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中)聪明反被聪明误

刑部尚书离去后,苏蛇急忙趋步向前,脸上带着一丝疑惑,轻声问道:“主上,您真的打算和他联姻吗?”

李枭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眼神中透着狠厉:“恰恰相反,寡人不仅不会和他联姻,还会在圣上面前揭露他的罪行!”

苏蛇面露不解之色,犹豫着问道:“可属下觉得刑部尚书毕竟是诚心的,不知主上您……”

“诚心?”李枭冷哼一声,眼神中满是不屑,“多年来他一直保持中立,倘若真的诚心,就不会直到今日才来拜访。再者,多年来圣上虽然一直重用寡人,但也颇多忌惮。寡人唯有借助此事,加强圣人对寡人的信任,才能在将来太子继位的时候,更好地把持朝政!”

苏蛇立刻恭敬地鞠躬抱拳,满脸敬佩:“主上英明!”

两日后,太极殿内,早朝开始。

李和雍缓步登上龙椅,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群臣。百官整齐跪地,齐声三呼万岁,声音响彻大殿。李和雍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然后神色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今日早朝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此时,刑部尚书和两位侍郎交换了一下眼神,脸上难掩得意之色,心里想着李枭已经出手相助了。

然而,李和雍并未留意他们的小动作,只是将目光投向王一木,沉声道:“宣读奏折!”

王一木恭敬地展开早已备好的奏折,声音洪亮地宣读起来:“自圣上登基以来,无论军政事务,皆尽心尽力,此乃天下之福。但仍有部分地方官员,不忠不德,自恃远离朝廷,便有轻视圣上之意。他们收受恶犯贿赂,以替身顶罪、后置罪名等手段,妄图保住恶犯性命,此等行径,实乃欺君罔上、害国害民。微臣替天下万民进谏,望圣上为天下万民,整治官吏,视察民情,惩治恶犯,以得万民之心!”

随着奏折内容一字一句地被宣读出来,刑部尚书的脸色逐渐变得惨白,而朝堂上少数真心想为朝廷做事的大臣,也纷纷低下头,面露羞愧之色。

李和雍听完后,立刻下旨:“来人,宣刑部主事高浩进殿!”

王一木高声重复道:“宣刑部主事高浩进殿!”

很快,高浩怀着紧张与激动的心情,第一次踏入这庄严肃穆的太极殿,跪地拜见:“臣高浩参见朝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和雍眼中露出欣赏的神色,温和地说道:“朝堂之上就需要你这样直言不讳的大臣,平身吧!”

高浩站起身来,李和雍的眼神瞬间变得凶狠,直直地盯着刑部尚书及其一旁的左右侍郎,怒喝道:“你们三个还不认罪!”

三人脸色骤变,急忙出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朝皇……”

李和雍拿起两本书信,冷冷地说道:“一本是高浩弹劾你们的,一本是你们两日前交给李枭的。”说罢,直接将书信扔在他们面前。

刑部尚书颤抖着捡起两份书信,只看了一眼,便彻底慌了神,身体也开始微微颤抖。李和雍怒声斥责道:“你身为刑部尚书,不仅蛊惑地方官员,竟然还知法犯法,私自贿赂朝中大臣。若不是高主事和清郡王及时奏报,还被你们蒙在鼓里!”随后,他霸气地说道:“来人,将三人脱下锦袍,摘下官帽,革职,交由大理寺查办,待事情查清以后依法处置!”

话音刚落,金爪武士便大步走进殿中,毫不留情地将三人抓住。原刑部尚书挣扎了两下,喊道:“等一下,启禀朝皇,罪臣也要揭露清郡王李枭结党营私,企图日后谋反!”

李枭眼神冰冷,毫不客气地怼道:“你将如此大的罪名安在我身上,请问有何证据?”

刑部尚书顿时哑口无言,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因为他确实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李枭看向李和雍,恭敬地说道:“启禀朝皇,前日他建议您早日出征,大概率就是想趁您离京的时候,想办法给高主事安罪名,然后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势力,请朝皇明查!”

李和雍彻底怒了,大声吼道:“你贿赂不成,就开始随意污蔑,先拖下去打二十廷杖,再交由大理寺!”

而刑部尚书还在挣扎:“朝皇,罪臣所言句句属实!句句属实啊……”

三人被拖下去后,李和雍看向高浩,和颜悦色地说道:“如今刑部尚书一职空缺,从今日起就由你来接替刑部尚书一职吧!”

高浩激动不已,跪地磕头:“微臣多谢朝皇圣恩!为大夏计,为朝皇计,乃臣之本分!”

李和雍微微点头,示意他起身。这时,礼部尚书站出来,拱手说道:“启禀朝皇,高主事年纪不过二十有余,一下子直接从六品主事升到二品尚书,实在是有些违背礼法呀!”

李和雍神色坚定,语气不容置疑地说道:“刑部尚书负责初审中央和地方的案件,就得要高浩这种正直、公正廉明的人才最合适不过。意已决,诸位就无需多言了!”

天永二十二年七月五日,高浩被提拔为刑部尚书,太子李善煜则被赐尚方宝剑,三日后离京负责西州阳县一事。

退朝后,太子李善煜与新任的刑部尚书高浩并肩而行。李善煜对高浩的谏言敬佩不已,真诚地说道:“高尚书的直言不讳,本太子实在佩服!”

高浩缓缓停下脚步,李善煜也跟着停下。高浩神色严肃却又不失恭敬,说道:“太子殿下过奖了。您是储君,臣是臣子。但臣一生做事光明正大,臣忠于圣上,忠于朝廷,但臣更爱天下黎民百姓!”说完,行了一个鞠躬之礼,“还望太子此次担任钦差能够兢兢业业,不负众望!臣先行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