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冬至已至,唯愿安暖

冬至,寒冬岁月里的一笔微妙转折。如果说,立冬要有所期待,小雪要谈浪漫,大雪要说相守,那么冬至,就应该是陪伴了。

陪伴,就是和所爱之人,待在一块儿的温馨时光;是给父母沏上一杯热茶;是和孩子包上一锅饺子;是为爱人添上一件衣裳……

“梅花满树,又是一年冬至。”万物寂静中,透着简单的朴素,万物蛰伏恰冬藏,如此时节最惬意之事,莫过于走进寒冬的厨房置办一场冬日宴。烟火人间,不外乎家人们坐在一起“围炉煮酒话桑麻,听雪观花品晚茶”的温馨画面,这份温情对于我来说,更是记忆永久。

都说冬至这天影子最长,长到我的记忆被拉回到了很多年前的那个冬天。“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句谚语从小到大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幼时每逢冬至,大人们一早就开始在厨房里忙碌,随之一盘盘带有美好“寓意”的饺子便会被端上桌。可是那年冬至,被端上桌的并非饺子,而是一盘萝卜丸子。

接下来的故事很长,听我慢慢与你讲。我的老家在大山深处,在童年记忆里,小山村的冬天,是冬雪的世界。每年冬季来临,山头上、沟壑里都被披上了一张厚厚的白毯,一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时,才会被揭开。我们家所在的村庄距离镇上有七八公里的山路,山里本就交通不便,尤其是大雪飘飞的日子里,我们去镇上购买物资是一件极其不易之事,但这也并未阻碍村里人去镇上赶大集的热情。奶奶更是在下雪天里,经常徒步前往镇上的集市,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可那年冬至,雪下得实在太大了,即便走路出行也很困难,包饺子所用的食材因没有办法买到,所以桌子上才会出现一盘萝卜丸子。

奶奶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冬至吃了这盘萝卜丸子,耳朵也一样不会被冻掉。”为了这盘萝卜丸子,奶奶更是一大早起床就开始忙活。先把萝卜腌制半个小时,这时候萝卜会变蔫,里面有很多水分溢出来,再用双手挤出水分,之后将萝卜切成丝放入盆中,再适量地加入一些鸡蛋、盐、胡椒粉、玉米淀粉等一起搅拌,最终搅拌成黏稠的糊状,再揉成丸子放在锅里炸。

炸丸子是我最期待的环节,只见奶奶将揉好的丸子一个个放进油锅里,我一边往土灶里添加柴火,一边盯着锅里的丸子看,时不时问奶奶:“奶奶,丸子什么时候可以炸好?”奶奶总是慈祥而又宠溺地望着我说:“等丸子变成金黄色浮在油面上,就可以捞出来吃了。”等金黄的丸子被捞出锅时,满屋子顿时飘香四溢,我总是等不及丸子摊凉就想一口咬下去。外酥里嫩的丸子,吃起来外面很脆,里面却很软、很滑,一点也不油腻。淡淡的萝卜香是味蕾上最妙曼的滋味,连吃几个,身上的寒意也被驱散了。

屋外寒风依然在呼啸,但屋内祖孙几代人相伴,我们坐在温暖的火炕上,一边吃着奶奶炸的美味丸子,一边听爷爷讲述他小时候的故事。窗外飘着雪花,屋里烧着火炕,火炉煮着茶香,每个人红扑扑的脸上挂满笑容,从屋里到我们的心里都是暖暖的……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又是一年冬至,庭院里的梅花顶着风雪早已悄然绽放,厨房里家人们又一次合力置办着一场冬日宴。随着热气的升腾,我的心也变得更加柔软,在漫长的冬日里,一饭一蔬最抚慰人心。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冬有冬的来意,寒冷像花,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一年岁暮,至此雪盛,冬至时节,寒意渐浓,内心向暖,美好如期而至。

冬至已至,唯愿安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