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园艺话(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
- 郭怡孮
- 892字
- 2025-03-31 11:23:22
自序
中央文史研究馆出版馆员文丛,使我有机会集结《怡园艺话》出版发行,我是怀着十分忐忑不安的心情交稿的。我是个画家,并不擅长文字,画集和教材虽然出过多册,但文集从没有出版过,这是荣誉也是鞭策,我只能尽力从以前发表和未发表过的文章中挑选。
我选取了与艺术有关的三十七篇文章,从内容上大体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十一篇文章,多是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写的都是最亲的亲人和最尊敬的师友,都是对我艺术成长起过重要引领作用的人。如今他们都已远去,我是怀着无限怀念和无限敬畏、敬仰、敬爱之心来写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风采的,一些文章我是含着泪写的,深感我这支秃笔不能描绘出他们艺术生命的华光异彩。我希望我的文章能从一个侧面给艺术史留下些许的记忆。
第二部分几篇文章记录的都是我的亲身经历,都是我艺术成长历程中最值得记忆、印象最深刻、不写出来都对不起自己的重要片段,大部分是用游记和散记的方式来写的。但这里面更多的是思考,是对艺术和生活的深思,是现实与内心碰撞出的火花。这些火花如果不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下来就会稍纵即逝,因此我到生活中是双管齐下,手写心记,用文字补我写生之不足。我珍惜这些文字,每每再读,都会浮想联翩。
第三部分是有关中国画发展和中国画教学的文章。我们经历的时代是中国画发展变革最活跃的时代,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发轫的中国画现代化,以千舟竞发的态势,浩浩荡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在这时担任了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画学会会长的职务,使我不得不从更广阔的视野关注中国画的发展状况、发展理念、创作走向,以及面临的种种新问题。我尽量跳出我的一己之情,从源远流长的中国画发展的长江大河中,从中西比较中,探寻中国画的发展方向,虽然回头看这些文章仍然浅薄。
在中国画教学方面,仅从教材中选了几篇有鲜明观点的文章,这是我的独立思考,也是我的自白。
当我们聚焦新时代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时候,这本文集的出版记录下一些我的文化履痕,倘能对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起些许作用,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感恩中央文史研究馆委托中华书局出版馆员文丛,感谢为本书出版、编辑、校对、发行辛勤付出的朋友,更感谢广大读者朋友们。
郭怡孮
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