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拖肠大战 二

第166章 拖肠大战 二

刘秀依靠贾复的拖肠大战击败了五校农民军,可是却开启了一个令后世诃责不已的指腹为婚陋习。刘秀的本意是为了表示对贾复的临终关怀,一个人肠子都流出来了,血出如浆,仍然挥戟血战,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治愈的机率几乎为零,刘秀提前关怀一下将军的身后事也情有可原。不过有了刘秀带头,上之所好下必甚之,指腹为婚的陋习一直遗传至今。

不过金口玉言的刘秀后来失约了,后来贾复妻子顺利生下了儿子,可刘秀的五个公主没有一个嫁给贾家,直到贾复的曾孙贾建时,才娶了和帝的临颍长公主为妻。

那年贾复从死神的魔爪之下闯了过来,他又奇迹般地伤愈归队了。此后他追随刘秀攻取河北重镇邺城。

同年六月刘秀在鄗县千秋亭称帝。贾复因功拜执金吾,晋爵冠军侯。此时的贾复才十六岁。贾复当冠军侯时比霍去病还要小两岁,而他出任的执金吾更是刘秀当年梦寐以求的。可见刘秀虽然在儿女婚姻问题上食言,其它方面对小贾还是不错的。

此后贾复随吴汉渡过滔滔大河,前往洛阳对抗更始帝的大司马朱鲔。当时朱鲔和白虎公陈侨等人手下尚有三十万余人,吴汉率领的军队也有二十万余人,更始、建武双方名将云集精锐尽出,超过五十万人围绕洛阳展开了决定中国命运的大角逐。

贾复当时的主要对手是陈侨。陈侨屡战屡败,最终被杀出历史名人榜,连度娘都找不到他了。贾复因为大胜陈侨,加封穰、朝阳二县食邑。

刘秀攻取洛阳收降刘玄的主力部队,一举奠定了他在汉统上的优势地位。不过更始政权的将领还有不少没被搞定,他们拥兵自重,依然对建武政权构成威胁。比如更始帝所封的郾王尹尊就不肯雌伏。刘秀劝降无果,就召集诸将询问谁愿前去灭了尹尊。贾复出班抢道:“臣请击尹尊!”刘秀大笑:“执金吾愿打尹尊,朕无忧矣!”

刘秀即派贾复率骑都尉阴识(刘秀的大舅哥)和骁骑将军刘植渡过五社津攻打尹尊,三人相得益彰配合默契,仅用了一个多月,尹尊就竖起了降旗。

公元55年,刚毅方直的贾复病逝,年仅46岁,谥号“刚”。贾复死后归葬老家冠军,冠军侯死归冠军,可谓名至实归。

中元二年二月,光武帝年老力衰不堪烦剧,竟在南宫前殿中归天,其子刘庄继位,尊皇后阴氏为皇太后,奉葬光武帝于原陵,庙号世祖。

山阳王刘荆为明帝同母弟,专喜害人。他冒充大鸿胪郭况写信给废太子东海王刘强,刘强展开一阅,大为惊异。但见书中写着:

高祖起亭长,先帝兴白水。王为先帝长子,当上求天下下报母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为秋霜毋为槛羊;愿君王为高祖先帝,毋为秦太子扶苏,徒呼天也!

来书却无署名,来人说是大鸿胪郭况亲笔。郭况是刘强母舅,刘强也不问真假,立将来人来书都交给明帝查办。明帝很快查清真相,原来是山阳王刘荆所为,他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明帝念其与自己是同母兄弟不便举发,光武帝丧葬事毕即令还国。

刘荆看明帝没有动他,以为还可以再干大一点。永平十年羌人造反,刘荆又跟着同时发难,结果还没动手,明帝就把他改封为广陵王。

可刘荆仍不思悔改,到封地后私下里问相士:“我相貌象先帝,先帝三十得天下,我今年也三十岁,可以起兵否?”相工支吾对付,一经趋出便向地方官举报。地方官当即奏闻,明帝裁减了他的卫队、随从,也没有过分追究。

刘荆一计不成另生一计,又安排巫师诅咒明帝,巫蛊之事在汉朝处罚很重,国相只恐自己坐罪,于是详报上去,廷臣劾他诅咒立请加诛。明帝尚未下诏,刘荆就自杀了。如此胆小何必造反呢?明帝因他是同母弟格外怜恕,赐谥为思王。并且封他的儿子元寿为广陵侯,另外三个儿子为乡侯。

楚王刘英为许美人所生,许氏无宠,故刘英虽得封王,国最贫小。明帝系念兄弟,却也屡给赏赐,偏刘英心怀非望,结交宾客觊觎神器,又在封国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为符瑞,积极准备造反。

忽有男子燕广诣阙告变,弹劾刘英图谋不轨。明帝得书交有司复查。有司派员查明复奏上去,略称楚王刘英招集奸猾捏造图谶,大逆不道应处死刑。明帝只夺刘英王爵,徙刘英至丹阳泾县,赐沐邑五百户;又遣大鸿胪持节护送,使乐人奴婢鼓吹随行。楚太后许氏不必交还玺绶,仍然留居楚宫。

楚王谋反前有人告知虞延,虞延因他是明帝至亲未便举发。燕广上告后明帝切责虞延搁住不奏,虞延惧罪自尽。刘英恐自己也遭奇祸,索性也自杀了事。其实楚王是弟弟,明帝不一定杀他。

郭皇后生的两个儿子刘康和刘延也在封国结交宾客图谋不轨,但因为不像刘荆、刘英那么严重,所以只是被削减封地。

汉明帝是一位非常精明的皇帝,他知道真正支持刘荆和刘英造反的势力是河北的郭氏集团,明帝不在意兄弟造反,可是却瞄准了他们的背后势力,明帝打击郭氏集团的时候,连带着他们的附属都被打击,真正削弱了郭氏集团的势力。

借着造反的罪名,削弱郭氏集团,这样不仅稳固了皇权,还赢得了好名声。

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桓荣生病后,刘庄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刘庄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皇帝对桓荣如此,其他问疾者自然不敢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刘庄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妥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