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李傕郭汜掀起朝堂血雨腥风

第二天一大早,董卓那是大张旗鼓,带着仪仗队浩浩荡荡地入朝去了。嘿,半道上突然冒出来一个怪道人,穿着青袍,戴着白巾,手里举着根长竿,竿子上绑着一丈布,布两头还都写着个“口”字。董卓瞅着挺纳闷,扭头问李肃:

“这老道啥情况啊?搞这么个神秘玩意儿。”

李肃满不在乎地说:

“嗨,就是个脑子不太好使的家伙。”

说完招呼将士把那道人给轰走了。

董卓接着往朝廷走,大臣们一个个穿着朝服,像迎接大明星似的在路边迎接他。李肃拿着宝剑,在旁边扶着董卓的车。走到北掖门的时候,士兵们都被拦在了门外,就董卓带着二十来个驾车的进了门。

董卓老远就瞧见王允他们手里拿着宝剑,站在殿门口,心里“咯噔”一下,赶紧问李肃:

“他们拿剑干啥呀?想搞行为艺术啊?”

李肃假装没听见,使劲儿把车往里推,这时候王允扯着嗓子大喊:

“反贼来啦!武士们,上啊!”

就见两边“呼啦”一下涌出一百多号人,拿着戟和槊就往董卓身上招呼,可董卓里面穿了铠甲,这些家伙一时半会儿还真弄不动他,只伤了他胳膊,把他给弄下车了。

董卓这下急了,扯着嗓子喊:

“我儿子奉先呢?快来救你爹啊!”

这时候吕布从车后面杀气腾腾地出来了,大声说道:

“有诏书,讨贼!”

说着一戟就刺进了董卓的咽喉,李肃眼疾手快,上去就把董卓脑袋给割下来了。

吕布左手拿着戟,右手从怀里掏出诏书,大声喊:

“奉诏讨董卓这个贼臣,其他人没事儿啊,别瞎紧张!”

大臣和将士们一听,都欢呼万岁。后来有人写诗感叹董卓,大意是:

“本来想着霸业成了能当帝王,不成了就回家当富家翁。谁知道老天爷不按套路出牌,郿坞刚建好,人就凉透啦!”

这时吕布扯着嗓子大喊:

“那些帮着董卓干坏事儿的,全是李儒在捣鬼!谁去把他给我抓来?”

李肃立马就跳出来,大声应道:

“我去我去!”

这时候,就听见朝门外闹哄哄的,有人跑来报告:

“嘿,李儒家的那些家奴啊,已经把李儒五花大绑,送上门来了。”

王允大手一挥,说:

“把这小子绑到菜市场砍了!”

接着呢,又把董卓那肥得流油的尸体拉到大街上示众,这董卓胖得呀,那些看守尸体的士兵灵机一动,在他肚脐眼儿里塞了根火把当灯使,那尸油“滋滋”地往外冒,流得满地都是。老百姓打这儿路过,那可都气坏了,一边走一边拿董卓的脑袋当球踢,还使劲儿踩他的尸体,解解心头之恨。王允还不闲着,又给吕布下了命令,让他带着皇甫嵩、李肃,领着五万大军,风风火火地跑到郿坞,去抄董卓的家产,把他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都给登记清楚。

嘿呀,再说那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这几位,一听说董卓那老小子翘辫子了,吕布正风风火火地朝这儿赶来,吓得他们带着飞熊军就跟兔子似的,连夜撒丫子往凉州跑啦。

这边吕布到了郿坞,别的先不管,头一件事儿就是把大美女貂蝉给弄到手。那皇甫嵩也不含糊,下令把坞里头那些被董卓囚禁的良家子女全都放了出来,就跟放小鸟出笼子似的。可对董卓的亲戚们,那可就不客气啦,甭管是老的还是小的,统统咔嚓掉。董卓他老妈也没能逃过这一劫,还有他弟弟董旻、侄子董璜,脑袋都被砍下来挂在那儿示众,那场面,老吓人啦。

