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破釜沉舟
一日怀王遍召诸将会议攻秦。怀王首先开口道:“秦始皇暴虐,人民海内交怨,今二世尤为无道,前项梁西向进攻所过皆克,不幸中道失计忽遭败挫,现拟再接再厉誓灭暴秦,还问何人敢当此任?”说完顾视两旁,诸将瞠目结舌无一应命。怀王又朗声道:“诸君听着,今日无论何人,但能麾兵西向首先入关,便当立为秦王。”言未已,即有一人应道:“末将愿往!”又有一人厉声道:“我亦愿往!”怀王瞧着,第一个应声的乃是沛公,第二个厉声的就是项羽,两人统要西行,反弄得怀王左右为难。项羽又道:“叔父战死大仇未报,末将誓不甘休!今愿请兵数千捣入秦关,复仇雪耻。就使刘季愿往,末将也要与之同行。”怀王听后徐声道:“两将同心灭秦还有何言?就请部署兵马择日启行。”
沛公、项羽奉命趋出。还有老将数人未曾告退,又向怀王进言道:“项羽为人慓悍残忍,所过地方无不酷待,如此凶暴怎好令他统军?现在既然定议攻秦,不应单靠武力,须得一忠厚长者仗义西行,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加诛。秦地百姓苦秦已久,若得义师前去除暴救民,自然箪食相迎无思不服。故为大王计,项羽决不可遣,宁可独遣沛公!沛公不如项羽残暴。”怀王道:“我知道了!”
次日升堂议事,沛公、项羽都来禀请出兵日期。怀王叫项羽暂留彭城,不必与沛公同行。项羽不禁暴躁起来,正要与怀王辩论,可巧外面有人入报,说是赵国使臣前来求见。怀王急命左右召入赵使。
赵使踉跄进来行礼,同时将国书呈上。原来秦将章邯移兵攻赵,赵将陈余出兵抵敌,吃了败仗退至巨鹿。章邯在城南下寨,自督兵士日夜攻城,城中当然危急,不得不遣使四出分道求援。怀王将来书传示诸将,项羽一见雄心勃勃,又想去杀章邯替叔报仇,当下请命欲行。怀王遂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领二十万人马往巨鹿救赵。
怀王深信宋义,由他自定行止。另遣沛公西行。沛公别过怀王出都就道,遇着陈胜项梁散卒一并收集,约得万人,连破秦军二戍,击走秦将王离,又向昌邑进发。
王离败走河北投奔章邯,章邯令他助攻巨鹿,巨鹿守兵越加恐惧,日夜盼望楚军入援。
偏偏宋义逗留安阳不肯进兵,赵使一再敦促仍然不行。宋义接连住了四十六日,部将莫名其妙,项羽更是忍耐不住,于是入帐对宋义说道:“秦军围赵甚急,城内死者七八。若能鼓噪大进攻击其外,赵兵杀出以应其内,内外夹攻秦军必败,章邯可擒也。”宋义道:“不然!今秦军围赵,若章邯胜则秦军疲乏,我再攻之必破矣;若章邯不胜,而我攻之也必破矣,此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若论披坚执锐我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我。”乃下令军中道:猛如虎,狠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此军令明明指着项羽,项羽见了自然愤怒。本来项羽因怀王不许他领兵入关,又命他为宋义属将,心中已是怏怏不平。又想怀王是我叔父所立,叔父已死,该由我代为大将才对。现在反而屈居人下,真是岂有此理!
