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拍摄工作,在磨合中进行着。
徐桑楚参加的全国电影产业会议,走向了尾声,以汪洋为代表的制片厂,虽然向被中@影公司把持的统@销统@购制度发起了挑战,电影主管单位领导也对制片厂提出的要求表示了认同,但是具体改革措施什么时候能够执行,却还是个未知数。
徐桑楚的这场进京行程,以中@影公司组织的第三季度试映会为结束。
中@影公司的试映会,一般情况下,一年举行四次,以季度为单位,召集各省级电影公司的代表,来到京城,集体对各电影制片厂交付的影片,进行试看,并根据试看的效果申报拷贝数量。
中影公司再根据做好统计的拷贝数量,进行灌录,下发给各省级电影公司。
各省级电影公司拿到影片拷贝之后,自行规划放映计划。
虽然中影公司卖出的拷贝多少,以及各省级电影公司对影片进行放映之后,收获的票房多寡,和制片厂没有关系,但是能看看自己厂里制作的电影,最终定出多少拷贝,也能对当下电影市场什么类型的影片更受欢迎,有个初步了解,再以此为依据调整厂里的拍摄计划。
徐桑楚作为老一代电影事业家,虽然年过六十,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纪,思想却一点儿也不保守,正是在他的执掌下,沪影厂才得以在今后几年,连续推出《庐山恋》、《405谋杀案》、《城南旧事》、《阿Q正传》等一系列经典影片。
《庐山恋》是华国第一部时装爱情片,讲的是国共两个高级将领的子女,在嗡嗡嗡时期在庐山上相遇相知相恋,却被时代所迫无法走到一起,在嗡嗡嗡结束之后重逢,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为了彰显女主角归国华侨的身份,沪影厂专门从港岛定购了几十件时装,让女主角在影片中的每一次亮相,都穿着不同的服饰——影片上映之后,引发了一股时尚穿衣潮流。
更石破天惊的是,在《庐山恋》中,拍摄了华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吻戏”!
其实这场“吻戏”,只是亲吻脸颊,和三四十年后的标准相比,连亲热戏都不能算。
但是1980年,是男人女人谈恋爱,连牵手都算是逾矩之举的时代,两个人并肩在大马路上走,都要被批有伤风化,一起散步得一个走在马路这边一个走在马路那边才算得体,亲吻脸颊已经十分大胆了。
《庐山恋》后期制作完成,在沪影厂进行内部试映的时候,就有人提出那场吻戏太过火,应该剪掉。
是徐桑楚力排众议,坚持保留,并亲自带着母带去电影局接受审查,在电影局的某些同志同样对那场吻戏提出质疑的时候,据理力争,才让那场戏份得以保留。
当然,对赵风华来说,他能凭借一篇在《收获》上发表的小说,从后勤仓管临时工的岗位上,调到文学部编剧室做实习编剧,进而在自己参与的第一部电影中,就获得独自署名的权力,也多亏了徐桑楚不拘一格降人才。
赵风华调岗之后的表现,也没让徐桑楚失望,肆意宣泄的才华,令对他的调岗和独自署名编剧的质疑声,很快便一扫而空。
徐桑楚即将去京城开会之前,赵风华同时有两篇小说分别发表在《人民文学》和《收获》上,让他的识人之明愈发得到印证。
然后没过几天,又有一首赵风华创作的歌曲《长江之歌》,在全国传唱开来,让他的才子之名更盛。
徐桑楚在京城开会期间,屡屡把赵风华当做和其他与会者的谈资,每一次说起,都是洋洋自得。
嗡嗡嗡令华国的文艺事业停滞了十多年,电影产业更是产生了严重倒退,经过这几年的苦心经营,才逐渐恢复并有所发展。
现阶段,第三代导演仍然占据着华国电影产业的主导地位,第四代导演刚刚获得独立执导的机会,还没有开始真正发力,第五代导演还在以北影为代表的专业院校就读学习。
人才相对来说,还是匮乏的。
尤其是新生代力量。
像徐桑楚、汪@洋这样思想与时俱进的老一代电影事业家,都很清楚,华国电影想要实现突破性发展,第三代导演已经无法指望,年纪普遍已经五六十岁的他们,只能发挥些余热了,未来还要看年轻人。
京影厂在这个时空,可没有少妇白笔下陈奇那样的奇才。
沪影厂却有一个赵风华,虽然还是幼年体,还没有彰显出能影响华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能力,但是满得快要溢出来的才华,却已经人人称羡。
对现在的徐桑楚来说,工作职责是维持好沪影厂现在的大好局面,站好最后一班岗,如果能培养出一位能在他退休之后,继续率领沪影厂取得更大成绩的接班人,那就更好了。
工作职责之外的最大兴趣,就是挖掘像赵风华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为沪影厂挖掘、培养、招揽更多可用的人才。