抢完之后,军士们还把坞里藏的那些宝贝都给搜了出来,好家伙,光黄金就好几十万,白银更是好几百万,还有那绫罗绸缎、珠宝首饰、瓶瓶罐罐,吃的粮食啥的,多得都数不清。

军士们欢天喜地地回去跟王允报告这喜讯,王允一听,乐坏啦,赶紧大摆宴席,犒劳这些立下大功的军士们,在都堂这儿摆上满满当当的酒席,把各路官员都喊来,大家一杯接一杯地喝酒,那叫一个热闹,就跟过年似的,一起庆祝这大快人心的事儿呢!

这正吃着酒席呢,突然有人慌里慌张来报:

“哎哟喂,那董卓被暴尸在集市上啦,可倒好,有个人趴在他尸体上哇哇大哭呢!”

王允一听,这火气“蹭”地就上来了,大怒道:

“董卓这大坏蛋被收拾了,老百姓哪个不是拍手称快,这是哪路神仙,竟敢唱反调哭他!”

立马招呼武士:

“给我把这倒霉蛋抓来!”

不一会儿,人就被抓来啦。大伙一瞧,好家伙,这不是别人,正是侍中蔡邕啊!王允那是指着鼻子就开骂:

“董卓这逆贼今天遭报应了,这可是国家的大喜事啊!你身为汉朝大臣,不跟着高兴,反倒给这贼哭丧,你几个意思啊?”

蔡邕赶紧趴在地上认罪:

“我蔡邕虽说没啥大本事,可也知道啥是大义啊,哪能胳膊肘往外拐向着董卓呀?就是当时董卓对我有那么点小恩小惠,我这一激动就没忍住哭了几声,我知道错大了。王大人您就高抬贵手饶了我吧,要是能在我脸上刺字、砍了我的脚,让我接着把汉史写完,赎赎我的罪过,那我可就谢天谢地啦!”

大臣们一看蔡邕这么有才,都纷纷替他求情。太傅马日磾还偷偷跟王允嘀咕:

“那蔡邕可是千年一遇的大才子啊,要是让他把汉史写完,那可不得了,绝对是美事一桩。再说他平时孝顺的名声那也是杠杠的,你要是急吼吼把他杀了,老百姓可不得寒心啊。”

王允却撇撇嘴说:

“想当年汉武帝没杀司马迁,让他写史书,结果那书里净是些牢骚话流传到后世。现在咱们国家正走下坡路,朝政一团糟,可不能让这种耍嘴皮子的奸臣在小皇帝身边舞文弄墨,到时候咱们都得被他编排。”

马日磾一听,没话说了,只好退下,私下里跟大臣们吐槽:

“王允这家伙怕是要断子绝孙咯!好人可是国家的根基,写史书那也是国家的大事。他这么把根基和大事都毁了,能长久才怪!”

得,王允压根不听马日磾的劝,直接下令把蔡邕关进大牢,勒死了。士大夫们听说这事,那眼泪都止不住地流啊。后来有人说蔡邕哭董卓,那本来就不咋地道;可王允把他杀了,也实在是太过分啦。有诗感慨道,大意是:

“董卓那家伙专权残暴没人性,蔡邕咋就这么想不开把命搭上啦?你瞧瞧人家诸葛亮,那时候还在隆中睡大觉呢,才不会轻易给这种乱臣卖命。”

再说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这几个家伙,跑到陕西躲着,还派人到长安上表求皇帝给他们赦罪。王允哼了一声说:

“董卓那么嚣张跋扈,全靠这四个家伙帮忙,现在就算大赦天下,也不能饶了他们!”

使者回去跟李傕一说,李傕急得直跺脚:

“求赦罪没门,那咱各奔东西逃命去吧。”

谋士贾诩却不紧不慢地说:

“各位老大,你们要是扔下军队单枪匹马跑,随便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了。不如咱忽悠忽悠陕西的人,再加上咱们自己的兵马,杀回长安,给董卓报仇。要是成功了,咱就打着朝廷的旗号号令天下;要是输了,再跑也不迟嘛。”

李傕他们一听,觉得挺有道理。

于是他们就在西凉州到处散布消息:

“王允那家伙要把咱们这儿的人全收拾了!”