一日宋义饮酒高会,恰好天寒大雨,士卒在雨中冻馁不可当。项羽暗行军中,见各营都有怨言,项羽便进帐厉声言道:“诸将奋勇戮力急欲攻秦,而你却不肯引兵渡河,必待秦兵疲惫而后击之。秦兵强大,赵兵怯弱,以强敌弱怎会疲惫?且武信君新丧,楚王坐不安席,尽将境内之兵总属将军,非为救赵,实欲破秦。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终日私宴,非社稷之臣也!”宋义不听,项羽恨之。次日宋义升帐,项羽仗剑入帐大呼曰:“宋义谋反,所以留兵不进,我奉楚王密旨斩杀宋义,特此晓谕三军。”宋义听罢便欲逃走,项羽一剑将他挥为两段。众将俯伏帐下说道:“首立楚后者,将军叔父也,今将军诛此叛逆正合人心。”众将俱立项羽为假上将军,职专征伐。又使桓楚报命楚王,数宋义叛楚之罪。怀王虽然知道宋义枉死,但无力能制项羽,只得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受了上将军之职,从此军威大振,名闻诸侯。
于是遣英布为先锋,率军二万渡河。章邯听说英布来到,急差司马欣、董翳渡河以抵来兵。营寨方才立定,英布前军早到。二将出马与英布交战,英布举斧径奔二将。正战之间,项羽从后杀至。司马欣、董翳二将大惊,撇了英布径望河北逃走。
项羽大获全胜,所得军器辎重不计其数。
随后项羽按剑高坐,命令所有军队悉数渡过黄河前去营救赵国。楚军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吃一顿,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命令破釜沉舟。三军踊跃大呼道:“愿从将军决一死战!”
章邯听说楚兵要与秦兵决一死战,急召王离、苏角、王官等人到帐下分付道:“项羽勇冠三军不可轻敌。你们各队人马分为九路,连寨结营,待我与彼对敌,每队以次接应,待楚兵深入重地,九路人马合兵截杀,必获全胜。”众将得令,各调人马准备。只见楚兵已到,项羽一马当先,章邯出马对敌。项羽一见章邯便切齿骂道:“逆贼杀我季父,此仇不共戴天!”骂完跃马挺枪直取章邯,章邯举枪相迎,二人大战五十回合,章邯败走。未及五里远,早有王离人马接应,章邯退后,王离出马与项羽交战,不到二十回合,项羽卖个破绽,王离一枪刺来,项羽躲过,就势将王离捉过马来,众军将王离绑缚归阵。章邯见王离被擒,拨马便走,项羽大叫道:“逆贼哪里去?”催动人马追赶,项羽骑的是乌骓马,日行千里,众军跟不上,俱落其后,项羽骑马飞奔章邯。章邯见项羽无兵,又回马交战,项羽恨不得一枪刺死章邯,章邯只是招架,如何当敌?危急之时,秦将涉间兵到,接住项羽厮杀。战不十合,项羽按住火尖枪,顺手一鞭望涉间打去,涉间落马而死。章邯逃走。
各国将士听说楚兵进攻,以为楚军一定会被秦兵杀败,于是都立在自己营壁上观战,没有一个阵营出兵。当看到楚军将秦军打得落花流水时,诸侯们都吓得胆战心惊。
项羽既破秦军,传令各国将军都来相见。将军们俯伏地上不敢仰视。项羽此时尊严无比威震天下,各国将军皆归节制。
赵王歇与张耳见已解围,亲自出城拜谢项羽及诸将。接着又往陈余营内责其不肯相救,张耳、陈余遂生嫌隙。
项羽又领精兵三十万追赶章邯。所到郡县都箪食壶浆迎候楚军,各路诸侯膝行而见,项羽势力益震,以此日行五十里,或三十里。范增谏曰:“章邯远遁,诸候顺附,天人响应,正是将军化家为国之时,何必亲冒矢石追此穷寇?以增愚见,不若屯兵漳南养精蓄锐。赵高乃妒忌小人,二世又昏暗不知征战之苦,章邯居外兵不应手,必然心志恍惚持疑不定,兼之将军神武,破邯灭秦指日可见也。”项羽道:“谨如先生之教。”于是屯兵漳南不题。
章邯屯军函谷关,士卒无粮马无草料,各路诸侯又与楚军会合同力攻秦。章邯派长史司马欣传报二世。赵高却不投进,且有不信任章邯之意。司马欣急忙逃回军中,他怕有人追杀,所以没走原路。赵高果然派人追杀他,但是没有追上。
司马欣报告章邯说:“赵高居中用事,我们不可能有所作为。如果仗打赢了,赵高必然嫉妒我们的功劳;仗打不赢,我们免不了要被处死。希望将军深思熟虑。”章邯听后犹豫不决。