他现在还没有想过要把赵风华培养成接班人,因为赵风华年纪太轻了,今年才24岁,就算徐桑楚再坚持工作十年退休,赵风华也才34岁,组织方面很难把沪影厂这么重的担子,交给这么年轻的人手里。
电影现在只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华国还没有获得独立的产业地位,产出的经济效益更是在国家经济体系中不值一提。
但是,电影从诞生之日开始,就不只是商业活动,而是被赋予更多的使@命,尤其是在华国这样注重意@识@形@态宣传的国家,电影是重要的宣传手段。
主旋@律影片,能够成为华国电影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因为电影肩负的宣@传使@命。
即便是好莱坞,电影实际上也承担着文化宣@传的作用,美国的价@值观能够影响全世界,与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具有直接的联系。
所以,哪怕华国电影市场后来发展到全年票房达到600亿的水平,成为全球影坛的第二大票仓,但是相对于华国已经发展到100多万亿的GDP总量而言,仍然不值一提。
可是因为电影具备的宣@传作用,让华国相@关部门始终坚持对电影制作采取严格的审@查制度,给这项宣传工具套上项圈,不能让它肆意而为。
到那个时候,像沪影厂这样的老牌国营电影制片厂,都已经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里,改组成了股份制的集团公司,但是仍然属于国@有企业性质,集团董事长是有职@务级别的国@家干部。
那些民营电影公司再牛,在改组后的沪影集团面前,仍然只是小老弟。
徐桑楚现在当然想不了那么远。
赵风华现在也只是把事业目标定到成为导演。
但是,成为了导演,难道他就能满足了吗?
上辈子的赵风华,一辈子碌碌无为,现在得到了重新来过的机会,他肯定要在事业上,做出一番成绩,在生活上,也要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在《赤橙黄绿青蓝紫》剧组的生活,就和上辈子完全不一样。
上辈子的赵风华,这个时候还在沪影厂的仓库里默默无闻呢,现在却在和龚雪、殷婷如“谈情说爱”。
之所以要在“谈情说爱”上加上引号,是因为这是在拍戏。
生活中虽然也和龚雪、殷婷如二人,建立起了不错的私人关系,但还远没有到谈情说爱的程度。
可以说他们之间已经存在好感,但是在这个含蓄保守的时代,好感想要转化成为喜欢和爱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个人倒是都不着急。
随着拍摄的进行,剧组方方面面的磨合越来越好,龚雪、赵风华、殷婷如在表演上,也都渐渐找到了状态,令拍摄的过程愈发顺利。
龚雪饰演的女主角解净,性格和她本人有点类似,都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有了确定的目标,哪怕面对千难万险,也会百折不挠地向前进。
当初她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在嗡嗡嗡期间受到冲击,主动申请下乡,在广阔天地间接受再教育,然后确定参军入伍是像她这样的人,跳出农村的唯一出路,而她作为女孩,想要参军,只能走文艺兵路线,于是自己在农村组织宣传队,一边锻炼自己的文艺才能,一边寻求报考文艺兵的机会。
中间经历了脚受伤差点因为耽误治疗落下终身残疾,被沪影厂看中想要留下却因为知青的身份无法如愿等一系列的挫折,就在即将只能无奈返回农村的时候,遇到了部队文工团招收文艺兵,她因为有多年的准备,顺利穿上了军装。
现在在《赤橙黄绿青蓝紫》中饰演的女主角解净,是从办公室文职岗位上,调任到卡车车队担任副队长,因为不熟悉业务又是个女同志,车队的同志对她的认知,是下来镀金的,胜任不了车队副队长的职务。
但是,解净却在确定了新工作岗位的之后,就下定决心,要在车队副队长的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大家越不看好她,她越要努力证明自己。
这个角色和龚雪在第一部电影《祭红》中,一人饰演的三个不同角色,都不一样,在赵风华这个小说原作者和剧本编剧的帮助下,龚雪对解净这个人物的内心和行为逻辑,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拿捏住人物的精髓,饰演起来自然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