老百姓一听,吓得魂都没了。他们又接着煽风点火:

“干等着死可没啥好处,跟我们一起造反咋样?”

大伙一听,都纷纷响应,这一下,他们就聚集了十多万人马,分成四路,气势汹汹地杀向长安。半路上碰到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带着五千人正想去给老丈人报仇,李傕就跟他合兵一处,让他当先锋,这四个人就这么一路浩浩荡荡地进发了。

王允听说西凉兵杀过来啦,赶紧跑去跟吕布商量对策,吕布拍着胸脯说:

“司徒您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就那些小喽啰,哪能入得了咱的法眼!”

说完就带着李肃带兵出去迎战,李肃那叫一个积极,冲在最前头,刚好碰上牛辅,两人二话不说,乒乒乓乓就打了起来,牛辅哪是李肃的对手,没几个回合就被打得屁滚尿流,撒腿就跑。

嘿,谁能想到呢!当天夜里二更天,这牛辅也不知道从哪学来的鬼点子,趁着李肃放松警惕,居然跑来劫寨。这一下可把李肃的军队给搅得像捅了马蜂窝一样,士兵们四处乱窜,一口气败逃了三十多里地,折损了大半人马。李肃灰头土脸地跑回来见吕布,吕布一看这场面,肺都要气炸了,大声骂道:

“你这不是存心给我丢脸嘛,坏我士气!”

一怒之下就把李肃给砍了,还把脑袋挂在军门上示众。

第二天,吕布亲自出马,又去找牛辅算账,牛辅哪是吕布的对手啊,就像小鸡碰上了老鹰,再次被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到了晚上,牛辅心里那个害怕呀,赶紧把心腹胡赤儿叫过来,偷偷摸摸地说:

“吕布这小子太猛了,咱实在打不过他。要不咱别管李傕那四个兄弟了,咱自己偷偷带上金子珠宝,再叫上三五个亲信,脚底抹油溜吧!”

胡赤儿一听,立马点头答应。

当天夜里,他们就收拾好金银财宝,偷偷摸摸地离开了军营,跟着的也就三四个人。走到一条河边,这胡赤儿心里起了坏心思,琢磨着:这牛辅带着这么多金珠,我要是把他干掉,这些宝贝不就都是我的啦!于是心一横,把牛辅给杀了,还把脑袋割下来跑去献给吕布,吕布问起事情的缘由,跟着牛辅的人就把胡赤儿谋财害命的事儿给抖了出来,吕布一听,气得暴跳如雷,马上就把胡赤儿给宰了。

之后,吕布带着军队继续前进,迎面碰上了李傕的军队。吕布可不管那么多,不等对方摆好阵势,就挥舞着画戟,骑上战马,带着士兵像旋风一样冲了过去。李傕的军队哪抵挡得住这架势,一下子就被冲得七零八落,往后退了五十多里地,才在山脚下安营扎寨。

李傕赶紧把郭汜、张济、樊稠叫到一起商量对策,李傕摸着下巴,笑嘻嘻地说:

“吕布这小子虽然勇猛,可就是个有勇无谋的主儿,没啥好担心的。我带着军队守住谷口,每天想法子引他出来打架。郭将军你呢,就带着军队绕道去抄他的后路,学学当年彭越对付项羽的办法,听到敲锣就进攻,听到擂鼓就收兵。张将军和樊将军,你们俩分兵两路,直接去攻打长安。到时候,吕布首尾不能相顾,肯定得吃大败仗!”

大家一听,都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按照这个计划行动起来。

再说那吕布带着兵到了山下,李傕领着军队过来叫阵,吕布那脾气“噌”地就上来了,气呼呼地冲杀过去,可李傕那家伙倒好,撒丫子就往山上跑,这山上那石头、箭雨跟不要钱似的往下落,吕布的军队根本就上不去。

正这时候,突然有人来报:

“将军,郭汜在咱们后面杀过来啦!”

