自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