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落叶归根

落叶归根

时代进步了,可思念故乡的病却越来越重了。好在互联网时代,能够借助智能手机及时了解家乡的动态点滴;每天下班以后,伴着夜色回家的路上,打开手机浏览抖音、快手上直播的家乡味美食,听着大城市不常听到的那口熟悉的方言,身体上的疲劳悄然消失。原来,思乡病还有缓解疲劳的功效哩!

人是一种奇怪的情感物种,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受不同的情感支配。在年轻的时候,渴望到外面的大世界去看看,去大城市里见见世面,潜意识里普遍认为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地的月亮更圆一些,在21世纪BJ、上海、深圳、广州等地也成为国内年轻人成就梦想的首选之地,这里工资高、机会多、福利待遇远比家乡好,也逐渐成为劳动力集中地,“北京户口”“上海户口”更是多数人终生奋斗的目标,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就来这里拼搏,待两鬓斑白的时候子女也在这里扎了根,其间经历了求学、工作和生活,而“落叶归根”的精神诉求成了老人的心病的根源。“落叶归根”不仅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撑,让每一位身在异乡的人在面对困难和孤独时有了情感寄托。中国有句谚语:“人不能忘本”。正是古老的传统让更多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要铭记自己的出身和成长的背景,传承故乡的文化和传统,维系家族的亲情和地域文化的延续。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人生一世,草生一春。”在中国文化中,“叶落归根”观念深入人心,追根溯源与儒家所倡导的“孝悌”观念及家族本位思想紧密相连。这种生命轮回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夫物芸芸,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体现的生命永恒之寄寓。从神话原型里的女娲抟土造人以化生万物,到土地神、生殖神与始祖神在华夏文明中的同一性,以致生命相互转化为“生生之谓易”与“生生不息”。或许这和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有着必然联系,人们依靠农业种植生存,人们也自然而然认为人的生命轮回与自然界的草木枯荣的自然规律一致。在丧葬方面,我国注重的是“土葬”的思想观念,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载山川”,这也是对“生命的死亡与重生循环中的永恒”的认可,若采用“土葬”生命可以快速得到轮回,简而言之土葬是生命再轮回的基础。在上大学的时候去省会看望三爷爷,三爷爷因病侧卧于床前,在和父亲的交流时言语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他内心深处期望将自己土葬在家乡,可是他曾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公墓是他的最终归宿。而三爷爷的兄弟们都葬在了家乡,能够享受到祖宗们的庇护,三爷爷一生为家族增光添彩,临终前有“落叶归根”的愿望,奈何“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土葬”与“火葬”之间,他为了后代选择了“火葬”,放弃了葬入祖坟的权利。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对生命的理解不同,我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揣摩姥姥生前内心深处的想法。五年前,在姥姥在世的时候,我不理解姥姥为什么不选择医疗条件更为发达的城市生活,子女们都在城市安居乐业,赡养姥姥一个人也是毫无任何经济压力,可姥姥始终坚持要生活在村子里,尽管村子里只剩下两户人,其他人都进了城,每次去姥姥家夜晚都不太敢出门,怕遇到野猪。姥姥出了院门隔着河道就能看到姥爷的墓地,姥爷在姥姥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姥姥一个人将六个子女抚养成人,其间所经历的苦难可想而知。2023年冬至前夕,姥姥首次阳了以后短短数日便匆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那寒冷的夜里走得很安详,她为子女儿孙们留下了财富。每次给姥姥钱时,她总是拒绝。我时常想起她给我说过的一些话:“我已经是半只脚踏进土里边的人了,你把钱拿走,我不需要钱,你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我看到你们都个个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就很开心了”。我一直以为姥姥是预言家,她好像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走,她一向身体很好,健步如飞;同年国庆节,舅舅家表弟结婚,婚礼后她笑着对我说:“去了那边,可以给姥爷好好汇报一下了,不然你姥爷问我,我还不知道怎么说”,几个月后,她就去和姥爷团聚了,她的坟茔和姥爷的坟在一起。我想她在那个世界里,也是一位洒脱乐观的人。

人活着终究是要面对死亡。德国现象学哲学家海德格尔(M.Heidegger)认为,人生就是迈向死亡的过程或者称之为“迈向死亡的存在”。正是因为人生有终点,有死亡,死亡像一把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此在”(今生)处于“悬欠”(欠于一死)状态,人才去面对死亡在活着时寻求生的意义。向死而生就是面对“死亡”这一逐渐接近的过程去寻求“生”(Being)的意义,从而让人生的终点有别于生物学意义的死亡或者脑死亡。而生者在生前需要考虑死后的流程,或者说是在活着的时候就要选好棺木,子女们为其做好死的时候穿的衣服,至少在那个世界里穿得像样点儿。姥姥在生命的终点前始终陪伴着姥爷,不愿意离开姥爷去城市享福,并为可能到来的死亡做足了充分的准备。直至她走了,我才意识到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当一个人为别人而牺牲自己,她最快乐!”这具有多么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姥姥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在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同时也时刻为子女着想,永远在快乐地牺牲自己。

城镇化的脚步在继续,农村的耕地在变少,一边是回不去的农村,一边是没还完的贷款,“落叶归根”是道不尽的乡愁,说不完的思念。路途遥远阻隔不了人们的思乡情愫,山高水阔阻挡不住人们回乡脚步。期许老去的那一天,待到“落叶归根”时,仍有选择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