吕布一听,赶紧掉头应战,好家伙,这郭汜军阵里鼓声“咚咚”响得震天,可还没等吕布冲过去呢,郭汜的军队又撤了。

吕布刚打算收兵,锣声“当当”一响,李傕的军队又冒出来了。吕布还没摆好架势呢,背后郭汜那家伙又带着兵杀到。等吕布火急火燎赶过去,人家又“咚咚”擂鼓收兵,跑得那叫一个快,把个吕布气得呀,肚子里的火都快把脑袋顶炸了。

就这么折腾了好几天,吕布想痛痛快快打一仗吧,没机会;想歇着吧,人家又时不时来骚扰。正恼火着呢,突然一匹快马飞奔而来,边跑边喊:

“将军,大事不好啦!张济、樊稠那两路军马直奔长安去了,京城都快保不住啦!”

吕布一听,赶紧带着军队往回赶。可这李傕、郭汜还在后面紧追不舍,吕布这时候哪还有心思打仗啊,撒腿就跑,一路上折损了不少人马。好不容易跑到长安城下,嘿,那贼兵跟乌云、雨点似的,把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吕布的军队和贼兵一交手,根本不是对手,再加上士兵们都怕吕布脾气暴躁,好多人干脆就投降贼兵了,把吕布愁得呀,脑袋上的头发都快愁白咯。

嘿哟,过了好几天呐,董卓那剩下的俩跟班李蒙和王方,居然在城里当起了“贼内奸”,偷偷摸摸地就把城门给打开啦。这一下可好,四路贼军跟潮水似的“呼啦”一下全涌进来了,吕布在里头左冲右撞的,就跟个无头苍蝇似的,根本拦不住这些人。没办法,他赶紧带着几百个骑兵跑到青琐门外,扯着嗓子对王允喊:

“哎呀呀,情况危急得就像火烧眉毛啦!司徒大人,您就赶紧上马,跟我一块儿出关去,咱们再想别的好办法。”

王允呢,一本正经地说:

“要是老天爷保佑,能让国家平平安安的,那可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啦;要是实在不行,那我就豁出这条老命去。大难临头就想着自己逃命,这种事儿我可干不出来。你替我跟关东的各位爷们儿带个话,让他们好好操心操心国家大事!”

吕布那是劝了一遍又一遍,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王允就跟块石头似的,死活不肯走。没一会儿,各个城门都烧起了大火,火舌都快舔到天上去了,吕布一看这架势,没办法,只好把家里人扔在一边,带着一百来个骑兵撒丫子就往关外跑,投奔袁术去咯。

嘿呀,那李傕、郭汜这俩家伙可撒开了欢,指挥着士兵到处胡作非为、大肆抢劫。可怜那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全都为国捐躯咯。那些贼兵把内庭围得那叫一个水泄不通,情况紧急得就像火烧眉毛一样,这时候侍臣赶紧请天子跑到宣平门上去制止这场混乱。

李傕他们远远瞧见黄盖,嘿,立马招呼士兵停下,还扯着嗓子喊“万岁”。献帝靠在楼边,挺严肃地问道:

“你们也不打个报告,就这么冲进长安,到底想干啥呀?”

李傕、郭汜仰着脑袋上奏说:

“董太师那可是对陛下和国家忠心耿耿的大臣啊,平白无故就被王允给害了,我们就是来报仇的,可不敢造反哟。只要见到王允,我们立马退兵。”

这王允当时就在皇帝旁边,一听这话,也上奏说:

“我本来就是为了国家着想嘛。现在事已至此,陛下您可别心疼我,免得耽误了国家大事。我下去会会这俩贼。”

献帝在那犹豫来犹豫去,舍不得让他去,这王允可不管“蹭”地一下从宣平门楼上跳了下去,扯着嗓子大喊:

“王允我在这儿呢!”

