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契机
- 季汉教父,我教刘备谋万里江山
- Ktv的章鱼
- 2160字
- 2025-04-02 07:35:08
徐州方面接到了来自袁术的文书之后,王融第一时间安排了应对之策。
王融刚把关、张二人的任务落实之后,袁谭便稍显急躁了起来。
他上次在淮南军手里吃了亏,迫切想要在这一次建立功勋,获取回冀州吹嘘的资本。
所以他向王融表示,要扛下最重的担子,要继续冲在最前面。
现场沉默,落针可闻。
“须知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上一场就能全盘否定一个人的能力了吗?谭不这么认为。”
袁谭解释。
众人:“......”
“好。”
王融点头,仍旧请袁谭所部兵马为前军,直面淮南军的冲击。
徐州众人需要借助的力量不是袁谭和他的兵马本身,而是袁谭背后所代表的袁氏,即袁绍的态度。
二袁在前期始终是对立状态,不太有兄弟合心、精诚合作的可能性。
大族地位之争,素来如此。
等袁谭领命离开,去集结兵马之后,现场又恢复了热闹。
“我看显思经验不足,未必能够顶住淮南兵的冲击,先生宜早作打算。”
刘备忧心说道。
“无碍,已有应对准备。”
王融一边说已经安排了臧霸接应袁谭,一边向众人说出了自己的计划,那就是让徐州兵马和淮南兵马对峙一阵。
马上就要到雨季了。
连日雨水,道路难行,兵马难动,袁术的淮南兵马位于泗水下游,王融要行筑堤蓄水之事,一举冲溃袁术阵营,奠定乾坤。
到时候,徐州的水军就能派上用场。
众皆大喜,直呼王融高明。
就连刘备也暗暗佩服王融谋定而后动,料事于先。
可只有王融自己的明白,他的谋定而后动和料事于先只不过是站在上帝视角上,而进行的提前准备。
等到后面汉域局势与原本的历史轨迹发生较大的偏移后,他也不敢拍着胸膛保证每次都能料敌、料事于先了。
不过到了那时候,一步一步积攒起来的优势,足够给徐州方面留下一些犯错成本了,事在人为,何惧?
次日。
徐州部众与袁术的淮南兵马,在下相县外的泗水江域周边会面,分列南北。
“术的好侄儿何在?”
袁术策马,点名自己的侄儿袁谭。
袁谭飞马出营,喝问袁术为何还不撤军?
“显思,这不是一个侄儿对待叔父该有的态度。”
“想你年幼时,术与本初在京师洛阳之地,为我袁氏奔走......”
袁术拉起了家常,说起了往昔。
可袁谭很显然没有心思听袁术东拉西扯,他直接下令冲锋,带领着自己麾下的袁氏部曲,直扑袁术。
“竖子,孽障,就是袁本初亲临,也不敢如此待我!”
本想拖延时间,等待纪灵和孙策突袭的袁术,没想成自己的侄儿袁谭不按套路出牌,见面就干,气得袁术大呼袁谭竖子孽障。
袁谭可不管那么多,他只知道袁术是父亲掌管袁氏的绊脚石,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只要袁术还在一天,父亲袁绍就难以彻底统一袁氏内部。
哪怕袁术是他的叔父又如何?
“随我把逆贼袁术拿下!”
袁谭为了彰显自己的正义,先一步占据了道德高地,摆出一副大义灭亲的模样。
“好好好,袁绍的好儿子,敢对叔父动刀了,忘了族内祖训了是吧。”
“那就别怪我清理门户!”
袁术也不怵,下令直捣黄龙,叔侄两人针锋相对。
远处。
王融眺望着前方的混战,不禁皱眉。
世家内部出现分裂,争权夺势之际就是这样子的。
如果袁绍、袁术两人兄弟齐心,哪还有其他诸侯军阀什么事情?更别谈后来的三家归晋。
一山不容二虎,一家不容二主。
袁绍这个庶出子因为过继的原因,有了和嫡子袁术掰手腕的资格,两人都在争袁氏之主的资格,从而给了其他人崛起的机会。
“这就是命,是袁氏的命,也是我们的命。”
当一个家族足够强大时,气运达到了巅峰,命数就会出手,让这个家族跌入谷底。
前有西汉霍氏,今有汉末袁氏,无不如此。
一鲸落而万物生,大鱼死了,小鱼小虾争食大鱼遗骸,重新角逐出一条大鱼。
然后周而复始。
这是事物运行的本质和规则,从帝国到世家,都是这般,东汉存在了两百多年,又到了新人建立新朝,走进新时代的时候了。
至于新朝叫汉还是魏还是晋,亦或者其他,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新的贵族功勋带领下,大家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
王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在看袁术和袁谭叔侄相斗时,并不局限于徐州与淮南的视野,也不局限于袁氏内部割裂争权的视野。
他的视野和思绪,已经上升到王朝迭代的层面上了。
前方战场上。
袁术苦等多时,不见纪灵和孙策的部队从背后和侧面杀出,就明白过来徐州部众早有准备。
“果真让徐州人看出了端倪,识破了计谋。”
此时的袁术有点后悔不听阎象的劝谏,但他不能当场承认,事关脸面。
“且先收兵回去,再做决议。”
袁术命大将李丰、梁纲断后,他率部离去。
袁谭要追,被连续三道军令紧急扼住。
如果是换了别人,早就被问罪了,但袁谭不一样。
徐州人还需要借助和利用这名公子哥背后的袁氏资源,所以大家都忍了。
袁谭回来后,闷闷不乐,自顾自饮酒寻欢而去。
不多久。
关、张二人归来,说着自己在半路上截击了纪灵、孙策的事。
“桥蕤这混账果然是假意投降,他联合纪灵想要迂回突袭下相,被俺和二哥给再次擒住了。”
张飞愤愤不平地将一名五花大绑的战俘推到众人面前,正是桥蕤。
“也就纪灵和孙策跑得快。”
他对于没有揪住纪灵和孙策深感遗憾。
桥蕤此时满脸惶恐,高呼自己愿降。
这一次,桥蕤实实在在是心甘情愿要投降保命。
“给个机会,蕤想为徐州效力。”
桥蕤请示。
可王融摇头了,刘备也摇头,徐州众人都在摇头。
他们没有再给桥蕤机会,甲士从外面走进来,把桥蕤架了出去。
刀斧手挥动手中的武器,咔擦一声,桥蕤人头落地。
随着桥蕤的人头一同落地的,还有宣示着徐州雨季到来的第一滴雨水。
第二滴、第三滴,从滴滴答答,到哗啦哗啦,也就转瞬之间。
天地之间都被厚重的雨帘掩盖,看不真切。
全面击退袁术兵马,保全徐州,夺回广陵的契机终于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