李傕、郭汜拔出剑,大声呵斥道:

“董太师犯啥罪啦,要被杀?”

王允梗着脖子说:

“董贼那罪,多得都能把天和地填满啦,数都数不清!他被诛杀那天,长安的老百姓都高兴得直蹦跶,你们难道没听说过吗?”

李傕、郭汜又说:

“就算太师有罪,那我们有啥罪,你就不肯放过我们?”

王允气得大骂:

“你们这俩逆贼废话咋这么多!我王允今天就豁出去一条命咯!”

这俩贼手一挥,就把王允给杀在楼下了。

史官还写诗夸他呢,大意是:

“朝堂之上,王允巧用智谋,终结了董卓的暴虐统治,他心怀家国,满心忧愤,整日为江山社稷忧心忡忡。王允身上的英气,直上云霄,他的忠诚感天动地。直至今日,他的魂魄似乎仍萦绕在凤凰楼畔,久久不肯离去。”

嘿哟,那一群贼可真是够狠的,把王允给杀了不算,还派人把王允家的宗族老幼全都给收拾了,这可把老百姓们心疼得眼泪都止不住啦,噼里啪啦往下流呢。这时候呀,李傕和郭汜在那儿一合计,就跟说相声似的:

“都到这份儿上啦,不把天子干掉去干一番大事业,还等啥呢,难道等天上掉馅饼呀!”

说完,俩人就拿着剑,扯着嗓子嗷嗷叫着,风风火火地杀进去啦。这可真是:大坏蛋伏了法,灾难刚消停,小贼们又开始撒欢儿,祸事儿跟着就来咯!

嘿呀,再说那李傕、郭汜俩大坏蛋,居然起了坏心思,想要把献帝给咔嚓了。这时候张济和樊稠赶紧跳出来劝说道:

“使不得呀使不得!要是今儿就把献帝杀了,那大伙不得炸开了锅,都得不服咱。咱不如先还把他供着当老大,把那些诸侯骗进关里来,先把献帝的帮手都给收拾了,然后再动手杀他,到时候这天下不就稳稳地是咱们的啦!”

李傕和郭汜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把手里的兵器先按住了。

这时候献帝在楼上扯着嗓子喊:

“王允那家伙都已经被干掉啦,你们的军队咋还不撤啊?”

李傕和郭汜厚着脸皮说:

“陛下呀,我们为朝廷那可是立下了大功的,到现在都还没给我们封官加爵呢,所以我们可不敢把军队撤回去。”

献帝没办法,只好问道:

“那你们想当个啥官呀?”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这四个人立马各自写了个官职头衔交上去,还强硬地表示就得给他们这些官做。献帝没辙,只能乖乖答应。

于是呢,李傕就被封为车骑将军、池阳侯,还兼任司隶校尉,手里拿着象征权力的假节钺;郭汜被封为后将军、美阳侯,也有假节钺,俩人一起把持着朝政;樊稠被封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被封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着兵到弘农去驻扎。剩下的李蒙、王方这些人,也都当了校尉。之后他们美滋滋地谢了恩,带着兵就出城啦。

他们还下了个命令,要去把董卓的尸体找回来。嘿,还真就找到了一些零碎的皮骨,然后用香木雕刻成人形,把那些皮骨凑上去,摆了个特别隆重的祭祀仪式,给董卓穿上王者的衣服,放进上好的棺材里,挑了个好日子,打算把他葬到郿坞去。可谁能想到呢,到了下葬那天,老天爷突然发了脾气,又是打雷又是下雨的,平地里的水都有好几尺深。一个大霹雳把棺材都给劈开了,董卓的尸首也被劈出了棺材。李傕没办法,只好等着天晴了再葬,结果当天晚上又是这副德行。连着改了三次下葬的日子,都没能把董卓给埋下去,最后那些零碎皮骨全被雷火给烧没了。看来老天爷对董卓那是相当相当生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